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創始人,被後世尊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怎麼可能一生碌碌無為呢,此無為是指他一心想出仕為官實現心中遠大抱負,最後卻落魄的如“喪家狗”。務虛的人是務不了實,同樣務實的人也很難務虛。孔子是務虛的人,在思想上很有作為,可惜在實際操作上大有欠缺。
《論語•子路》記載,他的學生七十二賢人之一樊須向他請教如何種莊稼,他因為實在不會因此轉而用禮儀教化來回答。原文如下: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樊遲向孔子請教如何種莊稼。孔子說:“我不如老農。”樊遲又請教如何種菜。孔子說:“我不如老菜農。”樊遲退出後,孔子說:“樊遲真是不上進啊。在上位者只要重視禮,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視義,老百姓就不敢不服從;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視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實情來對待你。要是做到這樣,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會揹著自己的小孩來投奔,哪裡用得著自己去種莊稼呢?”
孔子不僅自己不會種莊稼,還教育弟子別學種莊稼而是學禮儀到道德。其實春秋時期最需要解決的就是吃飯的問題,中國古代社會最大的問題基本都是解決吃飯的問題。可是孔子絲毫不重視,一心只想學禮樂。
朱子曰:禮、義、信,大人之事也。好義,則事合宜。敬、服、用情,蓋各以其類而應也。
宋代朱熹在《四書解義》中說“怒其不學禮義而學稼種,故拒之”,孔子憤怒樊須不學上學之禮儀而去學下事者種莊稼,因此說樊須小人哉,不上進的意思!
錢穆曰:孔子非不重民食,然學稼學圃,終是小人在下者之事,君子在上臨民,於此有所不暇。
現代著名史學家錢穆先生也是站在孔子角度看待。實際上孔子確實是看不起種田的農夫,因為孔子的志向做周公旦,也就是當朝做宰相。那麼孔子為何會覺得禮儀是上事者而種稼是下事者呢,你先看看孔子是如何鬱郁不得志的就知道了。
孔子出生於魯國陬邑,兩三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和他母親一起過貧寒生活。孔子曾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意思是我出生是很下賤的,多能做一些他人不肯做的卑下粗鄙的事情。直到孔子17歲這一年母親病逝,他從一個鄰居那裡得知父親是孔紇,是魯國的陬邑大夫。孔子第一次知道自己居然是貴族子弟,於是他做兩件震動魯國的大事,第一他跑到防地這個地方挖開他父親墳墓,把他母親和父親合葬了。一個貧民小子居然敢去挖貴族的墳墓,簡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韙。
第二魯國的季孫氏宴請士一級貴族,孔子也去赴宴,結果被季氏家臣陽虎拒之門外,羞辱一番。這件事情對孔子終生造成嚴重的精神刺激!
直到孔子三十歲左右,季平子(魯國三桓之一)因為看中孔子學團的力量,於是引為家臣。因為魯國國君被三桓架空,而三桓又被家臣架空。季平子寄希望於孔子學團的力量來制衡架空他的家臣,之後孔子開始走上為期不長的仕途之路。最終於季平子失和,於是辭職周遊列國,想去其他地方發展。
孔子三十所學就頗有成就,但是他的仕途一直不順,此後也是因為孔子學團的力量魯國君看中的,在魯國做了大司空攝相事,但是不久後由於魯國的架空關係解除了,也就沒孔子什麼事了。孔子就被迫離開魯國,開始第二次周遊列國,最後鬱郁返回魯國,此時已年近七十,隨後幾年都一直在魯國靜心教學。
孔子在魯國為官,其實是有機會施展抱負的,可惜由於沒有實際實操能力,所以根本無法使國家真正強大。我們對比一下春秋第一相管仲就知道,管仲是個綜合能力非常強的人,管仲在齊國為相期間,工農商業全面發展。採取四民分業,使得各行各業的發展遠高於其他國。而且管仲特別擅長貿易戰“輕重之術”,如“魯綈之謀”,買魯國的魯織來制裁魯國;“衡山之謀”利用衡山國的武器制裁衡山國,“買鹿制楚”等。可以說管仲是現代貿易戰的祖師爺!
最關鍵的是管仲無論是在思想把握上還是小事處理上全都體現出過人之處,他提出“尊王攘夷”的思想,從而使得齊桓公稱霸諸侯。在經濟上他甚至使用“御神用寶”這種虛擬經濟的手段!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孔子周遊列國回來的時候有人告訴子路:東門有一個人,他的臉頰像堯,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膀像子產,然而自腰以下還不到禹的三寸。憔悴頹廢的樣子好像一條喪家之犬。由此可見孔子不得志回來時是多麼狼狽!
北大歷史學教授李零就以“喪家狗”為書名來講解孔子的《論語》,這個書名確實新穎,然而不自覺的就帶有一種貶低孔子的含義在裡面了。這也間接說明孔子除去其思想是有多麼不堪。
中國古代歷代就是重農,只有民有糧國才昌盛。孔子為何反而看不起務農呢,你瞧不起農民就註定你一生不會有大的作為,因為農民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只有農民過的好國家才興旺。實際上他的弟子樊須重農思想反而在後世受到推崇,各個朝代享有較高禮遇。唐贈“樊伯”,宋封“益都侯”,明稱“先賢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