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星火
科學是一點一點地進步,但是它每一次進步都是紮實的、可信任的進步,當然也有特定的背景下爆發的時候。這才是胡適這套方法論,雖然講起來很簡單,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但說白了,就是二百年來人類文明得以進展到今天這個程度的基本精神。
說到這兒,可能就會理解,為什麼胡適在30年代的時候,對日本人是那樣一副態度。日本人欺負中國人,哪個中國人能不氣呢?但是這個時候你搬出一個叫民族大義的東西管用嗎?胡適要求大家,我們能不能自省、自贖和自救,我們來重新認識當時的中國到底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狀態,我們有沒有能力,有沒有力氣和日本人幹這一架呢?
說到這兒,我們算是把胡適的思想簡單地給大家做了一個介紹。最後我們還想給這位老人家,你看看他那個眼神,我們特想給他做一個比方,這就讓我們想起了英國學者柏林的一個比方,他寫過一本書,叫《狐狸與刺蝟》。柏林說,所有的學者大概分成兩類,有一種人他知道很多事情,這叫狐狸;還有一種人,他像刺蝟,他可能不知道很多事情,但是他知道一件很大很大的大事。
這個比方,我們再回頭來看胡適,胡適老人家用一個學者的說法來說,他表面上有狐狸的才能,因為他涉獵了什麼文史哲,幾乎沒有他不碰的學問。可是他的本質上,就是一隻刺蝟,因為他知道一件很大很大的事情。這件事情就是少談些主義,少被人騙、被人蒙,多用現代科學方法論,來一點一點地擴充套件我們的認知邊界。
同時還讓我想到了一個比方,這是胡適在自己的文章裡經常用以自比的,就是鸚鵡。在中國古代的一些傳說當中,深山當中有一隻鸚鵡,結果山突然燒著了,這個鸚鵡就急得沒辦法,跑到水邊,用自己的翅膀沾上一滴水,然後跑到山林那兒去滅火。
這個時候上天的天神就問這個鸚鵡,說哥們兒,你傻不傻呀?你這點兒力氣又有什麼用呢?鸚鵡是怎麼回答的?鸚鵡說,我長居是山,不忍見耳。我曾經在這個山裡住過,我不忍心看見它被一把火燒了。
所以隔了幾十年的時光,我們再去看這位老人家。如果我們這個時代再不相信科學,再去被人騙,被人蒙,不再去疑而後信,我們就永遠記住他的眼神吧,這隻刺蝟,這隻鸚鵡,在歷史深處看著我們的那種冷峻的眼神。
這個收尾我覺得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