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中國#
第九篇第5章
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畏於匡: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長垣縣西南。畏,受到威脅。
公元前496年,孔子從衛國到陳國去經過匡地。因匡人曾受到魯國陽虎的掠奪和殘殺。孔子的相貌與陽虎相像,匡人誤以為孔子就是陽虎,所以將他圍困。
茲:形聲字。據《說文》:茲,草木多益也。從艸,滋省聲。本義:草木茂盛,如《素問·五藏生成論》:五藏之氣,故色見青如草茲者死。
茲也指“年”,如《呂氏春秋》:今茲美禾,來茲美麥。
古代稱草蓆,《爾雅》:“茲者,蓐席也。”如《史記》:毛叔鄭奉明水,衛康叔封布茲。
茲也指現在、此時、這裡。如《書-盤庚》:茲予大享於先生,爾祖其從與享之。
茲也指這個、此,如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 :總茲戎重。又如唐·李白《送友人》:揮手自茲去。
茲也可以作連詞用,意為則,就。如《左轉·昭公二十六年》:若可,師有濟也;君而繼之,茲無敵矣。
喪:會意字。小篆字形,上面是“哭’,下面是“亡”。表示哭已死去的人。本義:喪失。如《孟子-告子上》: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喪也指死去,如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
喪也指滅亡,失敗。如宋· 蘇洵《六國論》:六國互喪,率賂秦耶?
喪也指忘記,忘掉。如《莊子》:今者吾喪我,汝知之乎?
斯文:指禮樂教化、典章制度。如:《漢書·敘傳下》:“武功既抗,亦迪斯文,憲章六學,統壹聖真。” 又如清代黃遵憲 《石川鴻齋偕僧來謁》詩:“斯文一脈比傳燈,亦賴儒僧延不墜。”
斯文也特指文學。如南朝梁的鍾嶸 《<詩品>序》:“降及建安 ,曹公父子篤好斯文。”
斯文也指儒士;文人。如《後漢書·應劭傳》:“夫覩之者掩口盧胡而笑,斯文之族,無乃類旃。” 又如錢鍾書 《貓》:“經過幾番盤算,他想先動手著作,一來表示自己並非假充斯文,再者著作也可以做官。”
斯文也指此文;此詩。如晉王羲之 《蘭亭集序》:“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斯文也指文雅。清代孔尚任 《桃花扇·聽稗》:“相公説得,老漢就説不得;今日偏要假斯文,説他一回。”
後死者:生者自謙之詞。如唐·韓愈《祭十二兄文》:“維我皇祖,有孫八人。惟兄與我,後死孤存。”
與:音yù,參與。
如予何:即“奈我何,能把我怎麼樣?”之意。
全文理解為:
孔子在匡地被圍困,他說:“周文王死後,文明禮樂不是儲存在我這裡嗎?上天如果要消滅這種文明禮樂,那我這個後死之人也就不會掌握這種文明禮樂了;上天如果不想滅除這種文明禮樂,匡地的人能把我怎麼樣呢?”孔子認為:“天”在賦予人生命的同時,也賦予某種需要個人來完成的使命,人是肩負著某種使命降臨人世的。這便是“天命”。他曾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作為君子,一定要知道自己的使命。
孔子曾說自己“五十而知天命”。他50歲時就知道上天賦予他的使命了。人一定要感知天命,發揮自己的才能智慧,主動地體認、迴應並完成上天的使命,成就自己圓滿的人生。
孔子認為,自己肩負傳播人類文化的歷史重任,天命所繫,自可無畏無懼。
儒家認為,仁人志士應該以“修身、齊家、齊家、平天下”為己任,孔子要求弟子們“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其中的“志於道”就是以“天下有道”為志向。
要使“天下有道”就要為社會貢獻力量,這就是“德”,對社會有“德”就會有所“得”,這裡得到的有可能是財富,也有可能是地位,也有可能是名譽。
孔子對自己的要求可謂苛刻,他曾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假如早上“天下有道”了,晚上死去都願意。
環顧現代社會,有太多的人不知道自己的使命,甚至連自己是否應當承擔一定的責任和義務都不清楚。也正因為如此,這些人無論做什麼都沒有激情與動力,甚至是毫無責任心。
有些紈絝子弟,飽食終日,無所事事,一輩子渾渾噩噩過日子,他們的價值根本不會得到絲毫的體現,而他們的人生也會因此而變得毫無意義。
有些人一生苦心鑽營,為了權勢、利益而活,不但對社會毫無貢獻,還在損害社會,非常可惡。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尚書》有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意為:一個人孝順父母,友愛兄弟,讓這個風氣影響出去,也是對社會的一種貢獻。
