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唐僖宗光啟二年(886)正月,南國春來早,上官坊周遭山上的杜鵑花簇生枝端,桃花吐蕊,柳葉發芽,鳥鳴梢頭。黃錫借春節喜慶的日子,到上官書院看望父親和兒子,送上銀兩和生活用品。他以往多是請差役送去,這次親自上門的已經是第三次了。那天在舅舅家吃飯時,聽李義介紹黃峭與三個師妹作詩後,爺爺黃貴華有意想為孫子提親之事,就很想見見這三位小才女。他對李義說:“義兄,父命難違,我只有依從。只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我想親自再考一考他們的才智,如何?”李義自然同意。二人又親熱地耳語一番。

次日,黃錫攙著父親,約上舅舅鄭悅,一齊走進學堂。四個小孩禮貌地向大人叩禮。黃錫見那三個俊俏姑娘,心裡非常高興,笑著對她們說:“我聽峭山的爺爺和李義老師說,你們以菜和樹作詩,受到稱讚。今天我特地再來考考你們,如果作得好,有賞錢呵。”“好啊!”三個女孩高興得跳起來。

黃錫出題:“以春、夏、秋、冬四個字作兩首詩,每人一句。峭山作春字,細妹作夏字,秀姑作秋字,季立作冬字。”當四個小孩並排站好後,老師李義宣佈開始。

峭山念:春水滿池澤。

細妹念:夏雲多奇峰。

秀姑念:秋月撒明輝。

季立念:冬雪秀嶺松。

黃錫他們拍手鼓勵,叫好。

峭山接著念:春遊芳草地。

細妹念:夏賞綠荷池。

秀姑念:秋飲黃花酒。

季立念:冬吟白雪詩。

又一陣掌聲響起。黃錫邊點頭默許,邊說:“再對你們將來怎樣做人,作一首詩吧。”

黃峭思考片刻,高聲朗誦道:

年紀雖然小,文章日漸多。

待到十六七,一舉便登科。

黃錫站起來,摸著峭山的頭:“我兒有志氣,要多讀書,讀好書,將來才有本領盡忠報國。”三個姑娘接著作的詩,多是女子應如何克守婦道,巧做女工針黹,當個賢妻良母之類的內容。黃錫望著她們可愛的表情開句玩笑:“我準備接峭山回家,你們要分開了。”細妹聽後,急著懇求:“伯父,峭山在這裡唸書,好好的,為什麼要回去呢?”秀姑也急著說:“伯父,我們三姐妹都捨不得峭哥走!”季立更乾脆:“伯父,不要把峭哥接走。”黃錫禁不住哈哈大笑:“你們現在年齡還小。男女長大了,總是要分開的。”細妹紅著臉說:“就是長大了,我們也不分開。”黃錫又笑著說:“長大了也不分開,除非叫峭山娶你們三個為妻,那就一輩子都能在一起了。”三個姑娘通紅著臉,靦腆含羞地低下了頭。黃錫乘機試探:“你們不作聲,就表示願意嫁給峭兒了。不過,你們要真的當了我的兒媳婦,該怎麼孝敬我這個公爹呢?每人再作一首詩表示表示。”

細妹向黃錫施了一禮,看一眼峭山,紅著臉低聲道:

欲把親恩報,公婆即是天;

古來多孝媳,勉力學前賢。

秀姑也紅著臉施禮後,輕聲念道:

勤執晨昏事,須臾不可離;

為言孝兒媳,老病要扶持。

季立學著二位姐姐的樣,作詩一首:

豈有內外分,慰薦撫循親;

公婆恩情重,侍奉厚他人。

黃錫聽後,稱讚道:“從你們作的詩可以看出不但是才女,將來還是一個賢德良婦。”即從身上掏出早已準備好的三個紅包遞給了她們,說:“這點銀子,是伯父的見面禮,也是今天考題的獎賞。峭山不接回去,剛才是我開句玩笑,待到花招節時,向你們父母提親。峭山願娶你們為妻,這是你們的緣份,也是我黃家積德收來的福份。”黃貴華、李義、鄭悅等在座的人,也都高興的讚許。

第二天,黃錫即告別親友回任上去了。按照當地風俗,二月“花招節”是百姓提親的日子。李義為完成年弟黃錫託咐代辦峭山婚事定親的事,擇日在書院準備了一桌好酒菜,請上官坊三姓族長,舅爺爺鄭悅,伯父黃貴華齊聚一起飲酒提親。還安排好黃峭同三個姑娘到書房唸書、寫字,不準到客廳打擾大人喝酒談話。李義為大家敬酒三杯後,笑著說:“今天請三位尊長來寒舍喝杯薄酒,目的是有一事相求:峭山父親、我同年好友黃錫不久前來書院探望他父親貴華伯時,見到三尊長的令媛,不但生得美貌,而且很有文才,對峭山親如兄妹,他們朝夕相處,身影不離,一塊唸書,彼此關心體貼,我們大家都看在眼裡,峭山的祖父和父親想與你們聯姻,將來娶這三位令媛做兒媳,委託我稟明此事,不知你們意見如何?”那三姓族長知道自己的女兒很喜歡峭山,前次黃錫到書院出題試考三位姑娘時,得到賞錢,曾道明要黃峭娶她們為妻,心中已經有數了,更何況他們也喜歡峭山,於是便分別表態:

上官族長滿臉笑容地說:“黃知縣世居官宦人家,代代書香門庭,既然能看上我女兒這山溝裡的村姑為媳,我們作父母的哪有不同意的?就怕高攀不上哩!”

