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鐵道兵精神楹聯

1

屢聞捷報笛盈耳, 年值四八, 又建新軍;

長使英雄淚滿襟, 歲過三五, 唯餘鐵道。

橫批:淚灑撤編

2

績顯國中,問水問山豐碑在;

名揚海外,援朝援越勝利還。

橫批: 功名卓著

3

逢山開路山入雲,累何必懼?

遇水架橋水翻浪,險豈能攔!

橫批: 鐵兵豪邁

4

掄鐵鎬,鋪鐵軌,架鐵橋,牽鐵龍,鐵色茫茫,鐵血男兒稱老鐵;

唱軍歌,振軍威,鳴軍鼓,壯軍勢,軍旗熠熠,軍營俊傑譽三軍。

橫批: 鐵軍榮耀

5

再回頭,東海風狂,南嶺雨驟,西部荒漠,北國禁區,嘗世上艱難困苦,志在四方通天路;

抬望眼,春花灼灼,夏日炎炎,秋風嗖嗖,冬雪飄飄,聚人間濃墨重彩,集於一心美中華。

橫批: 志在四方

鐵道兵線路楹聯

一 神秘清綠

南連清水,北接綠園,踏七百里蠻荒,沙海基地通血脈;

路走酒泉,命系國運,隱四十年功績,飛船衛星傲長空。

【注】清綠線,全長340餘公里,是為0029工程(即酒泉衛星基地)。 基地是絕密工程, 清綠線是秘密專用線,隱姓埋名了40年,圖不標,路無名。

二 貴昆再長征

鐵兵再長征,逢山開路,且把烏蒙作泥丸,十萬青山贊梅花,

美罷滇池美黔嶺;

勁旅真善戰,遇水架橋,精修橫斷成大道,兩千弱水曰可渡,

連著雲貴連北京。

【注】貴昆線的咽喉工程為梅花山長隧道和可渡河特大橋。

三 勝蹟成昆

長隧串群峰,彩練飛澗谷,闖生命禁區,鋪三線鋼鐵路,路暢天驚,奇蹟揚名全世界;

成都描蜀錦,昆明繪雲煙,搜地宮展館,嵌兩江木棉花,花繁葉茂,精神閃亮新中國!

【注】 成昆沿線素有“地質博物館”之稱,它的建成被國際譽為生命禁區的奇蹟。聯合國展有《成昆鐵路雕刻》。

木棉花,也稱英雄花,就是攀枝花。攀枝花市位於成昆線的中點,三線重鎮,金沙江與雅礱江交匯於此。

四 決勝襄渝

走巴山,攜漢水,叩武當,抵襄陽,鐵流向遠方,問誰可擋?

背給養,搶工期,扛機械,爭速度,大路朝天闕,唯我能行!

五 神奇南疆

火焰山,冰大坂,通天河,女兒國,師徒四人取經行,歷幾多磨難,這裡西遊傳神話;

忍炎暑,抗嚴寒,螺旋洞,迂迴線,鐵旅五載修路史,嘗何等艱辛,南疆此後成坦途。

楹聯,是一種對偶文學,又稱對聯、門對、春貼、春聯等,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楹聯起源於桃符。古時在桃木板上畫上神靈的符號,如影象、名字的被稱為桃符。現在人們以桃符代指春聯。楹聯是漢字上的對偶語句。對偶句,見於駢文,寫得好的有南北朝文學家庾信的《哀江南賦序》。駢文,起於漢代盛於南北朝。

駢文與律詩是楹聯的兩大源頭。楹聯又吸收了古體詩、散文、詞曲等的特點。其中律詩句式對平仄要求最嚴,古體詩句式則除了對句末平仄有要求外,其他位置平仄不拘。楹聯講究對偶。要求上下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言簡意賅,是漢語言文學獨特的藝術形式。

老邱,這位從鐵道兵成長起來的作家,用楹聯這種文學藝術形式書寫鐵兵情懷,究竟想把讀者帶進何方世界,傳遞什麼文學資訊?那就請讀者與筆者一起分享 :

鐵道兵精神楹聯

1

屢聞捷報笛盈耳, 年值四八, 又建新軍;

長使英雄淚滿襟, 歲過三五, 唯餘鐵道。

橫批:淚灑撤編

作者把讀者帶進1984年幾十萬鐵道兵將士淚灑撤編的那一刻。上下聯皆憶往,對聯首句用七言詩句,二、三句用駢文。上聯行文喜慶,下聯行文無奈,“長使英雄淚滿襟”,“唯餘鐵道”,則活靈活現地描繪出將士們痛失所愛的無奈與終生無悔的複雜心情,如一語中的,道出了所有鐵道兵的心聲!這首楹聯“四八”與“三五“的含義,鐵道兵才讀得懂,指1948年成立鐵道兵團,35年後鐵道兵撤編。此楹聯的創作手法,是抓住鐵道兵軍種始末的兩起典型事件。藝術特點,是巧比。

