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歷史角度看待易經裡的各卦
乾嘉學派學者章學誠提出過一個概念,叫六經皆史。
詩書禮易樂(經)春秋,是儒家最重要的經典。
儒家知識分子一般會把這些經典當成是孔夫子的課堂教案,此說法最早的確立者是司馬遷。
(見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刪詩書,訂禮樂,五十學易經,晚年著《春秋》)
但章學誠認為:其實六經寫的是歷史,得把這些書當歷史來看。
所以易經,不僅是本關於選擇的書,也是本歷史書。
從歷史角度梳理易經裡的卦,按照歷史順序重新排列,會是這樣一個順序:
最早的歷史應該是渙卦:講大洪水,可以看做是大禹治水的故事;
然後是旅卦:王亥服牛,講商朝先祖創業的故事;
然後是既濟卦和未濟卦:高宗伐鬼方,武丁、婦好到西部地區抓俘虜;
然後是升卦:講周部落先祖一步步崛起的歷史;
然後泰卦和歸妹卦:講帝乙歸妹的故事,商紂王的爺爺殺了周文王的父親;
紂王的父親帝乙繼位後,看周部落日漸長大,為了暫時穩住周部落把妹妹嫁給了周文王;
再之後是明夷卦:箕子之明夷,紂王昏庸無道,迫害賢人箕子的故事;
在這之後是易經的前八卦:乾卦、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訟卦、師卦和比卦。
講周文王一步步設計,最後周武王和周公與商紂王最後決戰的故事;
再然後歷史並沒有結束,還有周公的故事。
先是益卦:三監之亂,微仲衍跑周公這告密,說商部落叛亂了,周公去鎮壓;
然後是晉卦:康侯賜馬蕃庶。周公九弟弟衛康叔一馬當先,大破三監之亂,被封到了衛國。
至此,易經故事告一段落。
如果把《左傳》裡那些易經解卦的故事拉進來,會發現也是個完整的故事。
二、卦辭、卦象、爻辭
訟卦,是易經第六卦。訟,不僅指打官司,凡是人和人爭吵,需要有人出來主持公道,包括對峙關係,都叫訟。
1、卦象:
《象傳》:天與水違行。太陽東昇西落,大河向東流,方向悖反,因此為對峙。
天水訟,乾為天在上,表述剛健;坎為水在下,表示風險。
乾為天,剛,能主持正義;但坎為水,險。
就是說,遇上跟人爭吵,或者打官司,就算是有人主持公道,自己也很危險。
訟卦的六爻,只有第五爻九五之尊當位,其他五爻都不當位,說明在此情況下整體已錯亂,必須有個青天大老爺主持公道。
2、爻辭:
訟:有孚,窒(恐懼)惕(小心)。中吉,終兇。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
3、爻辭:
初六:不永(不長久)所事,小有言(抱怨,譴責),終吉。
(歷史版:周文王被北侯崇侯虎進讒言陷害)
九二:不克訟(鬥爭失敗),歸而逋(逃)。其邑人三百戶,無眚(災禍)。
(歷史版:周文王被拘羑里,演周易)
六三:食舊德(得,指寅吃卯糧),貞厲,終吉。或從王事(接受王命),無成。
(歷史版:紂王釋放周文王,文王暗自積蓄力量)
九四:不克訟(鬥不過),復(歸來)既(接受)命(天命),渝(失敗),安貞吉(還是不去比較好)。
(歷史版:周文王消滅北侯,天下得其半)
九五:訟,元吉。
(歷史版:周文王為虞、芮兩小國主持正義,得天命)
上九:或錫(賜)之鞶(讀盤)帶(玉皮帶),終朝三褫(被奪走)之。
(歷史版:指紂王再次對周文王翻臉,雙方必有一戰)
按照訟卦本身來理解,講的是周文王與人糾紛的故事。
總之,想要破解訟卦的局面,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個人來主持。
訟:表示訴訟、爭端之象。主大凶象。事情衝突到必須見官上法院,可能必須以法律途徑來解決了!
凡事皆不利,而且已引起很大口舌是非爭持,而必須攤牌互相攻擊的程度了。
解釋:官司纏訟。
特性:不服輸,好競爭辯論,反應快,口才佳,易得罪他人,是自立自強之人。
運勢:百事閉塞不通,傷害頻繁,受中傷而又易陷於奸計,不如意之運也。得饒人處且饒人,得過且過, 莫再爭訟,否則皆不利也。
家運:家庭內部不和,有口舌爭端之害,並且有散離之象。
疾病:病情嚴重,為腰、血液、泌尿系統、頭部疾患。
胎孕:生產無驚阻,安也。
子女:父子之間存有歧見,無法溝通之象。子女生來勞碌,與父母緣薄,多辛勞憂苦也。
週轉:不得要領,難成。
買賣:因處理不當,有衝突爭端,常招損失,不利也。
等人:不會來。就算會來,雙方必有爭執事情發生。
尋人:此人因爭執事由負氣出走,並有生危險,又尋找不易,儘量往西北與北方尋找。
失物:不會出現。
外出:途中多有變故,宜改日出行。
考試:不理想。
訴訟:兩敗俱傷,宜找中間人調解,久爭無益。
求事:難成。
改行:不利。
開業: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