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要論起世界上哪個國家的美食最多,食材最廣,藝術性最高,那肯定是中國飲食。中國飲食文化是一種廣視野、深層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文化,是將傳統文化中的陰陽五行哲學思想、道家理學觀念,儒家倫理道德觀念及文化藝術成就、飲食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等多項因素揉和進去的飲食文化。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中華飲食文化也是各民族在交流和融合中相互影響、共同發展出來的。這種交流和融合起源於漢朝,在魏晉南北朝時達到頂峰,正是在這一時期各民族的文化大碰撞中,形成了系統而完整的中華飲食文化。

從外部因素上來說,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一個戰亂不斷的黑暗時期,也是一個各種少數民族政權分裂割據的時期,大量的少數民族入主中原,與漢人雜居,帶來了他們各自帶有民族特色的飲食風俗和飲食文化;中原漢族為了躲避戰亂不斷遷徙,也將漢族的飲食文化向四夷傳播。

這種飲食文化雙向性的交流,使得中華民族的飲食結構、烹飪方式、食材挑選乃至飲食文化都發生了改變,逐步形成了今天稱霸世界的中華美食文化。

一、早期中國飲食文化

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地理環境差異很大,食物種類也很繁多。正如《博物志》上所說,自古“東南之人食水產,西北之人食陸畜”,飲食習慣有著很大的不同。在先秦諸子的各種著作中,也不乏有各國出產的各種美食的記載。但是在以漢族為主體的社會結構中,雖然飲食習慣上有差異,但總體來說還是有著一定的規律的。漢族主要以食素為主,水稻、小麥一直都是漢族人的主要口糧,蔬菜是主要的輔助食物。雖然在上層貴族中肉食比較常見,但肉食仍然處在從屬地位,並不是漢族人的主糧。這是秦漢之前整個漢族社會飲食的主要特點。

自從漢代開發西域之後,中國與世界開始有了接軌,交往也越來越多。通過絲綢之路,中國了解了世界,世界也開始認識了中國。在與世界的不斷交往中,中國飲食文化也與其他文化一樣,得到了與世界交流的機會,帶著異域風情的胡族飲食文化也逐漸被中國人所了解,並與中國飲食文化產生了交集。

任何一種新生事物被社會普遍接受是需要一個過程的。雖然自漢代起,西域國家以及北方胡族出產的一些食材就進入了中國,比如葡萄、西瓜、胡餅等等,但畢竟只是被用來當做新奇的事物,並沒有普遍出現在中國人的餐桌之上。但是正是這種交流,慢慢掀開了漢族與胡族飲食文化交流、融合的大幕。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五胡亂華,中原大地成為一個慘烈的大屠殺場。北方的少數民族不斷進入中原,中原的漢族為了生存又紛紛南遷。在這種混亂的時代,人們真實的感受到生命的無常,盡情享受成為社會主流,而享用美食是最簡單有效的享受方式。所以我們看到南北朝是一個極度畸形的社會,是一個極度追求享樂的社會,雖然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但是在這種畸形的社會中,中國的飲食文化卻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二、魏晉時期飲食文化的特點

在魏晉之前,中國漢族的飲食文化已經十分發達,食物的加工手段也多種多樣,有羹、濯、膾、脯、菹等多種手法,幾乎涵蓋了食品的蒸、煮、醃等各個方面。

從飲食習慣上來說,當時的漢族以吃五穀雜糧為主,少數民族多屬遊牧民族,習慣以肉食為主。但是這些少數民族南下中原之後,開始了他們漢化的征程,在模仿漢族政治經濟制度的同時,也開始模仿漢族的飲食習慣。

鮮卑族是一個原來住在東北大興安嶺地區的少數民族,一直以來都以狩獵和遊牧為生。但是當他們來到中原漢族居住的區域後,也開始學習漢族的生產方式,將族人編為齊民,從事農業生產。鮮卑族的皇帝慕容觥就下過大力發展農業生產的詔令:“農者,國之本也。百姓私有餘力全無資產者,各賜牧牛一頭,以墾官田”。這是從政府層面鼓勵國民走上農業生產為主的生活方式。在政府的鼓勵下,北朝各個時期都逐步以農耕取代遊牧,開始種植粟、麥等糧食作物,飲食習慣自然而然向漢族的風俗靠攏。

