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曾在一檔電視節目中被一位家長觀眾這樣提問:“我三歲的兒子說不想學《三字經》、《弟子規》,幼兒園老師卻說要從娃娃抓起,這樣是否應該?”
而易中天則對這個家長的疑問給予了斬釘截鐵的答覆:不要讀《三字經》、《弟子規》,那是放了三聚氰胺的奶粉,給你的兒子讀安徒生!
此言一出,很多對傳統儒學不大瞭解的家長也心生疑惑,《三字經》《弟子規》明明是流傳至今的儒家經典,為什麼會被說成是“毒藥”呢?
傳統蒙學的教條主義傾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作為傳承了幾千年的中華民族啟蒙讀物,沒有人會對《三字經》感到陌生。
古代的教習為了給剛剛識字的孩子啟蒙,便選定了《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增廣賢文》等教誨蒙生為人處事、治學讀書的原則方法的經典書目。
不過在當時而言,作為維護君臣父子的綱常倫理的文化著作,這些讀本中也往往帶有一些教條與封建的色彩。
而能夠接受教育的弟子們,也大多出身官紳士族,所以這些啟蒙讀物對其而言,也是為了將忠君愛國的觀念深深植根於蒙生的心裡。
不同於我們內蘊深厚的傳統文化,西方的啟蒙讀本往往帶有更豐富的文學趣味,同時也蘊含著對人的情感和內心世界的描繪。
比如《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希臘神話》等作品,這些情節生動、邏輯簡單的書籍對幼小單純的兒童來說,更具有吸引力,也更容易被接受。
近年來,國學的興起讓逐漸被人們遺忘的古代傳統文化又復高位,這自然與當下的考試製度有著分不開的關係。
曾有一段時間,古文內容在文科教材及中高考的試題中所佔的比例只是小試牛刀,為免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很多古代文史大家所撰寫的經典篇目都被一再刪減。
然而饒是如此,說到語文考試最讓學生們頭疼的部分,古詩文還是毫無懸念地摘得桂冠。
隨著考試製度的改革,古代語言文化類電視節目的興起,語文以及文言文的內容在考試中越來越關鍵,升學壓力的與日俱增讓家長們紛紛開始要求子女對儒學經典的誦讀與通曉。
可以說,在教育水平相對較好的學校和機構裡,儒學經典已經不再像曾經那樣讓人感到陌生。
很多早早為文言文考試打下基礎的考生們,也確實能在這一方面得到不錯的分數。
很多培訓機構也見縫插針,大肆宣揚國學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以期能夠吸引更多的學生來付費學習。
在中國現代社會,音樂、舞蹈、戲劇等各種文化樣式都發展得不分伯仲,文化的娛樂功能也日漸取代了教化功能成為主導。
人們日漸更樂於接受那些形式靈活,感受直觀的文化宴饗,而難以在需要曠日持久的史學積累上投入更多精力。
對活潑好動、仍對世界充滿了無限好奇和想象的兒童少年而言,學習長篇累牘、詰屈聱牙的文言文簡直是等同於讓西西弗斯推石頭上山一般的酷刑,自然令人抗拒。
傳承千年的文化糟粕?一種事物或是文化的發展演變,總是與時代的需要息息相關。
過去被賦予為官吏等級制度和封建倫理道德觀念的傳播使命的儒學經典,的確與當下倡導平等自由的社會主義制度有著難以協調的弊病。
加上古文的語言表達習慣常常需要反覆品讀,年代久遠的人物故事也十分陌生,儒學經典所蘊含的智慧自然在這些門檻和障礙之下與讀者拉開了距離。
雖然學校教育和課外輔導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開啟一扇重溫史書之門,但這也只是迫於課業壓力下的管中窺豹,並不能在真正意義上讓古代經典文化的光輝為人所知悉。
古往今來,對傳統文化的爭議從沒有止息,而每一次此起彼伏的爭議,都是對幾千年的文化傳承進行著臻選萃取。
從文言文到白話文,從繁體字到簡體字,從“半部《論語》治天下”到包容並蓄的貫通中西。曾被數千年封建王朝奉為綸音的儒學經典,似乎已被新時代所摒棄。
