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韓非囚秦,『說難』『孤憤』——『史記』

戰國時期,變法成為強國、稱霸諸侯的不二法門,各國君王無不奉行變法強國之道,其中最甚之數魏楚齊三國最強。秦國作為變法的後起之秀,勢如破竹,一躍而起,成為戰國時期最為強大的國家。當是時,法家學派為諸王所津津樂道,然而法家思想在發展過程中卻主要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法家三派。這三派分別是勢治派、術治派、法治派。

三派均以法治為基礎,但側重點不同。

勢治派強調加強統治者(領導層)的權力而推行變法,術治派強調統治者必須以帝王之術來控制手下以達到鞏固自己權威的目的,而法治派強調絕對的法治,即凡事依法而行。

術派和法派代表人物申不害和商鞅分別在韓國與秦國變法,韓國申不害變法使韓國迅速強大而名噪一時而商鞅之變法使秦國終以統一中國。

到了韓非這裡,法家思想進一步完善,主張“禮法並用”,在繼承管仲思想的同時,發展了“法家三派”的法治思想,對於今天的法制社會有極大的影響。

術派強調以帝王之術控制群臣來達到統治者自己的目的,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記得你曾經和我講過如何“點撥“你的下屬,明知下屬並沒有完成任務,卻不點破,而是在談話中有意無意地“提醒”員工,讓員工知道你是知道他在幹什麼的,下次注意一點。這便是典型的術治。術治的最大缺陷是術治雖能有效鞏固領導,但是會讓整個組織,整個團隊勾心鬥角,互相猜忌,譬如雖然你讓你員工覺得你知道他所有的事而不敢再不完成工作,但是之後你的員工便會以揣摩上級(或你揣摩下級)心思為主,而忘了本來的工作,術治過甚則會變為人治(員工對領導負責而不是對崗位或規章制度負責)。

在歷史上韓國實際上便是被術治搞垮的,申不害變法之初殺雞儆猴(典型的帝王之術),殺了幾個位高權重的不法大臣而短時間內取得了對群臣的控制,然則歷代韓王對帝王之術的過多應用則導致韓國朝廷烏煙瘴氣,群臣以整垮互相為樂(韓王挑撥群臣關係以維護自己權力),而最終滅亡。明朝也是公認得亡於黨爭。

現在我們來看看法治法派。法派以成文律法為最高行動和判斷準則,一切皆依法而行,法式獨一無二。譬如同樣的例子,當你知道員工沒有完成任務,你直接告訴他沒完成任務觸犯了什麼規章制度以及做出規定的懲罰並公示,這樣就是法派的做法。

法派的缺點為推行起來極其困難(古代文明只有秦國做到了高度法派法治),第二個缺點是忽視了法治不可能單獨存在,即使是以法為基礎也是由人來執行,簡而言之法派忽視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客觀環境的可變性。秦國因商鞅和秦孝公成功推行深徹法派法治而統一中國,又因法律沒有及時變更以適應統一後的中國以及因長子扶蘇大將軍蒙恬唯法是從不知變通而滅亡。

為什麼法派比術派效果好?

與法派相比,術派對成文法律的依賴性較低(比人治高),並沒有要求絕對的一成不變遵守法律,而法派則因為要求人人思想統一,遵守唯一法律而不是遵從人的命令,各級的人員流動對於工作開展不會帶來巨大影響,國家或組織的凝聚力大大加強,如秦帝國實行絕對中央集權的法治,所有權力透過法律集中在皇帝手中,各部門之間不會互相掣肘(不會出現因對不同人負責而出現掣肘),而優秀的領導(如秦始皇)能輕易發揮組織的全部能量來達到自己的目標。

什麼樣的帝王之術會比較合適?韓非曾提出帝王應該保持與群臣的距離以增加自己的權威,如果與群臣過於接近則群臣會將帝王當成自己的一員而使領導失去自己的“光環”而失去權威。這便是合適的帝王之術,加強權威的同時並沒有造成對法治的破壞。

32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200多年曆史的徽派古建築,瀕臨拆除之際,遠渡重洋幸得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