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書中說,人要獲得持續的發展,不僅需要行為的改變,還離不開心智模式的有效運轉。我想人最重要的成長莫過於心智的提升和成長。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論語·為政》)

從這樣的成長中,我看到了心智的成長。驅動我行動的終歸是我的大腦,我的思維,我的心智的成熟度。

心智成長,是從生活中的典型困境裡,讀取行為、情緒、思維的模式化表達,識別其中潛藏著的創傷情境和應對模式,有意識地介入創傷情境,完成療愈和轉化,解構無意識模式,釋放出新的生命力空間。

心智系統,是每個人內在的“後臺作業系統”,是行為能力、情緒能力、思維能力背後的統合和排程的意識,將人的內在智慧透過生命態度、能力、行為各個層級表達出來,創造出成果的轉化機制。

每個生命的獨立意識,都是無限的智慧;心智系統,即是我們對於自己這個獨立意識的運作系統。它向上連線於生命的源頭意識,向下連線著生命力的各種特質。

心智成長的理解是從認識自我到發展自我,成就自我的過程。

在這樣的過程中我需要不斷的學習,從我的行為,情緒,思維模式的轉化中去反思我是什麼樣的人。這種心智的成長伴隨著我的人生三問:我是誰,我來自哪裡,我要去向何方?

心智模式的第一個作用是塑造我們的經驗,影響我們的情緒。

心理學上有個“情緒ABC理論”,A代表事情的起因,C代表事情的結果,B代表對A的認知和情緒。由於每個人針對A會產生不同的B,從而導致正面或負面等不同的C。改變B,可以將事情從悲觀的情緒變得樂觀,從而讓人產生積極的認知和信仰。

面對事情的時候,我要了解事情的背後對我起決定性影響的是事,還是情呢?因為事情發生的一切根源緣在於我們的信念、評價與解釋。

如果你的心智模式不能引發有效的行動,你感覺再好,那也只是一種自我安慰和自我欺騙。

能夠真實的活在當下,當下的時間做當下的事情,我想這才是心智成熟的標誌。

心智模式分為成長型心智模式和消極的防禦型模式。

如果母親給予孩子足夠的接納和肯定,那孩子發展出來的探索世界的本能就是自主自發的,會把限制和困難當做有趣的挑戰。

我想這些確實對我長大後面對自己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從下崗前的失眠到自己一個人到外地找工作,當我面對困難的時候我的懼怕被我的好奇心所打壓。我始終告訴自己我還不知道結局是什麼呢,為什麼要還沒有開始就認輸呢!

我想我就是成長型心智模式的受益者呢!這個時候我很感恩我可以在我娘和我爸耐心的養育下安心成長,這就是我的幸福!

反之,防禦性心智模式有三種:僵固型思維,應該思維和絕對化思維。

僵固性思維的想法是面對挑戰很容易放棄,需要去努力是一件可恥的事,說明自己能力不夠。

面對所有問題是就此終止還是更進一步是,僵固性思維和成長性思維的區別所在。

給自己的未來設限和不設限,讓我看到僵化性思維和成長性思維的區別。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我想要想擁有發展的眼光,需要養成成長性的思維,警惕僵化性的思維。

過多的思考行還是不行,容易困住眼下的問題。我想當眼光在眼前,長遠的發展的方向容易被忽視和弱化,眼界由此容易受限。

僵化性思維的本質是一種防禦心態,自我保護機制,保護的自我的同時,對於解決當下的問題的影響是什麼呢?我面對的是問題,問題的解決會讓我暫時獲益,還是會長期獲益呢?

當我的思維困住自己的時候,就如一臺電腦的CPU是固定的了,要想儲存與之不匹配的資訊就會出現阻擾,影響記憶體的使用甚至直接存不了了!

我的大腦的CPU不僅要與我個人的思維,還需要和他人和世界的思維連結。

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背後的思維,我想一種是開放式的,一種是防禦式的。我的思考只有從我的思維出發得出的結論,和從更多的渠道和連結去獲得的結論,答案不同,答案的可持續性就會不同。

我思考我眼前有一隻半空的杯子,有一隻裝滿水的杯子,哪一個杯子裝的水多呢?自然是有空隙的杯子裝的水多!

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區分現實和願望不同。必須和應該思維,套路自己必被自己所套路。

應該思維的背後有個理想的思維在,我期望的美好,我創設的美好,與我之前的思考和經驗有關。

應該的背後是我期望得到他人的認可,我害怕被孤立,我期望得到大眾的掌聲,獲取認同。我用大眾的眼光可以讓我擁有在群體裡的歸屬感和安全感。否則我就需要自己一個人承擔由此帶來的責任,需要承擔被孤立,不被認可的後果。

我想自我成長的旅途需要面對孤獨!在期待鮮花和掌聲的背後更需要汗水和艱辛的努力!

2020.12.22第❸天

【閱讀計劃】第二章1(讀到《絕對化思維》)

【閱讀思考】

1、啟發內容:摘抄/概括你最有啟發的內容(1處以上)

2、我的感悟:結合自己的親身/名人/書上的故事進行分析

3、行動感悟:寫下後續行動目標和計劃

8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讀明·李承勳《名劍記》瞭解諸多名劍歷史,做個有文化的真劍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