2

績顯國中,問水問山豐碑在;

名揚海外,援朝援越勝利還。

橫批: 功名卓著

作者追憶鐵道兵的功勳,用“功名卓著”概括。功名卓著,叩問誰呢?作者設問“國中”,“問水問山豐碑在” ;設問“海外”,“援朝援越勝利還”。“績顯國中”與“名揚海外”兩句,成對仗。“問水問山豐碑在”與“援朝援越勝利還”兩句,用了設問,假設是流水對。流水對,是上下兩句的意思互相依存,在意義上才構成一個完整的句子。

如順承、因果、遞進、假設、轉折關係。此楹聯的創作手法,是引用鐵道兵兩起重大援外戰例。藝術特點,是巧問。

3

逢山開路山入雲,累何必懼?

遇水架橋水翻浪,險豈能攔!

橫批: 鐵兵豪邁

作者回首鐵道兵修建成昆鐵路時的艱難險惡,用“鐵兵豪邁”概括。何以豪邁?作者揮毫以山水潑墨入畫。“逢山開路山入雲”,“遇水架橋水翻浪”。讀者們知道,成昆線上,雲貴高原上的天險在於高山與惡水。在極其惡劣的大自然環境中,“累何必懼”, “險豈能攔”,這兩句,出言不凡,作者以口語入仗,形象地描繪出鐵道兵戰天鬥地的豪邁氣概。此楹聯的創作手法,是去繁就簡寫天險。藝術特點,是巧設。

4

掄鐵鎬,鋪鐵軌,架鐵橋,牽鐵龍,鐵色茫茫,鐵血男兒稱老鐵;

唱軍歌,振軍威,鳴軍鼓,壯軍勢,軍旗熠熠,軍營俊傑譽三軍。

橫批: 鐵軍榮耀

作者追憶當年鐵道兵修築鐵路時的場景,用“鐵軍榮耀”括總。為啟用場景,使行文鏗鏘有力,作者靈活運用創作方法。在一首小小的楹聯中,想要體現當年鐵道兵艱苦卓絕的工作環境,作者在文體選擇與文字提練上,下足了功夫。楹聯前四句採用散文體,五句駢文,尾句七言詩句。在語言的運用上也很有特色,濃縮精華,彰顯本色,用“鐵”與“軍”組詞。這樣,就活現出當年鐵道兵的典型形象。此楹聯的創作手法,是選擇了適宜的文體。藝術特點,是巧用。

5

再回頭,東海風狂,南嶺雨驟,西部荒漠,北國禁區,嘗世上艱難困苦,志在四方通天路;

抬望眼,春花灼灼,夏日炎炎,秋風嗖嗖,冬雪飄飄,聚人間濃墨重彩,集於一心美中華。

橫批: 志在四方

作者追憶當年鐵道兵在祖國各地修築鐵道線的場景,用“志在四方”概括。志在四方,是鐵道兵的情懷,也是鐵道兵一生揮之不去的夢想!作者用“再回頭”、“抬望眼”的畫面,

再現東南西北望斷人生夢,春夏秋冬抒盡中華情。鐵道兵戰士戰天鬥地,“嘗世上艱難困苦”,“聚人間濃墨重彩”。“志在四方通天路”,“集於一心美中華”。這四句上下聯的對偶句,使文意驟然昇華。此楹聯的創作手法,是上下聯靈活選擇對仗。藝術特點,是巧對。

作者在鐵道兵精神楹聯中,歷數鐵道兵的豐功偉績後,意猶未盡,轉身潑墨,於是一串串鐵道明珠,忽地鮮活,突發異彩。神秘清綠是首聯。這位1968年入伍的鐵道兵作者,1974年退伍回到揚州後,長年從事黨政工作。作者從軍不過6年,雖說在十師四十九團宣傳股工作,無非是筆下文章腹中詩。這時間段的十師,駐地跨不出雲南、四川、陝西、青海一帶 ; 而作者楹聯的觸角,視野宏闊,意境深邃。可見作者的鐵道兵情懷,早已淬火成鋼,修養頗多!

