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稷——社稷指國家,領域稷代表!

飲食文化

稷別名粢米、傺米、糜子米。稷脫殼後即為高粱米。顏色有紅、白之分:紅者又稱為酒高粱,主要用於釀酒;白者用於食用。

中國古代把國家稱為社稷,社指土地,稷為糧食,可見稷在古代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稷起源於中國北方,具有高度抗旱耐熱、抗蟲害、生長期短等優點。史前已有栽培,殷商時期已是人們的主食,是中國北方乾旱地區主要糧食作物之-,但產量不多。現主要種植在中國東北、華北和西北地區,在華中及四川等地有部分栽培,中國與俄羅斯、印度是世界上生產稷最多的國家。此外,歐洲和美洲的不少地方也有少量栽培。

周代拿稷來代表穀神,和社神(即土神)合稱社稷。傳說社神和稷神是遠古時水神共工的兩個兒子。共工在與其他神爭奪地盤時,把撐天的柱子撞折了,還碰倒了不周山而造成天下洪水氾濫,給天下蒼生帶來無盡災難。幸好女媧氏煉石補天,才把天地分開。共工的兒子勾龍為了彌補父親罪過,全心全意把被父親弄裂的土地補好,將地填平,水陸分開,讓人們能生產。因此玉帝很高興,給他封了個“后土”的官,就是後來的“社神”。勾龍的弟弟神農氏見大哥做好事,也決心為百姓做好事,他嚐盡天下百草,發現五穀可吃飽,推薦給農家種植,開始有了農業生產,便是“稷神”,故周朝農官也稱為“后稷”。

《本草綱目》謂:“稷與黍,一類二種也。粘者為黍,不粘者為稷。稷可作飯,黍可釀酒,猶稻之有粳與糯也......黍稷之苗似粟而低小有毛,結子成枝而殊散,其粒如粟而光滑。三月下種,五六月可收,亦有七八月收者。其色有赤、白、黃、黑數種。黑者禾稍高,今俗通呼為黍子,不復呼稷矣。北邊地寒,種之有補,河西出者,顆粒尤硬,稷熟最早,作飯疏爽香美。”

稷的食用方法很多,碾成米稱“稷米”,可蒸飯煮粥,磨成面叫“糜子面”,可做糕團或

其他小食品。中國蒙古族多用稷米做炒米。

中醫認識

祖國醫學認為:稷味甘,性平,入脾胃經。功能和中益氣,涼血解暑。歷代醫藥典籍對稷功能的認識有:

《名醫別錄》:主益氣,補不足。

《備急千金要方》:益氣安中,補虛和胃,宜脾。

《日華子本草》:治熱,壓丹石毒,能解苦瓠毒。多食發冷氣,不可與川附子同食。

《本草綱目》:涼血解暑。

單方驗方

1.膝痛,腳跟痛:高粱根7個,煎湯去渣,以湯煮鴨蛋2個,加糖少許服食。

2.四肢無力:高粱根120克,水煎服。

3.小便不通,浮腫氣喘:紅高粱根60克,萹蓄30克,燈心草6克,水煎服。

4.難產:高粱根燒成灰,以酒送服,每服3克。

營養價值

稷屬小粒糧,加工成米後營養很豐富,約含蛋白質9.6%,脂肪0. 9%,碳水化合物 76.3%,熱量1 469千焦/100克,粗纖維1. 0%,灰分1.3%,還有豐富的礦物質和維生素。

食用宜忌

稷適於脾胃虛弱、胃熱、溼熱證患者及體弱之小兒食用。宜在陰涼通風處儲存。

8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為死人燒罐子”40年,拒不傳承手藝,手藝人在擔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