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紀錄片中國#

第十九篇第22章

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衛公孫朝:春秋時期,國君稱為“公”,公之孫就叫公孫。各個國家都有以“公孫”為姓的。

魯有成大夫公孫朝,子產的弟弟也叫公孫朝,衛公孫朝即衛國的公孫朝,其生平事蹟已無可考。

焉學:學於哪裡?錢穆:“公孫朝以孔子之學博而大,故問於何而學得之。”《註疏》:“何所從學,而得成此聖也?意謂孔子生知,無師所從學也。”

文武之道: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治國之道。如北宋五子之一的邵雍《文武吟》:既為文士,必有武備。文武之道,皆吾家事。

《禮記·雜記下》中記載:在一個祭祀百神的“蠟”節日(年終大祭)裡,孔子帶弟子子貢去看熱鬧。

子貢擔心百姓只顧玩樂而會荒廢勞作,孔子解釋道:“百姓成年累月在田間勞作,偶爾讓他們放鬆一下,有張有弛,這是周文王與武王定下的制度,這樣便於更好地生產。”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由此而來。

墜:從高處落下謂“墜”,從土隊聲,如《呂氏春秋-察今》:自舟中墜於水。

墜也指喪失,敗亡,如《國語》:自先王莫墜其國,當君而亡之,君之過也。

墜也指毀壞,如《文心雕龍-史傳》:昔者夫子閔王道之缺,傷斯文之墜。

下垂的裝飾物也可以叫“墜”,如墜子。本文的“未墜於地”意為還沒喪亡。

在人:還在民間。

常:東漢·許慎《說文》:“下裙也”。從巾尚聲。如《詩·小雅·六月》:載是常服。又如《逸周書》:叔旦泣涕於常,悲不能對。

常後延伸指“旗幟”,如《書·君牙》:紀於太常。西漢孔安國注:“王之旌旗,畫日月,曰太常。”

太常也指中國古代朝廷掌宗廟禮儀之官,主要掌建邦之天地、神祇、人鬼之禮,玉帛鐘鼓等威文物的官員。

太常相當於唐虞時期由伯夷擔任的秩宗,《尚書·舜典》:“諮伯,汝作秩宗。”周朝改名為宗伯,秦朝又更名為奉常,西漢更名為太常,王莽的新朝又恢復秩宗的稱號。東漢時又改為太常。

太常位列漢朝九卿之首,地位十分崇高,兼管文化教育、陵縣行政,也統轄博士和太學。

皇帝的侍從近臣叫常侍,常侍又分為中常侍、內常侍、散騎常侍等。

常也指規律,如《荀子·天論》: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常也指永久的,固定的。如:松柏~青。又如《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

常也指一般,普通,頻率高。如:常識。經常。

全文理解為:

衛國的公孫朝問子貢說:“仲尼的學問是從哪裡學來的?”子貢說:“文武之道,並沒有失傳,還留在民間。賢能的人可以瞭解它的根本,不賢的人只能瞭解它的細枝末節,沒有什麼地方無文武之道。我們的老師無處不可學,又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師呢?”

孔子在那個年代是個非常出眾的人,被稱為“天縱之才。”他非常博學、多才,在國際上名聲非常響亮,這樣的“明星”難免會招來各種非議、猜測、質疑。

有人懷疑孔子是“不學而知”者,他自己做出解釋:“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在這裡,衛國的公孫朝又在質疑孔子的學問,他認為孔子師出無門,不過如此。

面對質疑,作為孔門“言語科”的代表人物子貢不想沉默,他從側面回答公孫朝,文武之道還在民間,孔子是個賢者,能“識其大者”。

接著子貢連續使用兩個反問句,不容置疑地告訴公孫朝,孔子是有老師的,但沒有固定的老師。

孔子“學無常師”的學習態度非常值得我們學習,韓愈在他的《師說》有云: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學無常師的懷素

位於湖南永州市零陵區城東門的綠天庵。本來不叫綠天庵,1200多年前,唐代僧人懷素就是在這裡度過了他的前半生,綠天庵的名字因他而來。

這裡曾經是石樹環列、綠蔭如雲,庵內的小和尚為了使用芭蕉葉練習書法,種了萬株芭蕉,芭蕉葉遮天蓋地、庵院內有正殿、後殿,有種蕉亭、醉仙樓和書禪精舍等舊跡。“綠天庵”之名由此而來。

懷素和張旭合稱“顛張狂素”,他們寫得一手奇絕草書,在法度之內,奇筆巧成,千百年來,無人不服。

後人寫草書,都以懷素張旭草書為頂峰,仰望而臨習,可是誰也無法超越他們。可以說懷素張旭的草書書法,已經成為書法歷史的草書最高水準。

懷素(737-799年),俗姓錢,字藏真,法號懷素。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唐代書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稱“草聖”。

