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之前,筆者與大家品讀了《水滸後傳》第二十三回,姚平仲劫金營失敗,畏罪逃走。宋欽宗聽信郭京讒言,結果被金人打破東京。今天我們繼續品讀第二十四回,看看後續發展如何。

情節簡介:戴宗、楊林探知徽欽二帝被金兵抓走後,準備回飲馬川。燕青說有件事未做完,於是讓楊林陪他去。楊林跟著燕青前往,發現去的竟然是金軍大營。原來燕青為了報答當年宋徽宗賜御筆之恩,喬裝打扮混入金營給宋徽宗帶去了青子百枚,黃柑十顆,宋徽宗得知燕青的身分後,大為感動,教太監將物品也給宋欽宗送去一半。燕青與楊林出金營後,為徽欽二帝沒能保住江山而感到惋惜。二人在回程途中,遇到了盧俊義姑娘的兒子盧二員外的妻女,二人被金兵解往大名府,需要八百兩銀子才能贖出。燕青和楊林回到莊上,把銀子拿出,正好八百兩。次日,燕青、楊林便去贖人,誰知押解頭目還要另外索取三百兩常例錢。楊林大怒,本要發作,被燕青阻止,只好重回莊上。託戴宗速去飲馬川借六百兩銀子,宋代大名府城外,與燕青、楊林會合。之後燕青、楊林又入東京城,滿目荒涼,卻遇到了盧二員外家的小主管盧成,燕青告知盧二員外妻女的事,商議一起去大名府救人。燕青三個回到莊上,又叫一個小廝跟隨前去。沒想到路上遇到了劫匪,小廝被打死,燕青等一時間找不到兇手,又遇到大隊金兵,只能躲避。到一個小村莊問路,準備從小道抄近路去大名府,走到金雞嶺附近時,忽然聽到雷鳴聲響。

都頭曰:本回正文主要講述的就是兩個故事,一個是燕青入金營獻青子給宋徽宗,一個是燕青計劃營救盧二員外的妻女。這兩件事,其實分別表現出了燕青這個人物忠和義的兩個方面。《水滸傳》這部古典名著在早期的名稱,皆是與忠義兩個字相連的。繁本如《忠義水滸傳》,簡本如《新刻京本全像插增田虎王慶忠義水滸全傳》(插增本)、《京本增補校正全像忠義水滸志傳評林》(評林本),都帶有忠義二字,甚至目前被認為是早期簡本的《京本忠義傳》連水滸二字都不提,直接以忠義冠名,可見忠義觀對《水滸傳》一書的重要影響。燕青在《水滸傳》原著中,在忠義觀上,更多的是傾向於義,這從他與盧俊義以及其他梁山好漢的關係上就可以看出來。而在《水滸後傳》中,陳忱有意將燕青忠的一面強化,為其設計了闖金營獻青子的情節,這麼設計其實反映的是陳忱本人的忠君思想。明朝滅亡,作為亡國遺民,無力挽迴天下的陳忱,只好借燕青這一人物寄託自己的一片忠君愛國之心。說到這,我們再看一下本回中的其他方面。

一、回目差異。本回回目陳忱原本和蔡元放評改本有所不同,陳忱原本為“換青衣二帝慘蒙塵,獻黃柑孤臣完大義”,蔡元放評改本為“獻青子草野全忠,贖難人石交仗義”。將二者對比,蔡元放本要更好一些。因為陳忱原本的回目側重於表現燕青入金營獻青子給宋徽宗這件事,但這件事只是本回故事的一半,後半部分在回目中並未得到體現。而蔡元放本則兼顧了燕青獻青子和燕青救盧二員外妻女這兩件事,高度概括了本回的主要內容,因此從完整性上來說蔡元放本要更好。

二、正文修改。本回正文蔡元放在陳忱原本基礎上做了一些修改,我們來看其中一處(筆者按:黑色字型為陳忱原文被改動之處,【】內為蔡元放評改本改動的地方):

