首頁>文化>

725年,為穩固蒲津浮橋,維繫秦晉交通,在蒲州城西的黃河古道兩岸鑄成了四尊鐵牛,後人稱“黃河鐵牛”,上世紀八十年代,考古人員等從黃河中撈出四尊重達70噸的黃河鐵牛,黃河鐵牛栩栩如生,讓所有人都感到無比驚訝,不過黃河鐵牛被撈出後就放在了露天河岸上,為什麼不進行保護?專家表示我們不敢。

黃河鐵牛鑄成距今已1200多年,元朝末年蒲津浮橋被毀,又因黃河變遷這才從兩岸的位置進入了黃河的泥沙中,20世紀40年代,當地的人在枯水的季節,還可以下水摸到鐵牛的牛角,還發生過行船被牛角刮傷的情況。

50年代後三門峽庫區蓄洪,河床淤積,河水西移,鐵牛就深埋於黃河水面下的河灘裡了,後來中國注重文物發掘和保護,便決定進行打撈,先後出土了四尊黃河鐵牛、四個鐵人、兩座鐵山、一組七星鐵柱和三個土石夯堆,引起國內外業界的注意。

黃河鐵牛是中國目前發現重量最重、歷史最悠久、工藝水平最高的珍貴文物,但如何安置卻成為了問題,考古人員也想進行保護,但卻束手無策,這是因為鐵質文物的保護至今還是一道國際難題,還沒有哪個國家提出過可行的方案。

即使是就地提升,都還面臨著用什麼工具提升好?怎樣做鐵牛底架?如何讓黃河鐵牛不受任何損壞安全著陸?又怎麼防鏽?一大堆問題困擾了考古人員,黃河鐵牛也就只能先露天放置。

不過黃河鐵牛歷經千年,雖然有小部分生鏽,但卻依然可以一眼看到古人精湛的工藝,都說古人的智慧是無窮,黃河鐵牛再次重新整理三觀,古人是如何搬動近百噸重的鐵牛?又是如何將鐵一點點打造成牛的模樣?

黃河鐵牛無疑在橋樑交通、黃河治理、冶鑄技術等各方面為後人留下許多可借鑑的經驗,這也是挖掘古代文物的重要性,古人在各方面留下的智慧,帶給了後人很多寶貴的建議,世人在各方面創造成就,吸收了不少來自古人的經驗。

至於為什麼是牛的形象?而不是其他動物的形象?《易經》記載:“牛象坤,坤為土,土勝水。”牛的力氣巨大,在農耕、軍事等方面廣泛使用,宋朝年間私自殺牛還是犯法的,鑄鐵牛於河岸,則是震懾氾濫的黃河水。

1200年前的黃河鐵牛撈出後,為何露天擺放不保護?專家:想但不敢

最新評論
  • 1 #

    “黃河鐵牛是中國目前發現重量最重、歷史最悠久、工藝水平最高的珍貴文物”這句話不妥吧?

  • 2 #

    哪個墓你們沒敢挖呀?還有你們不敢的?

  • 3 #

    每天讓人去摸摸,保證光潔如鏡,永不生鏽。

  • 4 #

    不敢那你撈什麼撈?

  • 5 #

    一看破鐵不值錢,所以就讓露天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跟著孔子學養生——擁有健康就是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