懷旭年僅10歲時,不知什麼原因“忽發出家之意”,父母無法阻止。進入佛門後,改字藏真,史稱“零陵僧”或“釋長沙”。

懷素家貧,買不起紙張,只好在寺院的牆壁上、衣服上、器皿上,芭蕉葉上,練習書法;為了練字,還製作了一塊漆盤。

史載懷素“嘗於寺裡種芭蕉萬餘株,以供揮灑”;又作漆盤和漆板練習書法,“書之再三,盤、板皆穿”;酒酣興發之際,他“遇寺壁、裡牆、衣裳、器皿,靡不書之”。如此苦練,才為這些書法家書法的大成打下堅實的基礎。

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吏部尚書韋陟(文學家,書法家,今陝西西安人)受楊國忠誣陷,被貶為桂州桂嶺尉,途經零陵,與年僅17歲的懷素相識。韋陟是當時的書法名家,他的行書如蟲穿古木,鳥踏花枝。

兩人相見,惺惺相惜,便有許多共同語言。據陸羽《懷素別傳》記載:“吏部韋陟尚書見面賞之曰:此沙門札翰 ,當振宇宙大名。”韋陟帶給懷素的絕不僅僅是勉勵和鼓舞,而是對其書法成就的肯定和推介。

懷素22歲時,詩仙李白遊九嶷山,途經零陵時與懷素結交。李白對他的草書推崇倍至,後來專為他寫作了一首《草書歌行》,詩中稱:“少年上人字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墨池飛出北螟魚,筆鋒殺死中山兔。”評價之高,慷慨而公允。

懷素30歲時,終於覺得“夫學無師授,如不由戶而出”!於是他不遠千里,拜張旭的弟子、顏真卿師兄鄔彤(書法家,今浙江杭州人)為師。

鄔彤把張芝臨池之妙、張旭的草書神鬼莫測,以及王獻之的書法,都一一講解給了懷素;離別之時,鄔彤又將作字之法,一個“悟”字教給懷素。

當懷素書名聲譽日盛的時候,另一個大書法家徐浩(唐代大臣、書法家,宰相張九齡外甥,今浙江紹興人)擔任了廣州刺史和嶺南節度使。

大曆三年,31歲的懷素南下廣州拜訪徐浩,向他請教筆法。徐浩與懷素一見如故,十分欣喜。

同年冬,張謂(唐代詩人,《早梅》作者,今河南沁陽人)奉詔回京任太子左庶子,於是懷素隨同張謂一同進京。有幸見到王羲之、王獻之作品,也鑑賞到《曹娥碑》。 在長安,懷素前後大約滯留了5年的時間。

唐大曆六年(771年),懷素34歲,母病甚重,遂於臘月初回鄉探視,以侍湯藥。懷素覲親以後,即重返京師。

唐大曆七年(772年)九月左右,懷素返回故鄉,繞道東都洛陽南下,拜會顏真卿(唐代名臣,書法家,今陝西西安人)。

顏真卿把“十二筆意”即“平謂橫、直謂縱、均謂間、密謂際”等傳授給了懷素,並告訴懷素,他二十多歲時,曾遊長安,師事張旭二年,略得筆法,自以為未穩。

顏真卿併為懷素作《懷素上人草書歌序》。

唐大曆十一年(776年)八月六日,40歲的懷素創作《自敘帖》。帖中概括了他一生的主要事蹟,在《自敘帖》中,懷素對給予自己藝術有所教益的幾位重要人物都留下了篇幅。

大曆十三年(778年),42歲的懷素在佛經中有關雁蕩山美妙記述的慫恿下,一心神往雁蕩山,於是背上簡單的行囊,其中裝有“秋毫繭紙”,開始了他的南方之旅。

這年秋天,他雲遊至浙江溫州雁蕩山,投宿於雁蕩精舍,受到殷勤周到的接待。他盡情觀賞了雁蕩奇峰怪石巨嶂飛瀑,感到十分愜意。

當仰慕懷素大名的精舍住持向他索書留念時,他欣然以擅長的細草書法抄寫了這部小乘經典《四十二章經》。

唐貞元三年(787年),與茶聖陸羽(唐代茶學家,僧人,《茶經》作者,今湖北天門人)相識並相交。陸羽寫下了《僧懷素傳》,是研究懷素的第一手資料。

唐貞元十五(799年),懷素又回到了零陵,寫《小草千字文》。

懷素穿行於市井,閒步于山野,俯仰於朝府,隨之而來的是各種議論漫天飛舞。或謂之“不倫不類”,或謂之旁門左道,或謂之“群小從之如是”。

懷素因其“囂張放肆”,被縣知事勒令還俗。個性極強的他索性留起了長髮,做了個非僧非道的“落拓野人”。

晚年在四川成都寶園寺度過,唐貞元十五年(799年),患風痺病,圓寂,享年62歲。

懷素的草書作品有《自敘帖》、《苦筍帖》、《食魚帖》、《聖母帖》、《論書帖》、《大草千文》、《小草千字文》紙本、《四十二章經》、《藏真帖》、《律公貼》、《七帖》、《北亭草筆》等。

17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唐詩中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