吳姓族長接著說:“黃知縣能放下架子娶百姓的女兒為媳,峭山又生得聰明、俊俏,我女兒能嫁給她,真是前世修來的福氣。”

鄭姓族長的表態,卻比前二位多了點心眼:“只要李先生作媒,我們無話可說。峭山是您的乾兒子,我們三個族長的女兒又是您的學生,可謂親上加親。李先生的為人,所作的事情,我們坊中老少哪個不佩服,不聽從!?但有句醜話說在前,峭山既文會武,前途無量,登科後在京城裡作了官,見官府美貌小姐多的是,那時娶我們村姑為妻,會不會後悔?”

黃貴華馬上接過話茬:“三位尊長不必多慮也,我們黃家世代忠良,不會作出這等有傷風化的事來。”

鄭悅也笑著說:“我是黃錫的舅舅,峭山的舅爺爺,又是本村人,當年我姐夫做官時,也是看中了我姐這個鄉村姑娘,兩人恩愛有加,大家都知道的,所以不要擔心啦!”

李義見此情況,就提議:“如果怕這親事有變,就當著眾人的面寫個婚約吧,我作擔保人,負責監督,並以人格來履行。”這立即取得大家拍手贊成。李義從書房端出筆、墨、紙、硯,親自揮筆,寫下三條婚約字據:

“1、經雙方父母同意,黃峭與上官細妹、吳秀姑、鄭季立定為夫妻關係。

2、細妹、秀姑、季立以年齡大小排名,姐妹相稱;未婚前,由先生帶在身邊,繼續攻讀詩書,年齡到十八歲時和峭山完婚。

3、請李義先生作峭山和細妹、秀姑、季立的婚事擔保人,監督履行。”

在場的人傳閱後,依次簽名畫押。接著,李義叫出黃峭他們四人進客廳,跪下向各位長輩叩禮。黃貴華拿出三百兩銀子,用紅布包好,給每個孫媳一百兩,以作定親的聘禮,三個孫媳向爺爺行禮致謝。門外響起了一陣鞭炮聲……自那日黃峭定下三妻後,李義乘熱打鐵,帶著乾兒子黃峭,手提禮品,一一上門到三姓岳父家作客,拜會丈母孃。黃錫在河陽縣收到父親的來信,知峭山已定好婚事,經常輪流在未婚妻家中吃飯,他們祖孫倆在上官坊過得很開心,可以不必掛念等,心裡也非常高興。

當年夏天,驕陽似火,酷暑難耐,唯有大樹底下才是人們乘涼的好場所。有一天,黃貴華和妻弟坐在書院門前那棵千年樟樹下飲酒對弈,年邁的黃貴華幾杯酒下肚,經不起熱風一吹,覺得口渴,想到井裡的甘泉能解渴,遂起身要去井邊打水喝。鄭悅忙勸道:“姐夫,等一下,我到書院端個碗,再去井裡臼水給您解渴。”黃貴華不讓,說:“井就在附近不遠,自己掬幾口清水喝就是了,去書院拿碗,多費事呀!”他邊說邊往井邊走去。由於天氣乾旱,井裡的水低了許多。人們挑水的階梯已幹了幾級,靠近水石的階梯剛出水面、長期泡在水裡,上面有一層帶泥的青苔,77歲的黃貴華才喝了酒,雙腳無力,一踏上最低那級石階,突然一滑,就掉進井裡去了……鄭悅等了些時,不見姐夫回來,感到不對勁,慌了神,忙跑到井裡一看,大驚失色,拼命呼喊:“來人啦,快來人啦!救命呵,有人掉進井裡去啦!”正在書院教書的李義,耳聞舅爺爺的呼叫聲,急忙向井邊衝去,上官坊裡的人也聞聲趕來了,待坊裡幾個青壯年把黃貴華撈起,卻已經被淹死了!黃峭撲到爺爺身上放聲大哭;李義和鄭悅一家、峭山的三個未婚妻也都傷心地痛哭不已。

