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國別史,指按國家記事的史書,代表作有《國語》《戰國策》。

雜史,泛指私家著述的史書,以記載掌故、見聞為主。

別史,按南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說法,是「上不至於正史,下不至於雜史」之書,極妥!

《戰國策·司馬錯與張儀爭論於秦惠王前》西漢·劉向

《戰國策》記述了春秋戰國諸多縱橫家的政治主張與謀略,也展示了當時的歷史與社會風貌,是研究春秋戰國的核心典籍。《戰國策》作者不詳,通行文字由西漢·劉向編訂而成。

劉向(公元前77年—前6年),字子政,原名更生,世稱劉中壘,沛郡豐邑(今屬江蘇徐州),漢學家,文學家。

《戰國策》卷三,秦一

司馬錯與張儀爭論於秦惠王前

西漢·劉向

司馬錯(秦國名將)與張儀(春秋戰國時期極負盛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爭論於秦惠王(趙駟(一說駰),嬴姓趙氏(或秦氏) ,秦國國君,秦孝公趙渠梁之子。)前。司馬錯欲伐蜀,張儀曰:「不如伐韓。」王曰:「請聞其說。」

(張儀)對曰:「親魏善楚,下兵三川(西周時期指關隴地區的涇河、渭河和洛河。),塞轘轅(huán yuán,山名,在河南。)緱氏(gōu,亦稱緱氏山,緱山。在河南偃師。)之口,當(同「擋」)屯留(屬山西長治)之道。魏絕(越過)南陽(指南陽郡),楚臨南鄭(陝西漢中),秦攻新城(湖北襄陽古城)、宜陽(洛陽西),以臨二週(指東周與西周)之郊,誅(討伐)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夏朝鑄造的九個銅器,象徵華夏九州。)寶器必出。據九鼎,按圖籍,挾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聽,此王業也。今夫蜀,西闢(同「僻」,邊陲。)之國,而戎狄(古民族名,亦作「戎翟」。西方曰戎,北方曰狄。)之長也,弊兵勞眾,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為利。臣聞:『爭名者於朝,爭利者於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爭焉,顧爭於戎狄,去王業遠矣。」

司馬錯曰:「不然。臣聞之,欲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強兵者,務富其民;欲王者,務博其德。三資者備,而王隨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貧,故臣願從事於易(從容易處著手)。夫蜀,西闢之國也,而戎狄之長也,而有桀、紂之亂。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廣國也;得其財,足以富民;繕(同「膳」,整治武備。)兵不傷眾,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為暴;利盡西海,諸侯不以為貪。是我一舉而名實兩附,而又有禁暴正亂之名。今攻韓劫天子。劫天子,惡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義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請謁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齊、韓,周之與國(盟國)也。周自知失九鼎,韓自知亡三川,則必將二國併力合謀,以因(聯合)於齊趙而求解乎楚魏。以鼎與楚,以地與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謂『危』,不如伐蜀之完也。」惠王曰:「善!寡人聽子。」

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號為侯,而使陳莊(秦國大臣)相(出任...相國)蜀。蜀既屬,秦益強富厚,輕諸侯。

18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唐·魏徵的《隋書·劉炫》是一篇極好的電影或電視連續劇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