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何謂偏正?昔呂文懿公,初辭相位,歸故里,海內仰之,如泰山北斗。有一鄉人,醉而詈之,呂公不動,謂其僕曰:「醉者勿與較也。」閉門謝之。逾年,其人犯死刑入獄。呂公始悔之曰:「使當時稍與計較,送公家責治,可以小懲而大戒;吾當時只欲存心於厚,不謂養成其惡,以至於此。」此以善心而行惡事者也。
譯文:什麼叫做偏正呢?從前明朝的宰相呂文懿公,辭掉宰相的官位,回到家鄉來。因為他做官清廉,公正,全國的人都敬佩他,就像是群山拱衛著泰山,眾星環繞著北斗星一樣。獨獨有一個鄉下人,喝醉酒後,罵呂公。但是呂公並沒有因為被他罵而生氣,並向自己的傭人說:“這個人喝酒醉了,不要和他計較。”呂公就關了門,不理睬他。第二年,這個人犯了死罪入獄,呂公方才懊悔的講:“若是當時同他計較,將他送到官府治罪,可以藉小懲罰而收到大儆戒的效果,他就不至於犯下死罪了,我當時只想心存厚道放過他;不成想養成他天不怕地不怕的惡性,以至於到了這個程度。”這就是存善心,反倒做了惡事的一個例子。
理解:介紹一下呂相。呂原,明朝時的宰相,號逢源,諡號文懿,浙江秀水縣人。是一個忠厚的長者。為人忠厚,所以不計較鄰居的謾罵。正所謂“宰相肚裡能撐船”。
為什麼呂相會後悔當時沒有懲治那個醉酒罵人的鄰居呢?
一個人有錯,理應改錯。有錯在身,或知,或不知。或自己改錯,或他人幫助改錯。改錯的目的是不再犯錯。對於鄰居的無理謾罵,可能因為鄰居的素養、修為、境界等不夠,所以可能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所以,改錯就無從說起。很有可能並不認為自己有錯。
呂相的閉門謝客的做法,恰恰起到了縱容的作用。很有可能給了這個鄰居一種誤解:罵這個當過宰相的人是對的,沒看到都不敢開門了?或者因此而認為自己了不起,因而內心膨脹,做了更出格的事。
所以,呂相後悔了,在當時應該給予一定的懲戒,會讓其有所收斂,便不會做出大錯。也就不會有生命的代價。呂相在當時的“善”,便是後續的“惡”。所以,寬容鄰居的謾罵的“善”行,就是“偏善”。
【原文】又有以噁心而行善事者。如某家大富,值歲荒,窮民白晝搶粟於市;告之縣,縣不理,窮民愈肆,遂私執而困辱之,眾始定;不然,幾亂矣。故善者為正,惡者為偏,人皆知之;其以善心行惡事者,正中偏也;以噁心而行善事者,偏中正也;不可不知也。
譯文:也有存噁心,倒反而做了善事的例子。有一個大富人家,碰到荒年,窮人大白天在市場上搶米;這個大富人家,便告到縣官那裡;縣官偏偏又不受理這個案子,窮人因此膽子更大,愈加放肆橫行了。於是這個大富人家就用家刑將其捉起來並懲罰他,大眾才安定下來。若不是因為這樣,市面上幾乎大亂了。所以善是正道,惡是偏道,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存善心做惡事,這是正中偏;存噁心做善事,這是偏中正;這種道理大家不可不知道。
理解:考慮善惡,須從大的層面下手。對大家有利、而對個人不利,則是善。
先分析一下這裡面的例子:為什麼大富人家被搶,官府不理。可能會有人認為,當時的官府不作為。
在荒年,社會肯定較平時亂。民眾流離失所者眾。這種情況下,社會秩序肯定不會好,偷盜搶等現象較平時當然會多,官府需要救災,也會焦頭爛額。所以,當幾個民眾聚集到集市上搶了些糧食的時候,官府當然不會理會小來小去的事情。另外,官府的內心也許會有這樣的想法:正當荒年,你這個大戶人家為什麼不施捨一些糧米呢?何況還在集市上高價出賣?從這個角度上講,大戶人家屬於惡。
但是,當大戶人家將搶糧的人抓住私自懲罰之後,其它觀望的人便會打消“同搶”的念頭,便有效制止了一種可能:聚眾強搶導致社會秩序大混亂的可能。這是一種“善果”。這是由“惡念”而導致的“善果”,了凡將之稱為偏中正。
總結偏正關係,有以下四種情況出現:
善心,結善果;正中正。善心,結惡果;正中偏。噁心,結善果;偏中正。噁心,結惡果;偏中偏。
細細觀察我們的身邊周圍,會發現很多“善心”結“惡果”的現象。常常聽說的“熱臉貼涼腚”,就是標準的“善心”結“惡果”;因為人家並不需要你的熱心,所謂的熱心幫助,形成了事實上的打擾。比如年輕的小兩口吵架,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往往因為外人的介入,比如雙方家長、小兩口的好朋友等,導致事情複雜了起來。因為這些介入者就是標準的“第三者”。(第三者並不是特指感情的介入者。家庭生活的介入者也是第三者。所有一對一的關係中介入的其它人,都是第三者)。做好事沒有做到底,也是這種“善心”結“惡果”的現象,比如銀行給企業資金,扶持企業發展。後來因為調整額度和指標,把貸款收回來、不再繼續提供支援了,導致企業無法繼續生產經營。這就是當時的“善心”結了眼下的“惡果”。
我們提倡“正中正”的善,次之是“偏中正”。一切以是否有利於大家為標準,而不是以利於自己或者小部分人。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