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裡紅,歷來被人們稱為瓷中瑰寶,它以特有的那一抹豔紅征服了所有的人。“釉裡紅”是元代江西景德鎮創燒的一種釉下彩繪,它以銅的氧化物為著色劑,高溫還原後呈現紅色。釉裡紅與其他瓷器比起來,“釉裡紅”瓷器的燒製難度極高,對工匠而言更是極大的挑戰。由於銅紅料甚為敏感,製作過程中無論是底釉成分、銅紅料比例或焙燒溫度,都必須達到最精確的水平,稍有偏差,便往往導致其不能達到預期的一抹豔紅。因此,“釉裡紅”在創燒之初很不成功,輕易燒不成,色彩鮮豔的“釉裡紅”難得一見,顏色多為淺紅、黑紅、灰黑色。
古代瓷工在製作釉裡紅瓷器時,先要在瓷坯上描繪圖案,然後施上一層透明釉後,再進窯在1300℃左右的高溫中一次燒成。元代釉裡紅大多呈灰黑色,器物以碗、罐居多。裝飾簡單,有纏枝蓮、纏枝牡丹、草葉紋等。明洪武年釉裡紅較為盛行,呈色淺紅而帶灰色。當時的器物釉面有的有紋片,除了玉壺春瓶。玉壺春執壺及口徑在20釐米的大碗為釉底外,其它均為糙底。裝飾以線描為主,紋飾有纏枝菊紋、纏枝牡丹、纏枝蓮等,與元代的人物故事、動物、魚藻等圖案相比,就顯得簡單了。器型除了瓶、壺外,還有盤、碗、罐等。清雍正時的釉裡紅呈色鮮紅且有層次,燒造得極為成功,可謂歷史高峰。當時器型有盤、碗、瓶等,紋飾以三魚、五蝠為多見。
元代釉裡紅呈色多種,鮮紅的較少,大多趨灰,有明顯暈散,有溫度失控而銅紅料“燒飛”的變白現象,這些特徵都說明了元代釉裡紅的原始狀態,但這並未影響其藝術價值,每一件元代釉裡紅都是價逾黃金的珍寶。
明代時,釉裡紅成為惟有官窯才能燒製,惟有官府才能使用的品種。其背後一定有深刻的社會文化背景。元末時,農民起義隊伍稱紅巾軍。朱明王朝建立後,對紅色也有著特殊的情感,士兵均著紅襖。紅色是明代象徵皇權的神秘力量,使明初釉裡紅的製作帶有濃郁的政治色彩。明初釉裡紅由官窯燒製,在技術的改進上有了財力的保證,使明初釉裡紅技術得到很大的發展。
明代釉裡紅技術上的改進完成於永樂和宣德兩朝。到永、宣時,釉裡紅呈色已嬌豔欲滴,釉面油潤晶瑩,紋飾繪畫趨向簡約和靈動,達到了釉裡紅製作的巔峰。除了傳統的白地上用釉裡紅繪畫外,還出現了紅地白花等新品種,最為成功的是一種稱為寶石紅的三魚紋和三果紋高足碗。這種碗的外壁有三條小魚或三枚果子,以紅釉填塗,紅寶石般的豔紅而閃亮,又微微高出白釉釉面,傳說以西洋紅寶石填入,成為宣德官窯的一代絕品。
釉裡紅工藝明代後期幾乎失傳,明末清初時,首先由民窯恢復生產。這時的一些民窯小碗上,採用青花和釉裡紅合繪一體的方法,大多以青花畫枝葉,以釉裡紅畫花朵,淡雅中透出幾分喜氣。清康熙、雍正、乾隆時,官窯很注重釉裡紅技術的恢復,這三朝官窯中都有上乘的釉裡紅作品。和明代相比,清代釉裡紅呈色有了改進,呈色紅中透紫,既無元明釉裡紅的紅豔,也無因燒製不好而出現的灰黑或燒飛。同時,清代的釉裡紅呈色已能分出濃淡色階,這是又一個重要進步。這時的官窯釉裡紅大多采用白描的方法,和同期青花複雜而多樣的繪畫方法相比,在表現能力上還是有一定差距。採用青花和釉裡紅合繪一體,是最多的裝飾手段,如雍正官窯的八仙過海青花釉裡紅碗上,以青花畫八仙人物、釉裡紅畫海水,形成強烈的色彩對比。乾隆時的雲蝠紋以青花畫靈芝雲,以釉裡紅畫蝙蝠,也是很成功的創作。這些成熟作品在清中後期的官民窯中被不斷仿製。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傳統藝術源遠流長,千百年來,都成為後世藝術家的藝術養料和取之不盡的源泉。景德鎮陶瓷盛燒不衰,雄居天下聲聞海內外,然而在這個瓷的王國裡,銅紅釉可為王中之王,釉裡紅更是嬌嬌者,它起源於元代均窯的紫紅斑釉、呈色穩定敦厚,人們常以這種色彩象徵吉祥、樂康和繁榮昌盛,是別具特色的傳統藝術釉,從而引伸為美人醉、祭紅、缸豆紅、豆榴殼等。它們均為銅紅釉範疇的系列。隨著時代的發展,事物不斷地改變,人們的感觀意識也有所不同。把自然產生的窯變效果與天然自生的物象有機結合。
