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諸如詩詞、歌賦、藥典等無不蘊涵著古人的智慧,而俗語相比於詩詞歌賦的晦澀難懂。
俗語作為流傳至今的民俗語言,可以說簡單易懂且意義深刻,但是我們從來沒有輕視,而且俗語也是包羅永珍,其中有講民俗民風的、修身齊家的、為人處世的、獵漁稼穡的、生活經驗的等等,其中還有一種是講觀其言行,能知人識物的。
就比如這句俗語“遠看臉,近看眼,不遠不近看眼窩”,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古人又是怎麼透過看臉、看眼、看眼窩,去分辨一個人品德的好壞的?
自古以來識人之術一直是領導者,甚至於普通人都一直在學習的東西,它可以幫助人們更好的看清一個人的本性,從而讓人們做出最正確的社交判斷,不至於因為看錯人而懊悔。古代也有很多賢者在這一方面留下的經驗,比如說鬼谷子王陽明等人為大家帶來的這則俗語、是識人有關的。一起來看一下古人的識人招數究竟有沒有道理呢?
首先看看前一句“遠看臉”。
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叫做看眼緣,這幾乎就是俗語第一句的翻版。
大家都知道,初識一個陌生人或者工作中的同事,在沒有深知其為人處世之時,更不知其性格好壞時,判斷的標準自然是其長相或者穿著打扮。長相圓潤且稍帶稜角,這種人一般是和藹可親、熱於助人的人,而且這樣的人工作生活中比較隨和,也比較謙虛低調,與他人關係比較融洽,人緣也會非常棒。
反之,如若一個人臉上無肉,尖嘴猴腮,那麼這個肯定是個貪婪自私、內心陰暗狠毒、攻於心計,有句話說的好叫做“兩腮無肉,必定難鬥”,這樣的人往往心機深沉,表裡不一。
因為如果遠遠看像一個人,你的第一反應都會是去看他的外表,衣著打扮,長相,體態這些都會成為我們初步判斷一個人的基礎。大家都知道,初識一個陌生人或者工作中的同事,在沒有深知其為人處世之時,更不知其性格好惡。
當然有些時候,我們不能僅聘一面之緣,就把一個人的好壞否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每個人又是獨一無二的,俗話說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們生活中不要輕易否定和輕視一個人,畢竟“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一個人的好與壞,善與惡,能力的大與小,還需要要從其他的方面客觀分析。
而第二句話是“近看眼”。
眼睛是人的心靈之窗,眼神更能看出其內心的本質好壞,如若其眼神堅毅明亮,與他人對視清澈無比,無絲毫波動,那麼這樣的人為人正直、剛正不阿、並且富有愛心。反之,其眼神躲躲閃閃、不集中、眼神到處遊動,那麼這樣的人會給人一種心思不純不安穩,陰謀多端的感覺,所以這樣的人大可遠離,不可深交。
生活當中一個人的眼神,也許是由於環境而導致的,有些人膽小老實,自然與別人對視會畏畏縮縮,或者經常受到別人欺凌的人,與別人對視的時候,眼神才會飄忽不定,與人交友,考驗一個人品德的好與壞,最好的方法就是時間。
再來看最後一句“不遠不近看眼窩”。
眼窩一般是眼睛凹陷進去的部分,觀其眼窩也能分辨一個人的品德的好壞或者性格,眼窩凹陷的人,會顯得眼睛眼神比較深邃,這樣的人做人做事比較趁著冷靜,這樣的人一般做事不講究速度,更追求質量,行事緩慢卻有成效並且洞察力驚人。
其實總得來說這句俗語“遠看臉,近看眼,不遠不近看眼窩”,也只不過古人識人的第一印象罷了,時至今日,雖然依舊適用。
但是任何事都不是絕對的,要知道不是每個人都是完美的,每個人也不是別人表面所認為的那樣,有些人身材不佳,卻外形漂亮,有些人長相一般,卻氣質出塵。
所以生活中識人交友,檢視其品德好壞,就是觀其言,行舉止,其次最好的方法就是時間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