再卑微的人也要有自己的使命,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活出精彩的人生。
孔子背黑鍋周敬王25年,魯定公15年,西元前495年,孔子當時57歲。孔子周遊列國期間,從衛國去陳國的路上,到了衛國的匡地時,經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事件。
事情的發生要從21年前說起。
公元前516年,周都的王子朝因叛亂失敗流亡到楚國,據《左傳》記載,王子朝雖然人在楚國,卻不甘寂寞,一直和雒邑的餘黨保持聯絡,期望有朝一日可以捲土重來。
十年後,公元前506年,他遙控周朝大夫儋在雒邑發動叛亂,而且說服鄭國出兵相助。鄭國很快就攻下馮、負黍、狐人、闕外等六城。
王室為之震動,派人向晉國告急。晉國一方面派兵成守雒邑,一方面指示魯國出兵進攻鄭國。
此時魯國的國君是魯定公,公元前505年,魯國的實際操控人季孫如意剛剛去世四個月,季氏家臣陽虎就控制住了魯國軍政大權,這就是孔子說的“陪臣執國命。”
接到了晉國的通知,魯定公不敢怠慢,立即命令陽虎出兵。這時的王子發已經被喬裝打扮的周朝武士刺殺於楚國,出兵的目的是教訓不識趣鄭國。
公元前504年二月,在陽虎的主持下,魯國派兵人侵鄭國,魯、鄭並不交界,魯軍去的時候途經衛國,未行借道之禮。
班師回朝,路過匡地時,陽虎縱容手下士兵進行了一番劫掠,然後又大搖大擺地經過衛國首都帝丘,陽虎指使季孫斯和仲孫何忌自帝丘的南門進人,從東門出來,然後駐紮在東門外的豚澤村。
衛靈公大為震怒,命寵臣彌子瑕帶兵襲擊魯軍。衛國老臣公叔發當時已經八十多歲了,讓人抬著自自己來見衛靈公,說:“因為人家的無禮而效仿他,是不對的。當年魯昭公流亡在外,您對他禮遇有加,現在卻因為小小的憤根而掩蓋過去的恩德,未免太不划算。魯、衛本是兄弟之國,理應和睦相處,不能因為陽虎這個小小人從中作梗就刀兵相見。”
衛靈公說:“難道咱們就這樣嚥下這口氣?”公叔發說:“這是老天為了懲罰陽虎,讓他多積累一點罪行,您大可拭目以待。”衛靈公聽從了公叔發的建議。
果然,第二年,陽虎發動政變,失敗後逃出魯國到了齊國,被齊國囚禁後又設法逃出了齊國,接著投奔到了晉國,在晉國被趙簡子收留。
當孔子師徒一行人走到匡地時,負責駕車的弟子顏刻(顏高, 字子驕,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人,孔子的弟子,孔門七十二賢之一)曾經追隨陽虎西征,在看到匡邑的城牆後,興許是觸景生情,就禁不住用馬鞭子指著大聲炫耀:“從前我進入過這個城,就是從那兒開啟缺口的。”
正巧這句話被匡邑的一個曾經目睹過陽虎暴行的老頭聽到了,老頭再看車上坐著的那人,與陽虎一般高大魁梧,與陽虎一般前呼後擁,與陽虎一般帶魯國口音,最關鍵的是與陽虎長得很像!
“狀類陽虎”的孔子與弟子們被匡人圍困了整整五天,孔子臨危不懼,就在那個地方絃歌不輟,並且說:“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莊子說:知窮之有命,知通之有時,臨大難而不懼者,聖人之勇也。
後來經過協調解釋,再加上孔子派弟子去請衛國的甯武子,前來說明情況。當地人才放了孔子一行。
陽虎是個能力很強但陰險毒辣,唯利是圖的小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利益和權勢,他可以不擇手段,不顧後果。
《孟子》曾記載陽虎說的一句話:為富不仁,為仁不富矣。在他眼裡,為了利益,仁義算什麼?陽虎逃到齊國想投靠齊景公時,大夫鮑文子就提醒道:“陽虎親富不親仁”。後來齊景公才把他囚禁起來,
據《韓非子》裡記載,陽虎投靠趙簡子後,曾問趙簡子:為什麼我提拔起來的人後來都背叛我了呢?趙簡子笑道:“樹橘柚者,食之則甘,嗅之則香;樹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樹。”
其實,上有樣,下學樣,陽虎提拔起來的人也一樣是個為了利益不要仁義的人,背叛恩人是個很平常的事。
有著強烈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孔子對陽虎是深惡痛絕,他們的恩怨持續了30年。
孔子為他背黑鍋的時候,他正在趙簡子府上當差,當他得知這事的時候,不知作何感想。
歷史上,很多文人為孔子抱不平,如蘇軾的“戲子由”中寫道:“道逢陽虎呼與言,心知其非口唯諾”。說的是陽虎和孔子見面時的對話情景。
清朝無名氏所撰《金瓶梅》的續書——《隔簾花影》中,有這樣一句詩——“曾參投抒疑慈母,陽虎招尤誤聖人”,可謂是兩千多年來文人士子對陽虎憤懣之情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