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張大千的繪畫不是一層不變的,也是從年輕的時候過度到了後面的潑彩繪畫。

很多專業的畫友喜歡看張大千的作品比齊白石的作品更多一些,原因也在這裡。張大千的作品,在30歲之前是可以用清秀俊郞來形容,但進入到55歲之後,他對於自己作品的深入理解更強了。

最終到了他75歲的時候,他的作品就達到了最高的境界,對於各種繪畫的理解也是從作品之中就完全可以體現出來。

80歲的時候,大家形容張大千的作品就已經氣化了,所謂的氣化就是把自己的經歷透過筆墨得以實現,然後獨創潑墨重彩的山水繪畫,獨成一派,與天地融合到一起,把山水國畫的意境升級到了幾個層次。

對於自己自己重墨重彩的繪畫特點,張大千其實是學習了西方人的抽象繪畫。他把這一種西方人的繪畫,總結出16個字概括,非常精準。

張大千:對於西方人的抽象理解 ,我們至今是看不到的,但就拿這一個抽象的詞來理解。西方人的那一套,我們老祖宗就已經玩會了,也就是無相之相!

拿這個詞來看,一直到戰國時候,春秋時代,老子所說的一切都是抽象畫的一個代表。抽象是什麼?就是以貌取勝,外面的東西我們可以不要,但無相之相還是要有的,所謂的無相之相,就是繪畫的精神所在。

另外張大千還形容老子以前就已經說過了,說:得期環中超以象外!我們不能在圈圈裡面做功夫,得超出圈圈之外來理解。

所以張大千對於西方歐洲人的抽象繪畫,是採用了包容的態度,並且總結出16個字:以貌取勝,無相之相 得其環中,超出象外!畫在眼前,氣質與意境卻在裡面。往更簡單的一點來講,那就是想象的是什麼,透過繪畫的表達就是什麼!

氣與象相結合,把象給弄懂就明白了這一切。抽象這一個概念不好理解,但對於繪畫的人來講,落實到意境與氣象之中是最難的。

如今我們聊的是藝術創新,但又講究傳統的筆墨繪畫。所以當一個新的繪畫概念出現的時候,大家都不能理解關於傳統筆墨繪畫的精神所在。現認為現代繪畫技巧與傳統的寫意畫形成了一種衝突。

其實回過頭來看看,深入的瞭解一下張大千所提出來的這16個字,再結合他的作品來看看他繪畫的細節,就能明白西方人眼裡的抽象到底是畫的什麼,我們講究的意境到底是什麼意思了。

11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國畫大師史國良:職位越高越不會畫畫,美院裡面太多假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