下面,請讀者與筆者一起賞析鐵道兵線路楹聯 :

鐵道兵線路楹聯

一 神秘清綠

南連清水,北接綠園,踏七百里蠻荒,沙海基地通血脈;

路走酒泉,命系國運,隱四十年功績,飛船衛星傲長空。

作者寫神秘清綠,上下聯前三句用駢文,後一句用律詩詩句。全聯脈絡清晰,上聯點明方位線路,下聯說明背景意義。當年鐵道兵“踏七百里蠻荒”,“隱四十年功績”,換來“沙海基地通血脈”,“飛船衛星傲長空”。作者透過描寫鐵道兵修築清綠線的由來,歌頌揹負國家重任,默默無聞的鐵道兵情懷。此楹聯的創作手法,下筆鋪陳有序。藝術特點,有如淡中出奇。

二 貴昆再長征

鐵兵再長征,逢山開路,且把烏蒙作泥丸,十萬青山贊梅花,

美罷滇池美黔嶺;

勁旅真善戰,遇水架橋,精修橫斷成大道,兩千弱水曰可渡,

連著雲貴連北京。

吟罷貴昆再長征,如看一幅畫。楹聯標題、內容緊扣,意境迭出。作者“且把烏蒙作泥丸”,不把天險當回事。鐵道兵駐紮在十萬大山,好不容易打通了梅花山隧道,作者卻輕道一聲“十萬青山贊梅花”。鐵道兵艱難轉戰雲貴高原,作者卻笑指雲貴“美罷滇池美黔嶺”。 貴昆線鐵路穿過橫斷山,湍流數千條,在可渡河上好不容易架了橋,作者卻輕描淡寫“精修橫斷成大道”,“兩千弱水曰可渡”。作者運用反諷,故意把話說輕,而聽者卻知其份量。此楹聯的創作手法,結構層次出神入化。藝術特點,語言多姿多彩,詼諧、風趣。

三 勝蹟成昆

長隧串群峰,彩練飛澗谷,闖生命禁區,鋪三線鋼鐵路,路暢天驚,奇蹟揚名全世界;

成都描蜀錦,昆明繪雲煙,搜地宮展館,嵌兩江木棉花,花繁葉茂,精神閃亮新中國!

作者寫勝蹟成昆,上聯寫路,下聯描秀,渾然一體,自然天成。作者寫鐵道兵修築成昆線,用“串”、“飛”、“闖”、“鋪”四字,山水雕色,“路暢天驚,奇蹟揚名全世界。”上聯儘管韻味稍遜,卻有喻畫工之妙!作者寫成昆秀景,用“描”、“繪”、“搜”、“嵌”四字,繡景西南,“花繁葉茂,精神閃亮新中國!”下聯妙句如珠落盤,叮咚有聲。此楹聯的創作手法,謀篇佈局較完美。藝術特點,意境宏闊,言外之意豐富。

四 決勝襄渝

走巴山,攜漢水,叩武當,抵襄陽,鐵流向遠方,問誰可擋?

背給養,搶工期,扛機械,爭速度,大路朝天闕,唯我能行!

作者寫決勝襄渝,筆者感覺古韻撲面而來。楹聯前四句用三言,五句用五言,六句用四言,皆古體詩古風之體裁。當然,四言多見於駢文。“巴山”、“漢水”、“武當“、“襄陽”是襄渝線的走向。“給養”、“工期“、“機械“、“速度“是鐵道兵的詞彙。“鐵流向遠方“,“大路朝天闕”是鐵道兵的目標。“問誰可擋”,“唯我能行“是鐵道兵的氣概。作者酣暢淋漓,一氣呵成,快哉快哉!此楹聯的創作手法,猶如關公舞大刀。藝術特點,語言精練,氣勢雄渾。

五 神奇南疆

火焰山,冰大坂,通天河,女兒國,師徒四人取經行,歷幾多磨難,這裡西遊傳神話;

忍炎暑,抗嚴寒,螺旋洞,迂迴線,鐵旅五載修路史,嘗何等艱辛,南疆此後成坦途。

作者寫神奇南疆,看完此聯,覺得上下聯充滿了神奇。上聯引來了西遊記唐僧上西方取經的神奇,下聯引述了鐵道兵修築南疆鐵路的神奇。作者把兩件神奇事組合成神奇南疆,至於何等神奇?作者都說了。此楹聯選用了古體詩句式。對偶句的,前兩句用了言對。三句、四句、五句用了正對。末句的對偶由於受平仄的限制,使用了比較少見的交股對(“這裡西遊”和“南疆此後”)。如果末句不是律詩句式,平仄要求還可放寬。此楹聯的創作手法,是借神話道神奇。藝術特點,是靈活運用楹聯的文學體裁,構築神奇故事。

賞析了邱光明戰友十首楹聯後,筆者想說的是,有的作者在構思文章的時候,他的靈感有時是很神奇的,往往超乎常人的想象。就連作者本人也難以理解,非要把瞬間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思想火花記錄下來。記下的,可能是一個字,一個詞,一句話。這叫靈感。靈感是由知識積累,實踐檢驗,邏輯推理而來的。讀了老邱的楹聯,筆者以為,作者是位有創作靈感的作家!

筆者還感覺到,邱光明戰友在文學創作中,比較注重運用典型化的創作方法。如主題典型、素材典型、情節典型、語言典型等等。筆者還以為,文學作品,有了典型化,就有了靈魂。有靈魂的文學作品,是永恆的!

2020年12月25日

責編:李郎傑《白浪情》

11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過五關斬六將的地理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