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第一次見閏土的時候是在小學語文課本里的《少年閏土》,這篇課文節選自魯迅的著作《故鄉》,當時魯迅回故鄉聽到母親談到閏土的童年生活後,因此就把回憶閏土的片段寫進其中。

閏土作為魯迅兒時的玩伴,兩人自小情同手足親如兄弟,長大後各別一方,魯迅離鄉從文名揚天下,而閏土則留在農村娶妻生子,重複著父輩的腳步。

魯迅與閏土認識可以說是一種緣分的註定,雖然兩人處於不同的環境中成長,但在友情上如膠似漆,無話不投,可悲的是兩人命運天壤之別,魯迅取得人生最高成就,閏土卻經歷人生滄桑,落魄到無錢治病。

閏土原名叫章運水,出生於浙江紹興的一個貧寒家庭,自幼機靈活潑、誠實守信,由於家中生活艱難,少年時就沒讀過什麼書,在家裡隨大人幹活。

閏土的父親叫章福慶,早年是一名竹匠,經常編竹筐之類的用品維持生計,後來偶爾來到了魯迅家中當工人,閒暇時還在家種一些瓜豆之類的農作物。

魯迅祖父周福清是清朝的官員,父親周伯宜也曾考上秀才,周家的家風向來嚴明,對下一代培養十分重視,魯迅自幼不但接受過高等教育,他的生活也過得無憂無慮,一直有僕人照料,可以說閏土與魯迅的家庭條件相差甚遠。

有一年正月魯迅的曾祖母去世,在新年中辦喪事,當時祭祀的人來來往往,為了預防貴重的祭器被偷走,章福慶便向周家舉薦了兒子閏土前來幫忙看祭器。

閏土在父親的指引下來到周家幫忙,這也是閏土與魯迅結緣的開始,閏土雖然比魯迅大幾歲,但他只希望魯迅叫他“阿水”,他卻稱魯迅為“大阿官”。

兩人相處不久便成了好朋友,之後閏土常常來找魯迅玩耍,友情也開始漸漸的加深。閏土一直是個老實的孩子,他每次都會與魯迅分享生活,比如怎樣在雪地裡捕鳥、抓魚、瓜地叉猹等等。

魯迅作為一個城裡人,他從來沒有接觸過農村孩童的生活樂趣,聽了閏土的分享,魯迅覺得很有意思,認為沙地真是異境,這無疑就是閏土童年的最美的時光。

長大後,魯迅因為到異地讀書而離開故鄉,閏土就留在農村幫忙勞作,兩人離別極為不捨,思念之情永不忘懷。

隨著時間流逝,閏土在家結婚生子,魯迅卻在外頭從文創作,兩人從此再也沒有見面。後來,閏土的父親因勞累過度患重病,不久便離世了,從此家的負擔落在他一個人的身上。

為了生存,閏土每天從早忙到晚,靠父親所遺留的幾畝薄田根本無法維持生活,哪怕是再怎麼費力都很難養活一家幾口人。

面對種種壓力,閏土沒有了往日的笑容,他的臉上彷彿刻滿了艱苦生活的印記,從開始的活潑開朗到現在沉默不語的莊稼漢,他堅持在田地裡埋頭苦幹,不僅把自己的肌膚曬的黑乎乎,整個人也憔悴了許多。

1934年閏土的家鄉出現大旱,導致田地無法耕種,農民顆粒無收,日子越過越艱難,這時候又逢債主上門催債,閏土無奈之下就把田地賣掉抵債務,從此便成為一貧如洗的農民。

田地賣了之後一家人正在面臨著經濟危機,除了外出打工毫無選擇,不過那時的閏土已經是年過半百的人了,由於長期勞累身體狀況不佳,沒多久就患上了惡瘡。

閏土身體出現異常後,他幾乎喪失了勞動能力,在病魔的折磨下痛苦不堪,加上沒錢治病導致病情漸漸惡化,不料在五十七歲因病離開世間,閏土飽受磨難的一生從此畫上了句號。

每個人的童年都是豐富多彩的,只不過是遭遇不同,命運也不同,閏土的人生我們不作評價,或許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安排。看魯迅,讀閏土,我們一直都很仰慕魯迅的才華,希望和他一樣灑脫自在的活著,可是到最後才發現自己活的越來越像閏土。

6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唐宋七絕詩中的四季色彩名篇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