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文拿到書很失望,海量豐富的史料是事實,竟然就原封不動的把資料堆積少成在一起,讀者毫無閱讀興趣。
當時的歐文,1809年出版的《紐約外史》,這部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讓歐文在美國文壇大放光彩。
華盛頓·歐文
1820年,歐文的散文集《見聞札記》出版後,引起歐洲和美國文學界的重視。他遊遍英國的名勝古蹟,懷著對英國古老文明的仰慕和對從前資本主義社會的嚮往,陸續發表許多散文、隨筆和故事,共32篇,這部作品奠定了歐文在美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正是處於這樣日漸名望的文學地位上,那位大使才決定寫信給歐文,其真正目的是希望作為美國人能借助這些重要的文獻,寫一本真正的哥倫布傳記。
華盛頓·歐文不負重託,1828年發表了《The Life and Voyages of Christopher Columbus》直譯為《哥倫布生平與航行》,就是今年新出的這本《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
當然,僅靠史料是無法完成一部生動文學價值性的作品的,他投身於各大圖書館尋找所有哥倫布的傳記。然而發現這些生平和航海敘述都存在侷限性,並不全面。
多說一句,目前中國給孩子的哥倫布傳中目前還嚴重存在這個問題,大部分還只是套路化美化哥倫布從小喜歡閱讀、冒險精神本能激發等等,虛擬成天然是個愛學習的冒險家,忽視歷史背景及史實,依舊讓人味同嚼蠟。
優秀的傳記作家,是一定會從諸多手稿、信件、日誌和公共契約等現存檔案中尋找蛛絲馬跡的,會像福爾摩斯一樣充滿著好奇與激情,去拼湊還原那個活生生的人物。
傳記文學是運用除虛構以外的多種文學藝術手法,再現人物生平經歷和事蹟,展現人物的精神風貌,刻畫其鮮明形象和生動個性的一種文學體裁。
但傳記文學的特點之一,就是作者會不自覺深入越來越多的主觀臆斷,正如我之前所提到為兒童讀物的傳記,大多是“完人思想”、“偶像崇拜”的框架,越來越超脫真實的人物。
在這一點上,華盛頓·歐文在本書的序言中特此強調在蒐集資料時,如幾個人記錄同一件事實,但由於作者的興趣點及情感不同,觀察視角和結論也是大相徑庭。
序言中他特意宣告自己的立意:
“儘量避免沉湎於推測或者泛泛而談,只對人物、事件或者時代所表現的特徵進行詳細而周密、不漏掉任何細節的敘述,併力求將每一個事實置於這樣的立場;讓讀者能夠自己去感知事情的功過,形成自己的準則和結論。”
這一點在翻看前幾頁關於哥倫布出身和早年生活的記述開始,就顯示了華盛頓·歐文的立場。對於哥倫布的家庭具體是從事何種職業的問題,即便至今都是個謎,有的說是布商,有的說是羊毛梳理工作。
而當哥倫布名滿天下時,很多人試圖證明他家世顯赫,有幾個貴族還聲稱是他們的家門,各種名門望族爭相想證明與哥倫布的關係親密,已經成為一個特大笑話,反而讓真實身份撲朔迷離。
他的兒子費爾南多隻說了句;“與其讓自己蒙受任何高貴祖先的福廕,還不如做這樣一位父親的兒子尊貴。”
哥倫布自己帶著莊嚴而迷信的情感回顧了航海世界的初始階段,他將自己早期對海洋不可抑制的執著、對地理學習的熱情歸功於神的啟示,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他是被神選中的那個人。
然而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兒童傳記文學,神話和過度宣揚優秀品質並不能對孩子的教育產生積極影響,所以追蹤哥倫布早期的生活是一件重要的事務。
華盛頓·歐文的觀點正和我意,他調查了哥倫布的故鄉熱內亞當時社會民風,那是一個沿海城市,那裡的男孩子天生富於進取精神,想象力豐富,海洋是通往冒險之路的唯一途徑,祖祖輩輩的文化傳承。
一位歷史學家研究了當地青少年向外漂泊的社會現象,假如20個人離開,能最終返回故鄉的人不到2個人,有的死於國外,有的在國外結婚生子,有的在戰亂中消失。
也就是哥倫布對航海的熱愛,是當地青年普遍傾向,他接受的教育也是家庭條件一般的家庭力所能及的海上知識。
但有一點要承認,哥倫布對於地理知識的熱情是真摯的,他翻遍了地理書籍,在14歲時隨著一位遠房親戚開始第一次航海,而這位親戚是一位老水手,以勇猛出名,他豐富的實踐經驗顯然就此傳授給了正在求知慾旺盛時期的哥倫布。跟對了師傅相當重要,知識是一部分,而師傅的品格才是哥倫布得意傳承的最大財富。
而在哥倫布到達里斯本,邂逅一位騎士和航海家的女兒相互愛慕而結婚。岳父剛去世不久,哥倫布婚後與岳母住在一起,老太太把丈夫所有的檔案、航海圖、日誌、備忘錄等都交給了女婿。
這些資料非常重要,因此他熟悉了葡萄牙的航海路線、以及當時航海家的計劃和構想。
