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下醉》
唐·李商隱
尋芳不覺醉流霞,
倚樹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後,
更持紅燭賞殘花。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惆悵階前紅牡丹,
晚來唯有兩枝殘。
明朝風起應吹盡,
夜惜衰紅把火看。
《海 棠》
宋·蘇 軾
東風嫋嫋泛崇光,
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燒高燭照紅妝。
三位文壇大咖都描寫了賞花的心境,李商隱,白居易都有深夜賞花的經歷,但相比之蘇軾的賞花詞,李商隱和白居易略遜一籌,只有蘇軾,不僅描述了自己賞花的心情,還把花比喻成紅妝美人,把一株花寫活了,宛如一紅妝妙齡女子眼波流轉立於面前。
而白居易和李商隱筆下的花,卻是萎靡不振,暮花凋零隨風去的淒涼意境。
這就不難理解,同樣是文壇大咖,同樣是賞花詞,蘇軾的這首《海棠》為何流傳甚廣了。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