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會提出這樣的觀點:外儒內道,外道內儒,儒道可以結合的。我的觀點是不可以。
很多人看到我這個觀點之後就會將王陽明抬出來。因為王陽明曾經說過到最後佛、道、儒是一樣的。
既然是一樣的,為什麼不能結合呢?
佛、道、儒到最後的確是一樣的,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都講心是一樣的。
問題什麼是心,三家的看法是不一樣的。
老子認為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聖人要管理百姓,那百姓之心就是聖人之心。你要種樹,那樹之心就是你的心,你要培育孩子,那孩子之心就是你的心。
如果你不瞭解你孩子的心,那就別提在培育孩子,那只是在塑造你覺得什麼樣子的孩子,那是在教育。
所以做任何事的前提是要了解那顆心,此心即道也。
孔子則不這樣認為。齊景公問孔子怎麼治理國家。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什麼意思?
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一句話,你所做的行為要和你的職位相匹配,只有和你的職位相匹配之後,你就算是得道了。
那君有什麼要求?為臣有什麼要求?為父有什麼要求,為子又有什麼要求。如果你沒有拿出一個標準,別人怎麼知道做的對還是錯。
所以儒家講究的是你要將標準做到極致。
請注意這裡儒家和道家出現明顯的差異,儒家對標的是標準,特別強調禮。孔子曾經對他的孩子說你不學詩何以言,不學禮何以立。你讀詩,學禮的目的是掌握和學習標準。經常有人會批評儒家,說他們好古、崇古。
為什麼儒家會這樣?
因為他們要標準,這個標準怎麼才能有說服力?
自然是已經發生的,被人認可,推崇的像聖人之類的才有說服力,比如孔子認為周公制度是最理想的。
《中庸》中有這麼一句話: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發而皆中節,就是情緒表達符合標準就是和。
怎麼才算情緒表達符合標準?儒家之人會去找對標之人。比如孔子被視為儒家之聖人,那一切對標的標的自然就是孔子了。
儒家之心說白了就是符合各種各樣的標準,最後都能混然表達即成道也。
釋家則認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今天聊儒道,這個就不展開。
相信你看到這裡應該知道儒家和道家看上去有很多共同之處,實質差異是很大的。
如果你覺得你要走道家之路,你就不會有標準,為什麼?
因為《道德經》中說的很清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何謂萬物?物物不同才稱為萬物。
柳宗元曾寫過一篇《種樹郭橐駝傳》的傳記,那裡面記載著郭橐駝這個人是一個種樹高手,文中提到一句話:
問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駝曰:"我知種樹而已,官理,非吾業也。"
問的人說那這個道理可不可以移到為官之道呢?郭橐駝說他只懂得種樹,但是官理不是他熟悉的。
問的人最終得出一個結論:
問者曰:"嘻,不亦善夫!吾問養樹,得養人術。"傳其事以為官戒。
他說我來問怎麼種樹,卻得到管理老百姓的方法。
郭橐駝種樹有什麼神奇的地方?
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
這就是他的絕招,順木之性也就是《道德經》中所說的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你種樹就是以樹之心為心,順其心而引之。
管理百姓也就是以百姓之心為心,順其心而引之,這才是問者也就是柳宗元說來問樹卻得到管理百姓之法。
因為道是相同的,但表達和呈現方式會因為物件不同而變得不一樣。
那問題來了,郭橐駝種樹這麼厲害,讓他當官,能當好嗎?
那就不一定了,因為他未必知道百姓之心為何物,正如一個好官未必能種好樹,因為他們不知道樹之心是何?
有人說將郭橐駝種樹的方法記載下來,按照這個方法去種不就可以了?
持這樣觀點之人其實已經脫離道家走向儒家了。
或許提問者對此並沒有太大的感覺。
因為當你將他的內容記載下來,那就形成了一個標準,你就不再是以樹之心為心,而是以這個標準為心了。
每一棵樹都不一樣的,但標準只有一個。這不是和道家的萬物論相矛盾嗎?
樹會出現什麼情況,郭橐駝能窮盡嗎?自然不可能了。
你再細細品品《道德經》中的"萬"字,應該能夠感悟到很多。
莊子為什麼說知識就是糟粕,這個觀點在《莊子·天道》中,他借用輪扁斫輪者的口對齊桓公說出最精妙處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
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人不同,物件不同,萬物有萬般變化,經驗自然跟不上變化。這個經驗對這棵樹有用,那未必對那棵樹就真有用,那所謂的經驗不是糟粕那是什麼?當然這裡指的是最精妙處。
與入口處的經驗無關。否則老子不會留下五千言,莊子說知識是糟粕卻留下很多文章了。
什麼是入口處的經驗,比如你問我游泳怎麼遊,我會去翻教程告訴你,你知道後就會遊了嗎?教程就是入口處的經驗。
北宋理學家張載曾經提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實際上就是儒者的寫照,他們為了理想而無怨無悔,理想是什麼?其實這就是一種標準。
道家同樣是為了萬民無怨無悔,不同的是需要時,道家就會出現,不需要時就會消失。正如當植物需要水時,道家就會拿著水壺出現了,當植物什麼都不需要時,他們就消失了。
所以道家是不要名的,儒家是需要名的。
因為儒家有理想,他要引導萬民走向他們認為的幸福,他必須要"名"。
兩個人對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一個有大名,一個無名,請問你聽誰的?
大部分老百姓會選擇聽前者。
但這並不代表儒家要爭"名"。
關於"名"的獲得孔子在對曾子的對話中有明確的說明:
曾子有一次失誤將一顆苗鋤掉,脾氣暴躁的曾父將他一棍打暈,醒後曾子回到房間彈琴以表示自己沒事,寬慰父親。
孔子知道之後大罵他,為什麼?
因為曾子為了"孝名"棄真孝。如果曾子被打死,其父會被人責罵,同時老而無依。曾子如果被打死,別人會說曾子是孝子。
曾子得到"孝名"卻無法真盡孝,反讓其父背上惡名,那"孝"從何談?
所以"名"是要的,但不能受困於"名",為"名"而求名。
我前幾天寫了一篇《老子向西,孔子向東,你向哪裡》聊的也是這個話題。
為什麼儒道結合這種說法在世間流傳這麼廣,還受到很多人的支援。
無他!利己也!儒家不利已,他們為了標準可以棄生,因為孟子提出一個觀點: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道家不利已,因為他們連自己的私"心"都沒有,請問這個"名"要過來放在哪裡?
雖然走的路不同,但這一點儒道是相同的,他們是不圖利,不利已的。這也是為什麼王陽明說到最後其實是一樣的根源就在這裡。
為什麼《鬼谷子》、《孫子兵法》、《羅織經》等等書會暢銷,其道理不說也應該很清楚。
所有一切功夫皆為利己!這就是功利的本意!
功利與儒、道無關。從利己的角度去讀《道德經》,你會讀出《孫子兵法》的味道,保身避害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