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希臘神話裡有一條河,名為忘川。

遺忘以河的形式穿過世界,不知所源,不知所往,汩汩而濯洗往古和如今,它與每一個人相關,以致這河比眾多的神祇還要著名。可見遺忘是人類非常古老的問題,也是非常現實的問題。

人們在去往天國的路上,必得經過那裡。所有這些人們,或者說所有這些魂靈,有清的,濁的,苦難的,隨常的,卑賤的,華貴的,無辜的,有罪的……

(忘川,在希臘神話中被稱之為遺忘之河,是冥府之中五條河流之一。五條河流分別為:遺忘之河,亡魂須飲此河之水,以忘掉人間事;悔恨之河,分隔地府與人間的主要河流,古希臘人因對此河的圖騰崇拜,常以此河立誓,諸神也常以此河立誓而違反誓約者將在九年內喪失語言能力;苦難之河,船伕在此將安葬的亡魂送到對岸的冥府,相傳安葬的死者要在口中放有一枚錢幣才能在此渡河;悲嘆之河,未被安葬的亡魂會在此河河岸飄蕩數百年;熔岩之河,奔流著火焰的一條河。)

柏拉圖在《理想國》裡說到一行魂靈上路,餐風露宿,倍受煎熬,途經審判,途經抉擇,而後從“必然”的寶座之下一個一個走過去。接著,所有的魂靈被驅趕著,橫穿勒塞的平原,也就是遺忘之平原。那裡赤地千里,不生樹木也不見草色,酷熱如同爐火把人悉數烤乾。傍晚,焦枯的人們來到一條河畔,於是人們撲向河水。柏拉圖這裡說的是——每人都被迫去飲一些河水,那些沒有智性相助的人飲得更多,還超出了規定的數量。飲後人們便忘掉了一切,他們睡著了。這條河就是忘川。

據說從前的希臘人不飲河水,他們只飲井水或泉水,這或許是因為濁與清,又或許是因為遺忘與記憶。然而後來,後來發生了什麼,竟至只剩下一道河水,誰知道呢?那都是已經遺忘了的事情。許多的記憶被河水衝落,沉入河底,在那裡翻漿,淤積,那河水必是渾濁的了,傳說它是血色的,流淌起是陣陣腥風。

如此便明白為什麼人們是被迫飲下河水。然而,究竟是誰,以何種方式可以如是迫使人們?

那種力量只能來自高處,人世之上,那是一種隱形的力量,它無所不在,既軟且硬,它以陽光的形式控制著人們,以氣流的形式,色彩的形式,寒冷或酷熱的形式,死寂或喧囂的形式,以懸劍的形式,子彈射入的形式,一切能夠侵入毛孔也能夠侵入靈魂的形式,控制著人們。

當然還有快樂的人們,他們無須控制,或者說他們自我控制。他們撲向河水,暢飲河水,還在河中嬉戲。焦渴之中一旦飲下一口河水,他們立刻就忘記了泉水的清澈,何況他們的出生地可能從來沒有過泉水,可能從來不知道泉水的滋味。遺忘是快樂的,它一下就把痛苦卸下了,把憤怒、悲傷、責任、內疚、虛弱、恐懼、恥辱……都卸下了。尋找快樂的人總是多的,趨利避害的人更是多的。當記憶之泉有武裝的衛士把守,甚或已經斷了水脈的時候,人們奔向遺忘之水,並賴以為生,這先是無可奈何的事情,到後來就變成理所當然的事情。

還有,忘川之水沒有任何器皿可以舀起,這就迫使人們使用他們的身體,至少用手去掬。這樣一來,所有的手都被洗過了。既然河水可以洗淨所有記憶,那麼當然可以洗淨手上的汙跡,一掬之後,所有的人都成了清白無辜的人。

死亡張開它巨大的黑翼,黑壓壓而來,轟隆隆滾動著逼近。那些五月的鮮花,那些舉起玫瑰與火百合的人,徒手散步者,夢者……生命脆弱如夏花,俄爾被摧毀,巨大的黑翼隨即捲去了他們。

夜還很長,死神念著搖籃曲,睡吧,睡吧,不要走出家門,整個世界都要安睡。人們哆嗦著閉起眼睛,聽著搖籃曲之下死一般的寂靜,漸漸地睡了,就像那些飲過河水的人們。

你聽到夜深處母親的哭聲嗎?

你聽到忘川穿過寂靜,汩汩的漲潮聲嗎?

你聽到河水喧譁著侵入你的夢,在你的枕邊捲去了一頁歷史嗎?

還有那幻聽時湧起,細辨時消沒的呼救聲?

忘川原是為死者而在的,現在它竟氾濫上來,淹過生者,這是災難的年代發生的恐怖事情。誰會築堤擋水?誰會發出尖叫?

水漫上來,成為現實本身。接下來的現實是,人在忘川之水裡竟能長出腮來呼吸,甚至擺起尾游來游去,擊水狂歡。人不再記得人是直立行走的物種,不再記得是什麼緣故使人之所以為人。人的魂靈漸漸變成浮水的魚鰾,自然就忘掉了人的現在依存於過去,生命依存於死亡,人的歷史全都源於記憶,是往古的記憶和如今的記憶,死者的記憶和生者的記憶的累積。狂歡的人們不需要累積。

忘川之水不可抗拒,忘川之中還有什麼是不可能的,還有什麼不可思議?這命定的忘川。我們總是相信命定。

但是,在行經“必然”的寶座之前,“必然”的女兒拉赫西斯告誡過人們:“不是神決定你們的命運,是你們自己選擇命運。”那麼,即使有被迫的緣由,遺忘也還是人們自己選擇的。(拉赫西斯,又譯為拉克西絲,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命運三女神之一。命運三女神是宙斯和正義女神忒彌斯的女兒,她們分別是阿特洛彼斯(Atropos)、拉克西絲(Lachesis)、克羅託(Clotho)。克羅託負責紡織生命線,拉克西絲負責決定生命線的長度——故稱為“必然”,阿特洛彼斯負責斬斷生命線。即使是神王宙斯也不能違抗她們的安排。相傳她們三人共享一隻眼睛,一隻耳朵等,即共享一切感官。)

那一行魂靈之中,有一個人拒絕選擇遺忘,拒絕飲下河水,柏拉圖—蘇格拉底稱他為勇士。經歷過酷熱的平原摧殘和烤炙之後,一個人,必得是知道那河水的毒害,必得有極強的自制力,方能拒絕那河水。他做到了。

當他睜開眼睛,天已亮了,他說不清靈魂是怎樣回到他的體內,他發現自己正躺在火葬的柴堆上。他醒了。他儲存了一路上的記憶,他要把那一個世界的事情告訴後來的人們。(拒絕飲用忘川水的勇士——厄洛斯,引自柏拉圖《理想國》第十卷第三章中蘇格拉底與格勞孔的對話。)

柏拉圖—蘇格拉底說:格勞孔啊,這個故事就這樣被儲存下來,沒有亡佚。如果我們相信它,它就能救助我們,我們就能安全渡過勒塞之河,而不在這個世上玷汙了我們的靈魂。(柏拉圖的《理想國》,內容是以記述蘇格拉底和他人的對話,第一章便是蘇格拉底與格勞孔的對話。中國古典著作也是如此,《黃帝內經》、《論語》、《尚書》……都是後人以記述先聖對話的方式整理成書。)

18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醜書”藝術家心中的痛無人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