燕青走進帳房,端端正正朝上拜了五【三】拜,叩三個頭,跪著奏道:“草野微臣燕青,向蒙萬歲赦免。罪犯流落江湖,天高地厚之德,粉身難報!今聞北狩,冒死一覲龍顏。”【向蒙萬歲赦免罪犯,天高地厚之德,粉身難報!一向流落江湖,今聞北狩,冒死一覲龍顏。】道君皇帝一時想不起,問:“卿現居何職?”燕青道:“臣是草野布衣。當年【在梁山泊宋江部下】元宵佳節,萬歲幸李師師家,臣得供奉,昧死陳情,蒙賜御筆,赦本身之罪,龍札猶有【劄現存】。”遂向身邊錦袋中取出一幅恩詔,墨跡猶香,雙手呈上。道君皇帝看了,猛然想著道:“原來卿是梁山泊宋江部下。可惜宋江忠義之士,多建功勞,朕一時不明,為奸臣矇蔽,致令沉鬱而亡。朕甚悼惜!若得還宮,說與當今皇帝知道,重加褒封立廟,子孫世襲顯爵。”

此段是燕青入金營面見宋徽宗的情節,蔡元放在陳忱原本的基礎上,首先是將拜了五拜改成三拜,因為後文是叩了三個頭,所以前面也應該是三拜,此處應該是陳忱的筆誤。後面蔡元放將燕青開頭一句話的順序進行了調換,首先強調過去曾蒙宋徽宗赦免罪犯,大恩難報。之後再說一向流落江湖,今聞北狩,冒死一覲龍顏。這樣邏輯較陳忱原本更通順。後面在燕青介紹自己身份時,蔡元放特意加了“在梁山泊宋江部下”的字樣,因為當時宋徽宗想不起來燕青是誰,燕青這樣一說,就會讓宋徽宗很快想起過往之事和燕青的身分,這樣顯然更符合說話邏輯,因此蔡元放此處的修改是成功的。

三、情節設計。本回內容的一個重要故事情節就是燕青混入金營見宋徽宗一事,很多讀者看到這一情節,可能會覺得有點扯。金兵答應防守十分嚴密,更兼宋徽宗是重要人物,守衛自然會更加嚴格,燕青一個北宋人如何能混入?即便想混入,第一關就是語言關,燕青又如何能和金人交流?關於這個問題,蔡元放其實也有解釋,他在《水滸後傳讀法》中說:“有移花接木法。前傳說燕青能通各路鄉談,是贊他心地聰明,口舌利便耳。然其所通,不過中國諸鄉語耳。至於金人,乃外番之國,中間又隔了大遼,從未與中國通問,燕青何由而能通其番語乎?然要寫他扮作金人,用木夾去救關勝夫婦,與入金營獻青子及黃河渡口賺烏祿,若不能通其番語,何以能建功耶?故就他能通各路鄉談,而推廣之,作移花接木之用,庶不棘手耳。”也就是說蔡元放也認為燕青精通金國語言其實是不現實的,但作者為了情節需要,把水滸原著中燕青精通宋朝各路方言的設定放大化了,這樣就方便行文,免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當然這只是作者為了省事的一種理想化處理,現實生活中幾乎是不可能的,這也是小說和現實的差異之一。

在《水滸後傳》中,陳忱為燕青這個人物設計了很多故事情節,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在本回回末,陳忱自批道:“燕青之忠君念舊不由勉強,隨他做不來。尋不到處,必要婉轉成就,完其本願。世徒賞其靈變機警,非知小乙哥之深者。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陳忱在這裡是想表達的是,很多讀者往往都看重燕青的靈變機警,而忽略了他重情重義的一面。但凡燕青要救助別人,不論千難萬險,他都要完成。其實這點在《水滸傳》原著中就早有體現。當初盧俊義被李固、賈氏陷害入獄後,燕青曾混入牢中送飯,後來盧俊義被押送沙門島,燕青更是半路殺死公差,救下盧俊義。後來更是要上梁山搬救兵,可以說對盧俊義是不離不棄,這是一種十分高尚的品質。雖然燕青出身低微,但是正是憑藉自身的才能和高尚品質,數百年來贏得了無數讀者的喜愛和讚譽,這也從側面體現了出作者塑造人物的高明之處。

10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當你遇到惡霸欺凌時怎麼辦?施恩教你一招保證讓你永無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