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縱觀我國五千年的文明史綿延不絕,是因為各種文化傳承不斷、載體紛呈。而最主要的載體之一就是中華文字。我們的祖先從遠古的結繩記事到造字到六書的形成,中華文字就成了中華文明的精粹,有了中華文字,中華文明史才得以完整記載、綿延數千年。
中國印章自商周就已出現,春秋戰國時已廣泛使用,到秦漢時期更是達到了一定高度。然而,當時的印章只停留在實用用上,製作印章也只是工匠行為。一直到明中晚期的文彭與何震時期,印學才算是開始具有了學科地位。到了清代及以後,一大批印人湧現,何震開創的皖派、程邃的歙派、丁敬的浙派、鄧琰的鄧派等等,可以說流派紛呈,開啟了中國印學的輝煌篇章!
中國印學是從篆書和篆刻演變而來的一門特殊學科,涵蓋了中國古文字研究、中國古印章鑑考、中國曆代印章文化的研究、制印技法流派的繼承和發展等。2008年9月,西泠印社聯合中國藝術院中國篆刻研究院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將中國篆刻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申請,2009年10月獲得透過,標誌著中國篆刻藝術作為全人類精神文明的成果和重要的文化遺產,開始受到全世界的關注和重視。
我們這次展覽的目的,是力求以精簡的文字、具有代表性的圖片作為展出載體,透過查閱大量文獻資料,結合我們對印學的理解,整理出一條中國印學起源和傳承到發展的脈絡,供初涉印學者學習借鑑。所整理的內容或許存在疏漏和謬誤,但不損我們弘揚印學之初心。我們期望能讓觀眾在觀展期間對印學有一個初步的瞭解,更希望有志於中國印學的部分觀眾更加熱愛這門學科,從而讓更多人參與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事業中來。
文字起源
(一)
遠古時候,人類的祖先就有了語言但沒有文字,為了生活方便,人們發明了以結繩的辦法來記事、記數。這種結繩記事的方法算是具備了文字的性質了。
(二)
大約在距今7000年左右,相傳人文始祖伏羲皇帝創造了陰陽學說,研製出用來占卜的八卦,以長短畫“--”和“—”分別代表陰和陽,用三個這樣的符號組成八種形式,叫八卦,每一卦代 表一定的事物。這種長短畫組成 算是具備了文字的形。
伏羲先天八卦
伏羲畫像
(三)
有了八卦圖的形參考,人們借鑑這種刻畫,生成一些簡單的圖形代表一定的事物,這就有了文字的雛形。後來隨著八卦使用的擴充套件,人們將所要占卜的內容也就是“卜辭”刻在龜甲和獸骨上,便於重複使用和儲存。這種刻在龜甲和獸骨上文字就是我們今天的“甲骨文”了。甲骨文可以說是中華文明史上嚴格意義上最早的文字。
(四)
相傳黃帝時的史臣倉頡,奉黃帝之命研習八卦,廣泛收集民間的圖畫文字並加以整理,創造了有系統的象形文字。隨著人類的進化和社會的發展,單一的象形文字已不能適應日常生活的需要,人們開始更加廣泛的造字,逐步實現了造字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和假借)的形成,這就有了完整意義的中華文字。
(五)
蝌蚪文和甲骨文一樣是中華文字名副其實的古文字型,其產生年代應該在商晚到東周時期。據史書記載,因用漆將文字書寫在竹簡上,下筆時粗收筆時細,形如蝌蚪,故得名。
(六)
大篆,廣義指秦國文字和其他六國文字(即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或稱“鐘鼎文”)、石鼓文(遺存石刻文字)與籀(zhòu)文(金文之繁化)。狹義上指繼承西周大篆的秦國文字,包括籀文、遺存石刻石鼓文。籀文是春秋和戰國時期秦國的主要文字,其他六國使用的字型仍為古文。
東漢許慎所著《說文自敘》中描述有“周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並收錄其所見過的九篇中的225字在《說文解字》中,故得名籀書或籀文。
(七)
小篆,也稱秦篆,秦朝丞相李斯所作。周室衰微文字各異,秦朝統一後,李斯上奏始皇帝統一文字獲准,故有李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在大篆基礎上省改而來。小篆的主要特點是所有筆畫粗細基本一致,以便於書寫。
(八)
八體書,秦始皇時候規定書體有八種:即大篆、小篆、刻符(刻、畫在符節上的文字)、蟲書(寫在旗幟上或符節上的文字)、摹印(刻在印材上的文字,摹,規也,即規畫大小)、署書(如現在的榜書)、殳(shū)書(刻在兵器上的文字)和隸書(有別於漢隸,小篆簡化後,接近漢隸)。總體來說,八體書還是以大、小二篆為主,其他六體只能算技術變通。
六體書,西漢初年,蕭何入咸陽,收集文書圖籍,制定法律,仍按秦朝的八體書。到新莽(公元8~23年)時,改製為六體書:即古文(蝌蚪文)、奇書(與古文而異者也)、篆書(小篆)、左書(左 ,由佐字,即秦隸書)、繆(móu)篆(摹印)、鳥蟲書(書幡符信等)。這時候,八體中的刻符併入篆書。
(九)
漢朝興盛以後,由於地域廣大,事務繁多,制定律法及規章制度、書寫公文等需要,隸書便流行起來,篆書就越來越式微,同時,由於在一些特定時候,比如軍情緊急時,書寫要求快速簡潔,就出現了草書,漢時出現的章草(代表作品有漢元帝時史游作的《急就章》等)就是代表性書體(其實,早在秦末還在用篆書的時候,書體已經有了草化的特點)。到魏晉時期真書、行書、草書佔據主導地位後,篆書就只用於一些特定場合了。到清代,由於印人輩出,反而使得篆書大興,這也從側面反映了篆刻在中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篆字使用終結於漢,並演變出了今天的漢字,它是漢民族與漢文化發展的一個關鍵節點,兩漢近四百年江山奠定了今天的龍脈文化。
(十)
總結:漢字的演變過程,就是一部中華優秀文化史!文字起源於生活所需,發展於社會進步。
自我們的祖先用結繩計數記事開始,算是有了文字的應用,經歷漫長的歲月,到八卦的產生,就有了文字的形體,到黃帝時候倉頡造字,文字就同時具備了形體和應用功能。當然,人類的智力開化要永遠早於文字,就拿我們近現代發掘出的河姆渡文化、紅山文化、仰韶文化等,都有5000年到7000年的歷史了,從出土的文物來看,當時還沒有文字,但已有了一些記事的圖形。
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是文字應用、發展的高峰,已經完全滿足了跟語言同步的需求。而秦漢時期,則是字型規範、演變的關鍵階段。此一時期,也是書法審美意識形成、發展的重要時期。大篆經過省改變革成為小篆,隸書由古隸逐漸成熟為今隸,草書也在這一時期出現。隸書和隸草的發展,孕育了真書,也孕育了今草和行書,並奠定了書法和書法審美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