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家鄉的黃梅戲,凡是安慶人無論男女老少,誰都會哼唱幾句,有唱得字正腔圓的,自然也有跑腔跑調的。甭管怎麼說黃梅戲那是家喻戶曉,人人會唱的家鄉戲。
早些年各個地方都有專門的戲班子,走街串村的到處演出,喜歡黃梅戲的人便跟著戲班子,唱到哪裡看到哪裡。後來那些愛看黃梅戲的人都成戲精了,許多劇本的的臺詞他們可以一字不漏的背下來。
這些人都是過去的老戲迷,也可以說是行家,唱戲的人哪裡的劇情表演得好,哪裡表演得不到位,他們一看便知。像女駙馬,蕎麥記,天仙配,烏金記,羅帕記,王小六打豆腐,夫妻觀燈等有名的劇情,透過他們的嘴,繪聲繪色的說出來都精彩得不得了。
關於黃梅戲父輩們,誰都能說出些頭頭道道來。他們那一代人沒有過多的娛樂生活。黃梅戲就是他們唯一的精神食糧。不管有文化的還是沒文化的,若是提起黃梅戲那是人人都會精神為之一振的。
記得我們小時候從正月初一開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完年,幾乎每天都有黃梅戲看。白天看到哪裡插紅旗,就知道準是要唱戲了。於是左鄰右舍的夥伴們相邀著,馱上長板凳,十里之內都必須要去的。晚上的時候,吃過晚飯,豎起耳朵聽著,哪裡有鑼鼓聲必要唱戲。
沒有通知鑼鼓就是邀請函,一般唱戲的時候,都要提前半個多小時打鑼鼓鬧臺,鑼鼓一敲五六里之內人都能聽到。敲鑼打鼓一是為了活躍氣氛,二是想讓附近的人都能聽到好來看戲。聽到鑼鼓聲,吃過飯的趕緊梳洗打扮一下,有多餘時間的,炒點瓜子裝兜裡,邊看戲邊嗑。沒吃飯的趕緊湊合著吃幾口,沒吃飽不要緊,大家一起成群結隊的去看戲最重要。
黃梅戲是百看不厭的,今天在這裡看了,明天那裡依舊是唱這戲,戲臺底下仍然是人山人海,這也許就是黃梅戲的魅力所在吧!
改革開放以後,看電影看戲都改在了劇院裡看。路途遙遠門票還貴,而且劇本也被刪改得面目全非,這一改也斷了許多人的戲癮。那些老戲迷們,沒事的時候坐在一起,你一段我一段的邊說著老戲,邊批評新戲把老戲改走了樣,不好看。黃梅戲在他們口中就這麼隨口一說,照樣精彩紛呈,讓人讚不絕口。八十年代中期的時候,隨著電視機的面世,才真正弱化了黃梅戲在人們心目中根深蒂固的位置。
儘管後來的娛樂節目多得都欣賞不過來。偶爾有下鄉的黃梅戲,我想應該還是有很多人會看的。不要問為什麼,因為黃梅戲是一種樸實自然的家鄉文化,既通俗易懂又好聽易學,不管什麼人,只要看過了隨即都會哼哼幾句……
記得最後一次看鄉村出演的黃梅戲,是十八年前的事了,隔壁村一位八十歲老太太做大壽,她的兒女們在很遠的地方請來了戲班子,為圓戲迷老太太多年想看黃梅戲的夢。戲臺搭在老太太家的大稻床上,下午連著晚上一共唱了兩場,下午唱的是應景的五女拜壽,晚上唱的是送香茶。雖然人太多,嘈雜聲蓋過了唱戲的聲音,可大家仍然是熱情高漲,興致勃勃的看到了最後,才意猶未盡的離去……
此後除了在電視裡看到過黃梅戲,就再也沒有看到過面對面臺上表演的黃梅戲了。許是年齡大了,每當看到電視裡的黃梅戲節目,自然的就想起了兒時家鄉人自娛自樂演唱的黃梅戲,與之對比一下,除了佈景稍遜之外,唱腔表演一點也不比電視裡的節目差。
從兒時到如今,親眼看到過很多家鄉人表演的黃梅戲,親耳聽到過幾代戲迷口述的黃梅戲,自我感覺原始的黃梅劇情以及演員的演技,都是無法超越的時代經典。儘管後來的黃梅腔黃梅調,經過很多大師的修改潤色,無法改變的是老黃梅在人們心目中的至尊地位。
要問我鄉愁是什麼?我想鄉愁也許就是兒時的一首歌,一曲戲,一種說話的口音,一個難忘的記憶……
鄉音難改,鄉愁難忘!懷念那些沒有人記得名字的,卻能帶給人們愉快回味的鄉村黃梅戲表演者們!懷念帶有濃厚民俗風情的古老的家鄉黃梅戲!多麼盼望兒時在鄉間搭臺唱戲的情景能再重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