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人到了一定境界,往往會變得“性好樸素,不尚虛飾”。白居易的廬山草堂,樸素稱心:“木斫而已,不加丹;牆圬而已,不加白。砌階用石,冪窗用紙,竹簾紵幃,率稱是焉。”他以素雅之質,創造出了一片空境,足以容納萬物。

中國古賢講究“乘物遊心”,又崇尚“格物致知”之理,人們在對“物”的觀照中明心見性,求索問道。而樸素之物,是最適君子之情的。樸素到極致,竟只與蒼松修竹為鄰,以清風明月為友了。

如今人在繁華之世,若要尋一刻清靜,自當以素物為伴。一把渾樸的陶壺,裝滿遼遠的山野之心;一尊簡單的泥爐,燃起幽幽的煮泉之趣;一件素淨的茶杯,邀來久違的會心之友……

素非寡淡,而是一種虛懷內斂的姿態。一件不尚虛飾的器物,就如同一位不露鋒芒的君子,謙謙之態,人們願與之交流。

幽幽素物,須以素心為之。美學大家宗白華先生曾論:“花開無言,人淡如菊,遇之自天,泠然希音,淡然明鏡之素心,才會有空靈之文。”作文如此,造器亦當如是。每一根線條,都是作者的姿態;每一處色澤,皆乃匠人的神情。此無捷徑,唯有常懷素心。

13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畢加索:藝術家的夢想,渣男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