我們知道,同樣的一塊土地,耕種和放牧的結果是完全不同的。一塊耕地能養活更多的人民,在少數民族政權入主中原後,人口增多,糧食問題突出,為了解決糧食供應,這些少數民族政權不得不放棄原先習慣的遊牧經濟,鼓勵農耕,使得種植業的比重遠超畜牧業,成為主要產業。在這種情況下,少數民族人民餐桌上的內容也逐步與漢族人民接軌,其飲食文化被漢族文化所同化和融合。

三、漢族飲食文化與其他民族的交流

魏晉時期的漢族飲食文化仍處在一個不斷髮展和完善的過程。這一時期的漢族飲食文化,也非常注重汲取少數民族地區和異域的飲食文化特點,從傳統的擅長蒸食五穀的文化特色中,加入了善於烹飪肉類食材的特點,最終形成了今天五彩繽紛的中華飲食文化。

必須承認,放牧民族對肉類的烹飪比漢族是先進的。他們最拿手的一種烹飪手法是“灸”,也就是烤肉。

根據史料記載,“灸”是很多遊牧民族的傳統烹飪肉類的手法,“自泰始以來,中國尚之。貴人富室,必畜其器,吉享嘉會,皆以為先”。灸肉是魏晉時上層貴族非常喜愛的一道美食,那些高門士族宴請賓客,基本上都會有這道充滿異族風情的佳餚。

灸肉的特點是不能烤至全熟,那樣肉質便烤老了,影響口感。最佳的灸肉是“灸於火上,人人長跪前割之,血流指間”,這說明灸過的肉,用刀割下來食用時,往往還流著血,不是完全熟透的肉。這和今天西餐中三分熟的烤牛排比較相似。而“灸”的方法有二十多種,比如當時的漢族貴族在灸肉時,也有意將漢族飲食中的一些精細之處與少數民族飲食的豪放相結合,形成了具有漢族飲食特色的新的飲食特點。在東晉石崇的一場宴會中,出現了“灸羊肉”這樣一道菜,石家的做法是將羊肉“洗淨細銼,細切蔥白、鹽、豉汁、姜、椒末調和,令鹹淡適口,兩條夾而灸之,割食,甚香美”。這麼精細的做法,完全是揉入了漢族的飲食的一些特徵,是經過改良的胡族美食,也是胡漢飲食文化融合的一種嘗試。

在魏晉之前,中國人對小麥並不怎麼加工,更多的時候是直接煮食。這樣煮食的小麥比較堅澀,粗礪難以下嚥。所以當西域國家的“胡餅”傳入中國後,得到了整個社會的接納,並迅速流行起來。

據《齊民要術》記載,胡餅的外形是“若龜之外甲,兩面周圍蒙合之狀”,像一個烏龜殼,中間低四邊高,上面撒著芝麻,也就是今天大家熟悉的燒餅的原型。這種餅是從西域國家傳入的,具體做法是將揉好的麵餅放在“胡餅爐”中烤製成熟而成,做法簡單,但是味道香美,且易於攜帶,很快得到了人民群眾的青睞。

這種胡餅無論是在魏晉的大都市還是邊遠鄉村的集市都是緊俏商品,得到了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的喜愛。據《晉書》記載,王羲之被郗家選女婿的人看中,成就美滿姻緣的時候,他本人正躺在胡床上大嚼胡餅,可見這種胡餅對漢族的飲食方式產生了多大的影響。

四、飲食文化交流的影響

不同民族長期在一起生活,其各自的文化肯定會發生相互學習和吸收的一個過程,並且會最終走上融合的道路。而我們的漢文化是最有博大胸襟的一種海納百川的文化,特別擅長汲取其他文化的精髓,並將其融入到自身之中。

魏晉時期的民族大遷徙和民族大融合,不僅僅是在胡族中推廣了漢族的農耕方式,也不僅僅是將胡族的養殖技術帶入了漢人之中,而是通過交流,改變了整個中華民族的飲食習慣。從這時起,胡族也開始接受漢族的五穀雜糧,漢人也從胡族身上學習到了許多原本不曾掌握的飲食文化。