釉裡紅本為傳統的釉色,但在現代藝術裝飾瓷上,它所產生的窯變藝術效果,是其它材質無可替代的。現代人在藝術觀念、創作思維,以其恢宏的氣度和兼收幷蓄為我所用的魄力,創作出既有自我又有廣眾的作品。那就要以新的眼光和角度,重新審視,挖掘和利用這一獨特的材質美,融匯多種藝術的表現技法。感受時代的氣息和審美意識。便陶瓷藝術在現代藝術觀念的滲透與融合中,表現出新的生命活力和時代風貌。從而使陶瓷藝術語言得以完美。元釉裡紅顏色大多呈灰色,很少有純正的鮮紅色,線條也常見暈散,沒有濃淡不等的幾個色階。 明洪武是釉裡紅的極盛時期,洪武釉裡紅除個別鮮紅外,大多呈色較淡,色澤趨灰或趨黑,紅色暈散;洪武釉裡紅以線描為主要裝飾方法。紋飾以花卉為主,有較多扁菊花紋是一大時代特徵。明洪武釉裡紅瓷除玉壺春瓶、玉壺春執壺及口徑在20釐米左右的大碗為釉底外,其他均為糙底,底部刷有一層釉漿,燒成後呈紅色;另外,此時碗類細器底足已採用平削,底足平齊。
青花釉裡紅是歷代的名貴品種,在當今的拍賣市場上也時時拍出天價。如清康熙青花釉裡紅團花鋸齒紋搖鈴樽曾拍出1920.8萬元高價,清雍正青花釉裡紅海水雲龍紋天球瓶成交價為1624.5168萬元。另有4件青花釉裡紅的價格高於1000萬元。這些均為清三代的精品。
元代青花釉裡紅也受追捧。如2009年一件青花釉裡紅纏枝牡丹紋罐最終拍出590萬元的高價,2008年一件青花釉裡紅瓷硯就以110萬元成交。
“釉裡紅”產生於元代,屬釉下彩,是以氧化銅為呈色劑在胎上彩繪,然後施釉,經高溫燒製而成,有純色“釉裡紅”和“青花釉裡紅”兩種。它的誕生具有偶然性,是在宋代鈞窯窯變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傳統釉裡紅是以紅得均勻、紅得沉穩為最佳,而現代人的審美意識則尤為改觀,運用形式美規律與現代藝術創作的觀念和規律,充分發揮材料特性和工藝條件,技藝手法與天然審美屬性,概括而抽象地表現陶藝家們的審美意念和審美情感。釉裡紅在現代裝飾瓷上,反映出色彩鮮豔、光澤透明、窯變機體,時而在畫面的外沿出現紅勾線(雙勾線)和紅色暈點,綠色的苔點。如在山水畫中的皺石、草地、遠景的潑墨肌體效果,樹杆、樹葉的自然色調在高溫的窯變中,以虛寫實的效果,表現出一種虛實相生、朦朧幽雅、色彩斑瀾。其內涵表現得淋漓盡致。在花卉中顯得更加嬌潤、玉潔。如牡丹花、牽牛花、紅竹、蘭花、梅花、料色具有層次豐富、虛實變化的湮暈效果。在透明的高光中折射出耐人尋味,千思構想。牡丹尤為突出,每片花瓣,在高溫產生自然變化,濃淡相凝、相得益彰。形成紅勾線,可以說就在宣紙上也難以表現出的效果。再看紅竹更有妙趣橫生之神韻,竹杆、竹葉、外沿同樣開成紅勾線,中間露出高光,自然的綠色青苔給人一種勃勃生機,欣欣向上的感覺。
景德鎮千年窯火生生不息,更加激勵著藝術家們的創作思維,在藝術表現形式上,也早從單一圖案與工筆畫,千人一面的格局中走出來。以嶄新時代風貌向前邁進,走出國門,走出東方文化圈,在東西方兩大文明的碰撞、滲透與融匯中真正產生具有民族特色和個性與共性的藝術語彙。
與其他瓷器比起來,“釉裡紅”瓷器的燒製難度極高,對工匠而言更是極大的挑戰。由於銅紅料甚為敏感,製作過程中無論是底釉成分、銅紅料比例或焙燒溫度,都必須達到最精確的水平,稍有偏差,便往往導致其不能達到預期的一抹豔紅。因此,“釉裡紅”在創燒之初很不成功,輕易燒不成,色彩鮮豔的“釉裡紅”難得一見,顏色多為淺紅、黑紅、灰黑色。這也是元代釉裡紅瓷器的鑑別要點。同時,元釉裡紅瓷器的白釉呈現白裡泛青的顏色特點。
到了明代初期,洪武年間燒製的“釉裡紅”瓷器數量相對多了一些,但仍不夠成功,顏色仍以淺紅和黑紅為主。到了永樂、宣德時期,“釉裡紅”的燒製工藝進一步成熟,人們能夠相對熟練地掌握氧化銅呈色技術,“釉裡紅”的顏色終於呈現出豔麗的“紅色”,但燒製數量仍然不是很多,圖案相對簡單,多見“三魚”圖案,不像元代、明初期時複雜的纏枝花卉等。由於“釉裡紅”瓷器在元代和明洪武時期極少落款,因此很難斷言它是否專為宮廷而燒。由於“釉裡紅”的燒製難度終歸很大,加上原料又相對減少,明成化以後,“釉裡紅”的燒製技術開始出現滑坡,自此,明代“釉裡紅”一蹶不振。
就在所有人都認為這種彩瓷即將“悲傷”落幕時,清康熙年間又有人意外地成功燒製出“釉裡紅”。康雍兩朝的“釉裡紅”不但顏色豔麗,而且圖案、題材明顯增多,花卉、花鳥等均有呈現。乾隆時期的“釉裡紅”顏色整體偏暗,以黑紅為主,較洪武時期的“黑”要少一些。李先生說,這並不代表它燒製不成功,而是這一階段的特點和特徵。乾隆以後,“釉裡紅”數量越來越少。到了清晚期時,“釉裡紅”的顏色越來越“灰暗”,這似乎預示了它的“生命”即將走到終點。但是,相較於元代和明代而言,清代的“釉裡紅”從器型、圖案上都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