在料理後事時,李義對三位族長說:“峭山年幼,黃知縣現派人告知,等他趕來已來不及。天氣炎熱,屍體容易腐爛,不可久留。請三位族長幫忙主持後事,我年弟一家將感激不盡是也!”鄭悅也說:“這口井被我姐夫沾汙,坊里人不宜再喝這井水,要不就井安葬吧。”在場的人見他說的有道理,點頭表示同意。因有族長出面,坊裡自願出來幫忙的人很多,只半天時間,已挑土填滿水井,並在井口設好靈堂。待黃錫五個兄弟接到噩耗,攜眷趕來上官坊已經10天過去了,三姓親家早在村口等候迎接,雙方含淚施禮,一直往靈場走去。峭山和三個未婚妻身穿孝衣,跪在地上迎接。峭山見到父母親和義山、德山、海山、岱山四個哥哥抱頭痛哭一場。黃錫帶領全家和黃聰、黃強二個哥哥、嫂嫂,黃鎰、黃鍊兩個弟弟、弟媳,二十三個侄兒及侄孫等共40餘人,齊齊跪在靈堂前祭祀,滿地一片白色,哭聲震動天地。祭弔畢,黃錫請出三姓親家,年兄李義上座,先向幾個哥嫂、弟弟、弟媳介紹父親黃貴華在上官坊,全靠他們照應,後領著全家跪地叩禮謝恩,又一一拜見了舅父母、表兄嫂。靈堂請了和尚唸經,道士作道場,忙忙碌碌弔祭七天。安葬禮畢,黃錫僱人操辦酒席,請全坊男女老少都來參加,並代表黃氏五兄弟全家致謝發言:“尊敬的舅父母、恩兄李義、三位親家、全體父老鄉親們,我父親和峭山在這裡已住6年了,增加了你們許多麻煩,他們能在這裡安心地生活,全靠你們的熱情關照;我兒峭山有緣和三姓族長的令媛結親聯姻,是我們黃家修來的福份,也感謝恩師李義兄的幫助。現我向大家敬上這杯酒,以表示誠摯的謝意。”喝完拱手示意,又領著哥哥弟弟到各個桌前敬酒、答謝,場面十分熱鬧。

翌日,黃錫一家留下守孝,幾個兄弟帶著家眷回任上去了。黃錫回書院後,拿些銀子交與鄭悅說:“舅舅,這裡有100兩銀子,勞煩您為三姓選好風水地,找人打三口井,以解坊民吃水之難。”鄭悅接過銀兩笑得合不攏嘴:“你想得真周到,現在全坊人都到很遠的地方挑水吃,夠累的。我馬上去和三位親家商量,擇地挖井。”後經過數天努力,鑿井成功,出水比原來的更甘醇。坊里人敲鑼打鼓慶賀,交口稱讚道:“黃知縣為我們三姓各打了一口井,真是個為民辦實事的好官。”“我們上官坊的三個姑娘嫁與黃峭為妻,是三姓村民的福氣呀!”“飲水不忘挖井人,黃知縣的恩情,我們世世代代不會忘記……”

黃錫自送走趕來奔喪的親友後,就在父親的墳旁搭了一個草棚,裡面設靈堂和供桌,每天早上定時到草棚燒香祭祀。然後就在書院和年兄李義精心培養和教導幾個兒子、三個未婚媳婦唸書,使他們增長了不少知識。自黃錫住下後,先為三個兒媳改了名字:上官細妹改為上官妙秀;吳秀姑改為吳妙香;鄭季立改為鄭妙季。後經常和李義應三姓親家、舅舅鄭悅及村裡人的邀請,到他們家作客。三個未婚兒媳也不回家,留在書院邊唸書、邊做些家務,伺候公婆一家,這使她們相處的更加親熱了。

次年清明節,天上下著毛毛細雨,家家戶戶都在為死去的親人掃墓,深山老林中到處響著祭祀的鞭炮聲。黃錫帶領全家及三個未過門的兒媳,到父親黃貴華墳前拜祭。參加祭祀的還有舅舅鄭悅、年兄李義和三姓親家。

黃峭含淚吟詩道:

清明時節雨紛紛,思念故人悲情增;

掃墳燒紙年年來,孝子賢孫代代傳。

黃錫聽到兒子的詩,回頭對李義說:“恩兄,今年省裡舉行鄉試,峭兒也有16歲了,‘玉不琢,不成器’,我想叫他出去應試,碰碰運氣,見見世面,老縮在深山裡成不了大器,更不可沉迷在兒女私情中荒廢了學業,你看呢?”李義說:“好呀!你兒子前幾天就跟我商量過,他今年想去省裡參加鄉試,要我這個當老師的陪他同去,爭取今年中舉,後年中進士。他刻苦攻讀經論後,還寫了一篇文章給我看,寫得不錯,有股憂國愛民之心,出乎我意料之外,很難得。我看若去,肯定可以考中。到了八月,我一定和他同去,在省城有我關照,你大可放心。”黃錫高興地向李義拱手:“恩兄,謝謝了。有您同去,自然將一切順利,弟豈能不放心呢。”

14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抽空讀一讀這50個詩詞美句,找回失去的天真和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