少數民族和西域國家也不是隻吃肉類不吃素的。他們也有一定的蔬菜品種,而這些蔬菜也是在魏晉時期的民族遷徙中傳入中國,並逐漸被中國飲食文化所接納的。

我們以黃瓜為例。黃瓜原產西域,當時被稱為“胡瓜”,是西域國家生食的一種蔬菜。這種蔬菜是在北魏時期傳入中國的,最初是當時西域商人在長途跋涉時,用鹽淹制並晒乾,製成“酢瓜”用來伴食胡餅的一種醃菜。也有一些商人將其當作路上解暑的水果,帶了少量生黃瓜來到中國,中國人發現這種“胡瓜”味道鮮甜,可生食,可煮食,還可醃製,紛紛追捧。而胡商也在其中看到了商機,不斷有胡商從西域將大量的黃瓜種子帶入中原,並教中國人種植。從此黃瓜成為中國人餐桌上一道常見的蔬菜,特別是中國人加以改進後的“拍黃瓜”,更是下酒的利器,國菜的精髓,一直是酒徒們下酒的首選之一,深深的影響了中國的飲食文化。

西域各國和中國的少數民族都酷愛喝酒,他們掌握的制酒術與漢族人民的略有不同,比如北方少數民族喜愛馬奶酒,這是一種將馬奶收貯於皮囊中,加以攪拌,使乳脂分離、發酵而成的美酒。既有通過發酵而成的低度馬奶酒,也有蒸釀法制成的烈性奶酒,清香純靜、口味醇和,特別受到當時人們的喜愛,不光是少數民族群眾,連漢族百姓也鍾愛此酒,這些都是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補充,是中國飲食文化不斷繁榮發展的基礎。

飲食文化交流不僅體現在食物本身,還體現在進餐的方式上。從遠古到魏晉時期,漢人進餐都是分食制,食物一人一份置於面前小几之上,進餐者以跪坐的方式進食。當少數民族使用的高大型傢俱傳入中原地區之後,中國人的進餐方式由分食制向合食制方向轉變了。

《晉書》記載:“泰始之後,中國相尚用胡床,貴人富室必畜其器”。這就是說,在魏晉時期,高大的胡床、桌案開始出現了漢族人的家中,交椅、凳子也開始進入中國人的生活,人們開始圍桌而食。雖然這一時期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合食制,但合食制的起源與胡漢飲食文化的交流是有著分不開的聯絡的。

五、飲食文化交流的意義

民族的融合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事,是通過文化、風俗、道德等全方位的交流與碰撞,彼此吸收彼此完善之下的一種認同和汲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飲食文化做為文化交流的一種,也起過相當大的作用。

在魏晉這個民族大遷徙的年代,各個民族的文化都在碰撞。內遷到中原的少數民族定居之後,開始發展農業生產,也接受了漢族的飲食習慣,同時他們的飲食文化也影響到了中原的漢族。

北魏孝文帝遷都之後,胡族漢化的腳步加快。孝文帝曾經寫過一個大大的“習”字掛在朝堂,要求少數民族官僚們去習慣漢族的飲食習慣,也有要求漢族去學習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意味。

眾所周知,我們中國的飲食文化豐富多彩,包容並蓄,這些豐富多彩是在吸收了外來飲食文化的長處之上形成的,而不是天生的。

通過飲食文化上的交流,我們今天的中餐不僅品種豐富,而且烹飪手段也多種多樣,既有原先漢族傳統的蒸、煮,又有帶著少數民族特徵的灸、烤、煎,更為重要的是,中國人的就餐習慣和飲食結構,讓中國人在五穀雜糧之外也重視肉類和動物蛋白質的攝取,使得今天中國飲食在結構上更上合理、科學,既有色香味,又有營養,是中餐成為世界上無數人追逐物件的基礎。中國飲食文化作為中國文化中一朵美麗的鮮花,還會繼續開放,成為每個中國人的驕傲。

參考資料:《齊民要術》、《晉書》、《魏晉南北朝社會生活史》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如果你是這個姓氏,那麼你可能不是華夏子孫,而是伊朗人的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