然而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如果因為一種文化產生的時代背景有所缺陷,就否定了其中蘊含的全部規律,倒是顯得因噎廢食了。
《安徒生童話》享譽世界,但也是因為其中傳遞的懲惡揚善、以誠待人的價值觀為人稱道,而不單單因為它頗具浪漫色彩的童話體裁和曲折神秘的故事情節。
拋開《三字經》《弟子規》為維護封建綱常倫理道德的等級觀念來看,作為兒童啟蒙讀本,它精悍短小、朗朗上口的文字形式,整齊劃一、筆力精妙的表達特色,內蘊豐富、哲理深厚的文化素養,都不遜色於任何一部啟蒙讀本。
尤其是其中所傳達的仁義禮智信的哲理內涵,更是不為任何時間空間所侷限,可堪全民品鑑回味。
經典之所以被時代和社會奉入文化武庫的高度,絕不是因為它曾在某一時刻熠熠生輝,反而正是因為經典能適應任何時代的文化需要,而絲毫不損其蘊藉的慧果。
憑藉“神奇教育法”把6個子女教育成5位博士1位碩士的博士父親蔡笑晚,在給每一個孩子啟蒙的時候都選擇了《三字經》。
這位把父親當成一個職業來做的“人才魔術師”,從善如流地選取了《三字經》《弟子規》中勸人學習、寬人嚴己的篇目,還以生動淺顯的語言把典故編成故事講給孩子聽,如頭懸樑、錐刺股、囊螢映雪、孟母三遷等。
如此循循善誘、孜孜不倦的言傳身教,孩子們自然對經典的誦讀毫不排斥,這些生動簡潔的句子,也在潛移默化的學習過程中印刻在了孩子們的腦海。
去粕取精,不盲目追趕流行在不斷提高的素質教育水平和日益豐富多彩的文化給養的環境下,讀書更需要用與時俱進的方法來充盈自己。
在面對“初來乍到”地來到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的稚子童心時,一味的遷就與刻板的約束都並非良策。
讀書固然有著豐富見識的功利的一面,卻也需要一種純粹的精神才能有所收穫。
有人為了迎合“國學熱”的潮流,開始推崇這樣一套說辭:“國學是我國幾千年傳統文化的民族瑰寶,有些內容即使一時不能理解也不要緊,在年輕的時候把它背下來,隨著時間的增長,就能慢慢體會其中的意義。”
然而如果讀書只是為了機械記憶,而不是理解其中的真義,反而是本末倒置的形式主義,為了讀書而讀書了。
當然,除了領會其中的規律和道理,誦讀經典也有著其他的作用。
面對一個懵懂純真的兒童,很難解釋清楚所謂誦讀經典的好處和意義。
要想真正讓孩子接受這樣一部艱澀複雜的作品所傳遞的知識資訊和價值理念,絕不是一朝一夕的死記硬背能做到的。
如果出於應試目的想要打好地基,《三字經》這樣的讀本也不過是萬里長征第一步而已。
《三字經》全文約一千四百多字,對一個兒童來說,掌握了書中的六個部分內容剛好符合“六曉者,靈童也。”
這六曉的內容分別是:一曉教育、二曉道德、三曉常識、四曉典籍、五曉歷史、六曉勤奮。
從經典蒙學的時代背景來看,《三字經》詳略得當地交代了我國二十四朝的歷史事件、人物生平,既可以透過真實的人物事件讓孩子熟悉歷史,培養他們對歷史的興趣,也可以開闊視野,樹立信念,以史為鑑。
《三字經》中還包含了豐富的生活文化常識,比如對穀物種類繁多加以介紹的“稻梁菽、麥黍稷、此六穀、人所食”,人吃五穀雜糧,讓孩子對糧食部門有個概念,也免得“五穀不分”。
更重要的是,生活在這樣一個白駒過隙、日月如梭的時代,如果只憑些淺顯直觀的趣味性閱讀來獲得暫時的滿足,而忽視了培養正念的人生方向、懂得為人處事的規則道理,即使讀了再多的經典鉅著,也不過是買櫝還珠罷了。
說了這麼多,歸根結底,都是為了讓經典不再被束之高閣,同時也不會讓其中的等級觀念成為一種束縛。
那麼在誦讀經典時,取其精華,取其糟粕,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選擇標準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隨著網際網路資訊時代的巨大沖擊,人們的思想觀念在日新月異中快速地更新,將經典與時代相結合,讓傳統推陳出新,才能在成長的道路上不斷堅定信念,奮力追求人生的果實,不改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