作為水手,航海的經驗至關重要,在面對隨時而來的一次次風險,能夠快速的判斷並作出決策性命攸關,而且對於地理、航海圖等熟悉和運用程度也可稱為決定生死的關鍵。
所以哥倫布的兩位師傅的經驗和傳承是非常重要的財富,而哥倫布如果沒有進取精神及好學的態度,恐怕這些資訊也如同廢鐵。
在婚後,哥倫布以繪製地圖或者航海圖為生。在15世紀地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存在大量的錯誤,而哥倫布對地理知識和求真的探索,繪製的高度準確性的地圖讓他受到賞識,並認識了當時著名的科學家保羅.托斯卡內利,這位科學家站在知識與探索的高度,鼓勵哥倫布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這樣的哥倫布的前期教育和引導就顯得可信多了,時代下大眾的航海熱情雖然是哥倫布航海的唯一選擇。
在那個天馬行空的謠言和島嶼幻想的燥熱社會風氣中,哥倫布對地理知識的學習與吸收大量精華實踐的航海經驗相融合,造就了他對航海一切知識的高度準確性掌控的能力,這才是一位優秀的航海家養成的素養,這也是我們從他身上獲取的可靠的教育因素。
華盛頓·歐文正善於此項工作,在兩個馬德里國家大型圖書館中,他發現了幾位西班牙文壇堅持自我創作,優秀但並未受到矚目的作家的文稿,大為興奮。
最重要的資料來自於哥倫布後裔和代表的支援,這位公爵將其家族檔案如此珍貴的寶貝拿出來給歐文展示,而此時距哥倫布去世已經三百多年了。
我們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大量哥倫布兒子費爾南多的敘述,作為最親近的人,提供了非常精確的資訊,我認為這是這本書最大的價值所在。
哥倫布兒子費爾南多確實做過一個重要的工作,從父親的筆記和公文中總結出三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前做的周密計劃及其動機。
這一點非常重要,值得探討:
第一:相信託勒密地球觀,預測周長較短
哥倫布相信託勒密的地球觀,地球是一個水陸組成的球體或球狀物,是可以從東向西繞行的,當地球兩端對應時,人類就是腳對腳的站著。
更重要的是他堅信地球周長比宇宙學家計算的要短,這就表明,如果一直順著一條直線從東向西,航海者就可以直達亞洲的末端。而這其中太多空間,是出於未探索狀態,激發了冒險的衝動。
第二:閱讀遊記,捕捉資訊
哥倫布閱讀了大量遊記內容,非常仔細地標註了一些探索認知,例如從加的斯港島印度僅需要幾天的路程。海洋包圍著地球,在東方洗刷著印度的海岸,在西部衝擊著西班牙和茅利塔尼亞的海岸,所以只要一直沿著同一條平行的路線,就容易到達彼岸。
其中前面提到賞識他繪製地圖能力的那位科學家朋友,他給哥倫布一封信的副本,裡面提到從里斯本到契丹附近曼吉省的直線距離為4000英里,那裡被確定為中國北部的海岸。
第三:獲取獨到資訊,大膽猜測
葡萄牙的一位領航員給哥倫布講了一件事,在水裡發現一塊雕刻過的木頭,雕刻工藝從未見過。他的妹夫也給他講了類似的發現,陸續還聽過漂浮過來的巨型蘆葦,在一些群島發現過漂浮過來的屍體,與已知種族完全不同等等。
根據哥倫布兒子的提出的論據,他的父親證實從這些資訊,從一點推測到另一點,並以此才相信馬可波羅遊記中提到的,在海洋西部存在未被發現的陸地,那裡很富饒而有人居住。
華盛頓·歐文把這些檔案整理並列出事實和細節,他認為這些的資料對於人類心智史是非常有趣證明,哥倫布的推斷鏈,合乎邏輯的串聯,比那些誇張的勇猛和堅持更有力的證明人類的進化。
寫在最後“美國文學之父”華盛頓·歐文《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整本書考證仔細,並用大量篇幅以哥倫布的航行為線索,用生動的筆觸帶我們領略了諸多大航海時代的傳奇,展示了波瀾壯闊的大航海時代各國眾生相。
華盛頓·歐文在1828年發表此書之後,遭到了很多美國作家的指控,認為把馬德里那位最先發表哥倫布文獻的作家的資料佔為己有。華盛頓·歐文對此在日後再版的序言中,特意附上了作者本人對他的作品賞識。
“我頗感欣慰,文集所公佈的那些關於美洲歷史發端的文獻和通告,落入一位如此能夠賞識其真實性之人的手中。他能夠批判地看待這些史料,並能將其傳播四方;他確立了最根本的事實真相,而這些真相迄今為止曾經被一寫帶有偏見或有系統的作家摻了假。”
我願意相信這份基於大量史料之上的文化作品。由於篇幅所致,我只寫了開頭華盛頓·歐文所寫的,與我們頭腦中哥倫布傳記生平的成長因素和動力使然,這些論證讓人不由得參與到遙遠的大航海時代的風暴與海嘯之中,並隨著哥倫布面臨的真實的危險和境地,從中感受那份奇蹟般的創舉。
文中圖片來自《哥倫布傳》電影劇照
作者介紹:榮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