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之前寫過一篇文章:除了讀書筆記,還可以寫些什麼?意思是,寫讀書筆記時,可以寫自己的收穫、之後的踐行,這樣更加清晰,也更有利於自己的成長。

以往寫讀書筆記,總結原文、對文章的感想佔了絕大部分,而且總想著盡最大可能總結書中寫到的內容,總是越寫越多,且臃腫,結構不清晰。

最近嘗試快速閱讀,根據自己最想了解的內容有針對性地閱讀,寫了讀書筆記:羅馬帝國的遺產:400—1000,內容清晰了很多,當然也簡單不少,比之前臃腫的讀書筆記稍微好一些。

寫讀書筆記,主要是為了加深理解、記錄備忘這兩個作用,只需要寫令自己印象最深、收穫最多的點就可以了,也不需要對書本的內容全部概括,挑一兩個重點,一本書,能夠深度理解一個知識點,並做出思維上或者行動上的改變,那這本書就已經產生了非常大的價值。

不用幻想著理解書本的每一個知識點,不必要。如果是好書,完全可以多讀幾遍、不同時間段多讀幾遍,切勿想著“一勞永逸”。

以前,因為想要在讀書筆記中展現更多、更全面的內容,反而不太想讀書了,就算硬著頭皮去讀,恨不得讀一遍就寫一些筆記,最後好彙總成讀書筆記。現在放輕鬆,只記錄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點,這樣輕鬆的心態,也作用到閱讀上,有針對性地閱讀,快速地閱讀,一本書能更新一個知識點就很不錯了。

7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棧道是什麼道,陳倉是什麼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