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紅山文化遺址,位於河北省、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三地交界處,西到遼西建平縣、凌源縣一帶,東到遼寧省阜新市一帶,北到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一帶,南到河北省北部。

紅山文化得名,源於最初發現其古人遺物,是在今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東北部的紅山附近;在上世紀初,日本東京帝國大學講師鳥居龍藏,應蒙古王公之邀來中國講學,鳥居龍藏在赤峰市紅山一帶發現一些古代陶片,後來,鳥居龍藏在其書《蒙古旅遊》中提到了這些陶片。

由此,紅山一帶古文化被世人關注。

後來,梁啟超子梁思永在美國留學回來,在中國研究考古,又在林西一帶發現些古代陶片。1955年考古學家尹達出版了一部《中國新石器石代》,由梁思永做序,裡邊將該遺址稱為紅山文化(因首次發現該文明古陶片在赤峰市,赤峰本意即紅色山峰)。

紅山文化是中國現在有出土文物可證明、已確知的比較早的中華大地上的古人類文化,且其獨有系統使用玉器祭祀的文化特點。

四川盆地的三星堆文化距今有大概四千至五千年,考古界一致認為其早於古中原大地的夏、商文化,但是沒有紅山文化早,紅山文化遺址,據考古專家用碳14檢測,確定其時間是在距今大約3000---------5500年前,主體是在距今5500年左右。

瀋陽新樂遺址距今有大概七千年左右,但,新樂遺址只出土了一些相對於紅山文化更落後的打製石器(無磨製石器)、陶器、生活遺址等等,紅山文化不但有新石器時代多種農耕用石器(有打製有磨製)及日常用的陶器,也出土了一些古人的半地下房屋遺址,更出土了很多造型精美生動、磨製細膩且成系統(用作祭祀)的玉器,這是新樂遺址沒有的。考古界有人認為,紅山文化時期,人們已會用“砣機”,來磨製玉器。砣機磨玉,比人純手工磨製快且更漂亮。

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距今約五千到七千年,出土很多木結構房屋遺蹟,證明那時人用木做房居住,且有出土文物可證明那時人可用卯隼方式做房屋樑柱的銜接。

雖然,木結構房屋是紅山文化遺址沒發現(或目前無法證明)的,但,系統的使用玉器祭祀也是河姆渡文化沒有的!

距今約6000年---------6700年的半坡遺址,出土了很多陶器、骨器、石器、半地下及完全地上房屋、窖穴、墓葬、菜籽,但,半坡遺址同樣也沒發現古玉器!

新樂遺址、河姆渡遺址、半坡遺址、三星堆遺址,或時間略晚於紅山文化,或沒有玉器製作、使用文化。

紅山文化使用的玉器,是遼寧岫巖玉。

紅山文化遺址在遼西建平縣、喀左縣一帶有牛河梁遺址,也出土了很多岫玉玉器,岫巖在今遼寧省鞍山市,距遼西約五百至七百里,古人是怎麼運過去的?至今這還是個謎。

牛河梁遺址,還出土了女神像,該像衣服蓋過膝蓋(說明當時人們已會製作衣服),該遺址還出土了很多骨針等骨器、房屋、墓葬、女神廟遺址,且墓葬有明顯規劃、等級,說明當時生活在該處的人們已初具社會形態。牛河梁遺址被考古界認為是“紅山文化的代表”。

1971年,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村民在當地山上植樹時,挖出一件大體“c”形古綠色略黃玉器,被專家鑑定為紅山文化遺物;該玉器雕刻物是一條龍,造型雖簡單,但形態古樸、典雅、生動、可愛、活潑,因此,該龍形玉器被稱為“中華第一龍”,赤峰市也被稱為“玉龍之鄉”;現已發現也有該文化遺址青黑色玉器(青玉)跟“中華第一龍”形態造型一模一樣的玉器被挖出,並流轉到市場上。

自紅山文化遺址、玉器初次被挖出玉以來,陸續有很多該文化玉器、生活遺址(先後共有一千多處遺址)被挖掘出,有史學教授發現,紅山文化遺址中出土的玉器中,跟中華民族上古崇拜的熊、龍、鳳、龜、鳥、雲,都有對應。

紅山文化遺址,已是中國一級文物保護單位,至今為止,考古界在紅山文化遺址,共發掘出不到四百件紅山文化玉器,件件都是文物,不允許買賣。

除了“中華第一龍”,還有很多"玉豬龍",體態猶如人在母體中的嬰兒時期(看不出是人還是其他動物),頭卻是豬頭豬臉,也非常可愛。

紅山文化遺址還出土了一些玉環、玉魚、玉箍(束髮用)、玉匕等。該遺址中,還出土了大體直線、並呈圓柱形玉龍,造型十分罕見。

紅山文化遺址,不僅出土了玉器,同時也出土了很多陶器,有黑陶、彩陶等,造型有盆、甕、罐等,陶器上有各種之字、渦形、三角紋、鱗形紋等花紋,且各種物品上基本各有特定花紋,互相不跨物種使用。

紅山遺址,還出土了很多古人住房遺蹟,多是半地下式,有的是向地下挖出近一米深的坑,有的是隻向下挖出三十釐米左右。

紅山遺址的墓地,為多墓葬積石冢,墓地中心有一大墓,大墓中陪葬玉器最多,越往墓地邊緣,陪葬越少,有的墓葬中有豬狗等動物陪葬,有的甚至沒有陪葬,說明在紅山文化時期,已出現私有制,社會階級分化明顯。

紅山遺址墓葬,是向地下挖出一坑,人用土埋在裡邊後,又在土上堆積很多石頭。墓葬周圍一般有方形石頭堆成的祭壇。

紅山文化遺址,發現了碳化古代黍、粟及石制耜(音四)、鋤等農具,說明那時人們已會種植這兩種作物;也挖掘了石鏃(箭頭兒),說明那時人們已會打獵。

紅山文化遺址出土的各種文物,證明當時人們已進入農耕、打獵、捕魚、養殖並放牧(牛羊等)的等級社會。據專家研究發現,今天的遼西、內蒙古、河北交界地帶,在那時,氣候溫暖溼潤,草木茂盛,鳥獸魚蝦都非常豐富;一年中的寒冷期遠沒有今天當地氣溫這麼低、時間這麼長,使人們能很容易的就度過冬季。

紅山文化遺址的挖掘,把原本三千年的中華文明,向前推動了兩千年。

收藏界愛好古玉器的人非常多,尤其紅山文化玉,因年代久遠,出土稀少,在收藏界備受寵愛,但,有專家說:“紅山文化玉器,一共出土不到四百件,但現在全世界市場上,有五十萬塊!”

10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嘆息!作為文豪魯迅的正妻,朱安一生都在飽嘗“求不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