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名況字卿,山東蘭陵人,活動於戰國晚期,在儒家的地位與亞聖孟子齊名,人稱後聖,也是儒家的聖人,提出的“性惡論”與孟子的“性善論”相對應,為一教之瑜亮,不同的是:
荀子
孟子認為人性本善,只需要不斷擴充其惻隱之心、羞惡之心、禮讓之心等等,就可以達到修身治國平天下的目的,而荀子呢,雖然最終目的一樣,但根本上,他則認為人性本惡,需要用禮法來約束。
正為這種認識,所以他特別注重禮與法,摸索出一套帝王之術,看起來更加實用,影響也更為深遠,所以,也收了不少學生,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李斯和韓非子。
然而問題是,荀子既然是儒家,那他的學生也應該是儒家才是,可李斯、韓非子為何卻成了法家,而且還成了法家的代表人物,是倆學生背叛師門,另投名師嗎?
當然不是,所謂背叛師門,另投名師說,不過是武俠小說裡的橋段,在戰國時期的學術界,這種可怕的思想並不存在。
諸子
事實上,戰國時期,雖然諸子學說十分盛行,都盛行到了百家爭鳴的局面,但真正將他們區分開來,給他們貼上相應的標籤,則是漢朝才有的事。
西漢立國大約六七十年以後,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時任太史令,也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史學家,在研究春秋戰國的學術流派時,將他們歸納為六家,即陰陽家、儒家、墨家、法家、名家、道家。
也就是說,到西漢時期,這些流派才有相應的標籤,但分的還不夠細緻,後人還在不斷的探索研究,就這麼一直到了東漢時期,東漢學者班固,也就是投筆從戎的那位英雄,才將這些學術流派區分歸納的更加細緻,一共區分歸納為十家,並記錄在《漢書》當中,這十家分別是: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小說家,近人呂思勉根據前人成果,又單獨分出兵家和術數家,一共十二家,才成了現在比較流行的說法。
從這個層面可以看出,將先秦諸子分什麼什麼家,是漢朝以後才有的事,春秋戰國時期,他們區分的其實並不嚴格,往往某一主流思想當中還兼收其他學派的認識,比如文中所說的荀子,他因為“性惡論”的基礎提出禮與法的主張,較之孔子的仁,孟子的義,固然是儒家思想的一個進步,但同時呢,這個認識也成了法家理論的奠基石。
李斯
法家也正是基於人性本惡論,才主張採用術與法,透過外部的強制力約束人們不要逾越規則。
簡單點說,正因為戰國時期,各流派區分的並不嚴格,而且還講究兼收幷蓄,所以, 儒家的荀子,教出李斯、韓非子這樣法家的學生,也就不足為奇了。
參考資料:《史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