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演義》的次數越多,越會覺得劉備不是仁德的主公,而是個虛偽的君主。就連魯迅先生也曾說過,"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也就是說《三國演義》本來是為了塑造劉備"忠厚長者"的形象,結果寫偏了,讀起來更像是"偽君子"。
為什麼《三國演義》會把劉備塑造得那麼虛偽呢?這並不完全是《三國演義》的"鍋"。自陳壽寫完《三國志》以來,三國故事經歷了歷朝歷代的不斷豐富和演進,人物形象逐漸固定。到《三國演義》成書前,主要人物形象就已經有較為深厚的群眾基礎和認知了。《三國演義》是集三國故事之大成,並非全新創造了三國的世界。
而在三國故事流傳過程中,國人的思想經歷了較大的變化。尤其是偏安的南宋,將與自己處境類似的蜀漢當做三國的正統和主線,這為後來的三國故事奠定了基調。蜀漢作為正統的話,劉備的形象自然要比較正面,有情有義、有血有肉。同時還需要解決一個較為嚴重的問題,那就是蜀漢政權的正統性,要把蜀漢塑造成"天命所歸"的形象。
這就意味著劉備這個形象必然要擺脫傳統的英雄設定,你是個積極進取的英雄,那就意味著你想要"奪權",想要"奪權"就不是"天命所歸"。"天命所歸"一定是要別人主動給你,別人主動投奔你,別人主動送給你。所以,劉備是個相對弱勢的主角,所有劇情都是靠別人來牽引,像是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人不斷推著他走。
這種弱勢的形象與劉備本來的諸侯位置產生了比較大的不和諧感。於是,讀者就會對劉備產生不信任感,進而解讀出三國故事作者沒有想到的情況。例如,三國故事中為了表現劉備的友情,將劉備伐吳的原因歸結為"為關羽報仇",這是符合劉備自身弱勢形象的設定的。可是,大眾在理解過程中,認為"為關羽報仇"站不住腳,更可能是為了奪回荊州,進而產生了劉備比較虛偽的判斷。可是,歷史上,劉備並沒有表示過攻擊孫權完全是為關羽報仇。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劉備自身英雄形象比較複雜,難以整個塞進故事或者小說中,因此作者將其易於被大眾接受的特質表現出來,這同樣導致了讀者理解起來的困難。同理的還有《水滸傳》的宋江,宋江本來是個英雄人物,梁山泊的管理必須有一些"厚黑"之法的。《水滸傳》同樣將宋江的形象簡化了,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會去猜測那些"厚黑"的管理,同樣會產生宋江比較虛偽的結論。
歷史上的劉備與《三國演義》中的劉備雖然經歷基本相同,但是在人物設定上的較大不同為讀者帶來了巨大的解讀空間。用歷史上劉備的英雄形象解釋《三國演義》中的"忠厚長者"形象,得出劉備虛偽的結論也就合情合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