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從碧玉環中過,人在蒼龍背上行。日暮憑欄望河朔,不須擊楫壯心生。
這首詩出自元代詩人劉百熙,正是對我國趙州橋的真實寫照。對於這座古橋,雖然我們沒有親自前往實地遊覽,但想必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對它無比熟悉了。因為早在小學課本中就有一篇叫做《趙州橋》的課文,現如今回頭去看那篇文章,可能會感覺字數有些少。
但它還是準確的向我們介紹了這座神奇的古橋,為我們打開了對古代橋樑建設認知的大門。與古代建築一樣,雖然如今現代化的寫字樓林立,但總是代替不了古建築在我們心中的位置。橋樑也是這樣,新修建的大橋在橫跨長度以及建造環境方面都有很大突破,但也替代不了古橋獨具的韻味。
趙州橋說起來共有三個名字,還分別被人們叫做大石橋與安濟橋。其中安濟橋這個名字更是由宋哲宗御賜,並且規定了以它為正名。但因為人們一直習慣於稱其趙州橋,所以還是這個名字使用的更加廣泛。從被隋朝匠師李春設計建造到今天為止,趙州橋已歷經了1400個春秋。
在全世界範圍內也找不出一座比它年代更為久遠的石拱橋,這都主要得益於古人在建造這座石橋時所投入的智慧與汗水。儘管歷經瞭如此長時間的風吹雨打,甚至有地震、洪水以及戰亂炮火的影響,都沒有擊垮它,依舊屹立於洨河上不倒。其實,很多古建築都是這樣,像矗立在長江中的觀音閣,被江水浸泡、沖刷多年,也絲毫未曾動搖。
而大家對於趙州橋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它的拱洞了吧,在《趙州橋》課文中也有提到這一點。作為它的一大特色,自然被關注的更多。像它這種在大橋洞左右兩邊還分別設計了小橋洞的建造結構,在整個建造橋樑史上都是一大壯舉。一方面減輕了橋自身的重量,節約了材料;另一方面還可以在洪水來臨之際,減輕水流對橋身的衝擊力,延長橋樑的壽命。
並且如果有注意觀察,大家可能會發現,趙州橋相較於其他古橋,石拱高度降低了很多。大部分古橋在建造時,會考慮到觀賞性,將拱洞設計為半圓形,與河流中的倒影自然而然形成了一個完整圓形。但趙州橋更加考慮到實用性,使得整個單孔拱洞的跨度加長。
除了上述所講到的結構特殊外,趙州橋之所以能夠屹立千年不倒,還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首先就是它的選址問題,李春當初選擇在洨河這個河段建橋還是有自己的考慮。趙州橋所處的河段為粗砂之地,可以充分保證整個橋樑的承重能力。隨著勘測水平的提高,在現代高科技儀器檢測後,也的確證實了這一點。
第二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古人高超的建造工藝,趙州橋所採用石料為非常堅硬的青灰色砂石,上好的材料加上獨特的縱向並列砌置法,加強了橋身各部分之間的摩擦力,穩定了整體結構。此外,這種建造工藝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方便的替換損壞的石塊。
但是在60多年前,人們突然發現趙州橋“消失”了。歷經上千年風雨都沒有倒的趙州橋怎麼會突然消失了呢?原來是在它進行了一次修繕後,整個趙州橋煥然一新,代替了大家記憶中那個古色古香的石橋。其實在歷史上趙州橋就已經被修繕過幾次了,記錄最早的一次發生在唐朝貞元八年(792年),因為被大水沖壞了一部分,透過補石重砌的方法對石橋進行了修繕。
上文中我們就有提到,因為趙州橋的特殊建造工藝,替換損壞的石塊是相對比較方便的。所以,在這一次修繕之後整座石橋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之後,基本上在每個朝代都有修繕的記錄。
最後一次修繕是在1955年開始,直到1958年竣工,是趙州橋第八次被修繕,同樣也是最為全面的一次修整。古橋只保留了極少部分,其餘全部被鋼筋混凝土蓋板代替。不過因為在結構與樣式上依舊仿照舊橋,所以趙州橋雖然外表上沒有太大變化,但實則已與一座新橋無異。
由於重修過後缺少之前的古韻,有一部分人覺得新橋並不能代替那座保留了千年的古橋,並且對此提出了質疑;不過,也有人們認為,雖然趙州橋換了一幅新的面孔,但並不影響它在自己心中的地位與形象。更為重要的是,這座橋樑帶給大家的是古人高超的建築技藝與建築智慧,是我們古代科學技術上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成就。不知道大家對此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