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洶湧澎湃一條渭河,須得一個“涇”字才會妥帖。涇渭分明,這是水的哲學。涇河命名的一座新城正巧建在哲學上,因此得以柔情似水,得以穩如磐石。千年萬載,涇河依舊流過此地。一路上,涇河輕輕挽起一個個城鎮,恰如綿綿瓜瓞掛滿兩岸。於是,眾多河流以及數不清的小溪都有了歸期,或早或遲會與大河見面。當然,若有一條水壩站立起來,做一些挽留,那溪流就會變成一座水庫,成為大河留在異地的一名浪子,它自立門戶、獨當一面。

  游到西安的涇河新城,且遊且思,無疑是人間一大樂事。誠然,思而不遊無趣,遊而不思乏味,只有思與遊緊密結合,才能品出涇河水系的真性情。

  靜立河邊,滿目博大和洶湧,心不知不覺大了,漸漸地,變得跟海一樣大,心靈在極限擴容,增了寬度,也增了深度。涇河的浪,滾滾而來,挾著來自河底的巨大能量,不怒自威。浪頭漸漸變大,變大,等滾到沙灘就突然站起,縱身一撲,義無反顧地撞在岸崖上,頓時粉身碎骨……

  河濱的樹,亭亭玉立。夏天快到了,樹把渾身的葉子長了出來,準備無償地給人類提供蔭涼,而在剛剛過去的冬天,樹忍痛割愛,落盡葉子,像女人剪去滿頭的秀髮,把溫暖的陽光放到最大。樹與天日的秉性是反向的。天日以製造旱澇不均為能,讓乾涸的地方冒煙,讓水澇的地方汪洋。樹則不同,樹以撫平為宗,以涵養為性,讓旱的地方不再旱,讓澇的地方不再澇,削峰填谷,裒多益寡。樹與天日周旋著,為的是生靈萬物,這是樹的母性。

  河樹,當之無愧的迎春使者,樹梢上悄然拱起的芽苞,令人怦然心動。此時的樹依然稀落,但是它正在孕育一片海,過不了多久,樹葉長成,密密麻麻,一起風,前仰後合,葉波翻滾,洶湧澎湃,那就是一片掛在樹上的海啊。林間,風回氣轉,暖意融融,去年的落葉們依然健在,它們與一群落地的麻雀隨風起舞,相互追逐,打鬧嬉戲,它們不時打起旋子,發著“呵啦呵啦”的笑聲。看得出,河邊的樹不少是移栽來的,她們藏著深沉的秘密,她們守口如瓶,任憑狂風拼命打探,一字不漏。這種徹骨的震撼,能讓一顆心啞然崩碎。

  河邊的溼沙細密如泥,砥平如鏡,展眼望去,似乎與泥地有些相似,我因此不敢貿然將腳踩進溼沙。沙灘裡站有不少人,他們腳下波光粼粼,彷彿就站進了海水裡,想必鞋子已經透溼。終於,試探著,我踩了進去,警惕著可能的陷入,而結果卻大出意料,兩隻腳竟如踩在柏油路上一樣,邦邦硬,剛性十足,沒有絲毫的下陷,沙裡的水分也沒有半點被踩出來。踩入的瞬間,我體會到了一種別樣的質感,是細密的堅固,是綿密的硬度。每走一步,腳下都似乎沙沙作響,每一絲響都來自一粒沙子的核。我彷彿聽到了腳下的集合號,號聲在另一個頻道激盪不息。我儼然看到一絲絲力量,從四面八方匯來,每一顆沙子都血脈相通,一呼百應。在涇河河邊,遊客們會領略到大河氣質,在粗獷與細膩的哲學裡收穫思想,耳邊會響起《黃河號子》的雄渾旋律,旋律裡澎湃著陝西商幫闖世界的魂魄,還有“神秘金花”茯茶的氣息。

  休閒的濱河公園,從來就是春遊的最佳去處。園內五花八門,散步的、下棋的、跳舞的、打球的,不管做什麼,都是純正的休閒。一截裙袂,一片紅唇,一絲笑意,到處閃動著美的片斷。人們紛紛來此,你逛你的,我逛我的,竟然互不干擾,這透出的是淡淡的江湖味道。請看,一位長者,他一手攜一把胡琴,一手攜一隻小凳,在一處空地坐下來,然後,十幾號人或遠或近地一圍攏,小舞臺就搭了起來,《和氏璧》開唱了。秦腔,那種纏綿的美感無法描述,無法分析,是一種無緣無故的美,毫無道理的美,餘音繞樑不絕如縷,化合永珍,滴水穿石。秦腔是一種“線性”的高亢和韌性的拉長,絲毫不容許斷割,任何裂縫都近於褻瀆。

  聽完一段《和氏璧》,往深處走,一處空地就更熱鬧了,竟然有一個比戲攤大許多的戲班子。這雖是草臺班子,可傢伙什兒很齊全,甚至連定音器都已配上,葫蘆絲也加盟了進來。

  聽吧,一面小鼓乾巴巴地敲幾下,焦脆焦脆的,小鼓要的就是這個脆勁兒。接著是開場鑼鼓,急驟如雨,節奏明快,一個層次趕著一個層次,步步緊逼,環環相扣。胡琴的導板續上了,是徘徊遞進的,偶爾還引而不發地蓄一下勢,等一等聽眾的情緒,挺悠揚,蠻婉轉的,整個情景像在逼仄狹窄的巷子裡牽一頭牛,慢慢調兌,緩緩措步,一下不行兩下,兩下不行三下,不慌不忙,最後,那牛終於從隘巷裡牽了出來,哞的一聲叫,豁然開朗,大步流星地走起來,琴聲便急轉直下,蕩氣迴腸,一覽無餘。這時候,笛子似乎可有可無,但是也終有用場,在段落連線處,眾器皆歇,唯有它獨立寒秋,做著藕斷絲連的銜接。

  在戲攤過足了耳癮,睡眼惺忪地趕回家,常是深夜。就這樣,暢遊涇河新城,人們就像穿越了一趟歷史,思維加重了註腳,自感到思想的厚重和笨拙,而心緒卻異常輕盈,可以回味著遇到的各種趣事而酣然入睡。

9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在反思中迎接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