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在中華書脈中有各種偶像男團出道,譬如書法組合的“宋四家”、“楷書四大家”,以繪畫組合的“元四家”等等。在之前的文章中介紹過“元四家”中潔癖成疾的倪瓚,今天我們再來介紹“元四家”中最為低調的“梅花道人”吳鎮。

“低調”的吳鎮

公元1280年,南宋滅亡的第二年,吳鎮出生了。吳家祖上幾代都曾在宋朝為官。祖父吳澤曾經鎮守襄陽,參加過抗元之戰,是宋代的一名抗金健將。南宋滅亡後,祖父不仕元朝,將家遷到了“風土饒沃”的魏塘(今屬浙江嘉善),開始以海運為生。吳鎮的父親和叔叔繼承和發展了家族的海運事業,這也為吳鎮的成長提供了優越的家庭條件。

吳鎮年少時喜交豪俠一流人物,學習武術和擊劍,頗有遊俠風範。成年後和哥哥曾經一起向一位名叫柳天驥的道士學習《易經》,鑽研“天人性命之學”,習得了奇門術數之道,貫通儒、道、釋三教,達生知命。這段經歷讓他對命理看得更加深刻通透,也讓他有了一門日後行走江湖、維持生計的手藝。

吳鎮一生遊走於江湖之間,生活清貧卻悠閒,難免孤獨卻有詩酒書畫作伴。吳鎮十八九歲開始學畫,年輕時遊歷杭州,吳興,飽覽太湖風光。開眼界,長見識,大自然的真山真水,啟迪了他創作靈感。六十八歲歲時,吳鎮定居在嘉興的春波客舍。吳鎮性情孤傲,自認和梅花的凌寒盛放最為契合,因此他在自家周圍種滿了梅樹,取齋名“梅花庵”,還自號梅花道人、梅道人、梅花和尚、梅沙彌。吳鎮對竹子也情有獨鍾,晚年他精心鑽研墨竹畫法,七十一歲時,吳鎮集畢生功力畫下一套《墨竹譜》傳給兒子,也將自己總結的畫竹之法傳與後世:“疏不至冷,繁不至亂,翻向正背,轉側低昂,雨打風翻,各有法度”。七十五歲歲時,吳鎮結束了在江湖中的悠遊,與世長辭。臨終前,他為自己選定墓址,並親書碑文“梅花和尚之塔”。

作為“元四家”中最低調的一位,吳鎮的故事很少,傳奇不多,人生也沒有大起大落……看上去他似乎過了平淡的一生。但其在仕途上的表現,和“元四家”的其他三位大不相同:黃公望早年熱衷於功名,結交了不少文人士大夫,仕途失意後,才專心畫畫;王蒙青年時期對仕途也是一再留戀,又憑藉和趙孟頫、趙雍、趙麟的特殊關係,結交了不少有地位的文人;而倪瓚是作為吳地三首富之一,雖自己不擅理財,但由於家中殷實的貲財和富裕的收藏,也給他創造了結交文人士大夫的諸多條件。

“吳地三首富之一”倪瓚

吳鎮則稟性孤耿,終生不仕,從不與權勢者往來。而吳鎮卻不同,他從一開始就不想為元朝效力,看不上功名利祿,也看淡了凡塵俗事,早早地就選擇了江湖作為自己的修道之地,從始至終,“隱居”得非常徹底。從其題骷髏辭《調寄·沁園春》對蠅利蝸名之徒的諷刺中可見出他的處世哲學:

“……古今多少風流,想蠅利蝸名幾到頭,看昨日他非,今朝我是,三回拜相,兩度封侯,採菊籬邊,種瓜圃內,都只到邙山一土丘。”

吳鎮草書筆法古秀蒼勁,師法懷素和五代的楊凝式,筆勢宛轉遒麗,自成一家。他的書法多見於題畫,單獨成幅流傳至今僅草書《心經》一幅,其餘都是他在畫作中的詩文題識。

《心經》區域性

吳鎮作書《心經》時年六十歲,此卷書寫流暢,恣縱而不離規矩,在章法處理上較多注意上下連帶關係,體勢流暢平穩,筆筆中鋒,遒媚而弈放,加之運筆過程中的飛白和墨色的變化,於淡遠中濃重,筆力雄勁,墨氣渾厚。全幅章法顧昐有致,點畫筆力古,洋洋灑灑,宛轉自如,是難得的書法珍品。清劉墉稱之為:“蕭淡之致,追布唐賢。”楊守敬譽之為“抗行旭、素。”

作為元代文人畫家的代表,吳鎮的修養是多方面的,他在詩歌、書法、繪畫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繪畫方面,他山水、梅竹、人物俱擅,但奠定他在畫史上的地位,使他名列“元四大家”之一的乃是他的山水畫。吳鎮師承方面,於董源、巨然所得最多。其實董源、巨然並不是文人畫家,但由於他們生活在江南,表現江南山川,創造了平淡天真、蒼茫渾厚的山水畫風,恰到好處地表現了山川之氣韻,這種氣韻正是宋代以後文人畫家所夢寐以求的。除董巨外,吳鎮也繼承了荊浩、李成、范寬一系乃至南宋院體的山水畫風。吳鎮與黃、倪、王等許多山水畫大家均提倡墨戲、士氣、逸氣,從而創造了極富特色的文人山水畫,使元代畫壇大放光彩。

在吳鎮傳世山水畫中,吳鎮熱衷於以“漁父”入畫,表明了他對與世無爭、自由消遙生活的嚮往。這與他性情孤峭,是一位名符其實的隱者悠息相關,主要作品有:《洞庭漁隱圖》、《漁父圖》、《秋江漁隱圖》等,是繪畫史上畫漁父最多的一位畫家。

其《漁父圖》作遠山叢樹,流泉曲水,平坡老樹。坡旁水澤,小舟閒泊。上自題:“目斷煙波青有無,霜凋楓葉錦模糊,千尺浪,四腮鱸,詩筒相對酒葫蘆。至元二年秋八月,梅花道人戲作漁父四幅並題。”用筆蒼勁有力,詩與畫交相輝映,形成迷濛幽深、自由無限的藝術境界。

《漁父圖》區域性

其《秋江漁隱圖》畫高山平湖,一葉輕舟隨波盪漾。左方高嶺斜聳,一道清泉順勢而下,注入平湖之中。山腳林木鬱然。前方喬松挺立,松下樓閣,州渚蘆荻搖曳。畫上自題:“江上秋光薄,楓林霜葉稀,斜陽隨樹轉,去雁揹人飛,雲影連江滸,漁家並翠微,沙涯如有約,相伴釣船歸。”筆墨溼潤雄秀,境界深遠。

《秋江漁隱圖》區域性

吳鎮一生隱居不仕,雖然低調卻不平凡。在詩詞、書法、繪畫都有很高的水準,有“三絕”的稱呼。畫上題詩,詩解畫意,三者在作品上相互輝映成全,其畫風對沈周、文徵明等人有較大影響。《桐陰論畫》稱吳畫墨汁淋漓,古厚之氣,撲人眉宇”。

下期預告:

下一期文章將為您帶來

“中華書脈•唐代書法界“父子檔”中的小歐:歐陽通”

7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俗語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下半句才是精華,少有人知,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