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何雲昌

2008年8月8日何雲昌在昆明亞當醫院取出自己左邊第8根肋骨,約25釐米長,將它製作成一根項鍊,之後與母親和幾個女性朋友戴著這根肋骨製成的項圈,分別合影。

這個名為《一根肋骨》的行為藝術作品,給當代藝術界帶來了巨大的震撼,而何雲昌作為一個行為藝術的堅守者,透過此次作品又將行為藝術推向更廣的邊界。

何雲昌其人

1967年,何雲昌出生於雲南省梁河縣,是家裡最小的孩子。1991年的時候,畢業於雲南藝術院校。在大學期間,何雲昌極其擅長油畫,所塑造出來的作品極其具有特色,並在畢業後不久便獲得了"第八屆美展"的銅獎。

何雲昌和女友

後來在昆明晉寧磷礦子弟中學工作。但油畫好像並沒有能夠真正的釋放出,何雲昌內心的渴望。"85"時期的行為藝術熱點燃了他內心的火焰,他需要用身體才能真正表達出自己的思想

"行為藝術"本身是藝術家突破媒介的壁壘,用身體去構築繪畫,將自己徹底的放進自己的作品當中,去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世界。

60年代,美國的一些藝術家提出"行為藝術"一詞主要是用來描述當時發生的一些偶發事件、新潮音樂會、事件藝術、身體藝術等。後來,它被廣泛用於描述藝術家所進行的"活"的表演和行為

《一根肋骨》作品始末

中國的"行為藝術"開始的並不算早,但是卻發展出別具一格的特點。一個極具戲劇化的開始——85'時期的"廈門達達"藝術活動。1986 年 9 月底 10 月初,廈門一群從事藝術的年輕人以"達達"的名義聚集在廈門群眾藝術館,該活動的主題是"反藝術"

何雲昌和母親

"廈門達達"相關藝術作品在展出後,在美術館門口焚燒自己的作品,然後將焚燒後的垃圾搬進了美術館,該事件後來被媒體傳播,引起全國性的強烈影響

何雲昌就是受到此次活動的震撼,想要透過"行為藝術"來表達自我的慾望愈加強烈,渴望用自己的身體來鑄就,屬於自己的人生藝術。他終於可以從世俗的禁錮中走出來,成為他自己。

但是因為何雲昌的執著,一而再再而三的向醫生解釋,自己的創作目的,不斷的訴說自己作品的理念,希望醫生能夠理解並且幫助他完成作品。最後,醫生還是答應了何雲昌的請求,並於2008年8月8日進行了手術。

何雲昌和妻子

在開始真正行動的時候,何雲昌儘量和他的團隊營造一個輕鬆氛圍。何雲昌在生活中極其具有幽默感,話語詼諧有趣,在要進手術室前10分鐘,何雲昌還幽默著說些笑話打破沉默。

何雲昌回憶手術時的感覺"但是當要進去的那一刻,躺在手術車推進去的時候,那當然是很恐懼,也覺得很孤獨的。"

雖然當時在手術室裡邊有兩個攝影師是何雲昌的朋友,還有一個手術醫生的朋友。他說:"我知道的,這種事情你還得自己擔著,那一刀是在我身上的,不是在別人身上的。"

戲劇性的是在手術的時候,醫生們商量何雲昌的左邊第八根肋骨是最佳的選擇,所以截取出25釐米。這在冥冥之中,竟與作品所體現的宗教感相契合。

何雲昌作品

何雲昌在接受採訪說:"我想我還是做了最大的防範,取肋骨我沒有自己拿把刀把肋骨剪下來,我是找醫院來做的,我是依託在整個當代醫療技術的可信度很高的基礎上,去實施這個作品的。"

"我對我自己已經做了最大的保障,怎麼會不考慮到家人?我把我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到極致,那就是我對他們(家人)最負責任的方法。"

何雲昌對於行為藝術的解讀

何雲昌覺得藝術本身是這個世間很溫暖的因素,想要運用這種溫暖的因素來解救世上眾多的"黑色因素",他想透過自己的看似驚世駭俗的行為,去喚醒人性中最真實的,最溫暖的一部分。

也許這才是他內心一直堅持"行為藝術"的價值,也許這就是為什麼他會毅然放下油畫,投身於行為藝術的原因。

何雲昌作品

何雲昌極其關注社會上的人生百態,對於不同人生活的狀態有自己的特殊理解,比如說他在1999年《金色陽光》中,何雲昌用吊車將自己懸掛在半空,全身塗滿黃油漆的,竭盡全力地試圖用一面鏡子將陽光反射到監獄高牆的陰影中。

他將自己融入作品中,來重現農民工工作的現實狀態,農民工每天都是如此辛苦勞作,有時候在高空作業,有時候連安全設施都沒有,他們的心態和他們的痛苦,何雲昌想要為他們展示出來,讓更多人看到。

在何雲昌身上有一種奇特的"聖徒精神",他從人群中走出來,隻手單挑了歷史意義和世俗。這種挑戰本身就具有革命意味,尤其是在有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這種傳統的社會可謂一聲驚雷,一下子將麻木的人給炸醒。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

何雲昌

何雲昌的作品具有強烈的宗教感,在血液從他身體迸射出,難受一詞一下子上升到,具有和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時的高度。聖經的"神聖"並不來源於聖經,而是起源於一具血肉之軀。聖經其實是人類的"身體史",何雲昌完成"行為藝術"的過程,對這一歷史具有去敝的力量

何雲昌本身並未感知到自己的特殊性。他並不想刻意的去檢驗什麼,也不是刻意要去考驗身體能夠承受多大限度的傷害。只是覺得一個行為過程可以真實的表述個人感想,讓更多的人關注自我身體真正的感覺。

他只是想在特定的時段,將這些因素和一般媒介進行運用,從方式、因素中尋找各種創作的可能性。

他同時也是一個堅實的自然主義者,認為藝術家更多的是"活在今天的藝術家",而人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生命載體,像植物一樣,有生長的環境形態,由理智構成。所以他在給作品一定的強度的時候會自己掌握其中的度,到達那個度,身體和心理便會產生共鳴。

何雲昌

總結

何雲昌的作品,不僅僅是因為獻身精神而讓人敬佩,更重要的是在作品中所蘊涵的非理性話語傾訴和身體對外力的反動。"行為藝術"從表面看似乎具有某種身體的非理性,藝術家用身體當做畫筆,看似不理智的行為中,蘊含著理智的呼喚

何雲昌用自己20年行為藝術的堅持,讓"行為藝術"從過去被社會公眾,誤解為一種身體的"歇斯底里症",一種如神經病般的不正常的誤讀,轉變成對於社會各種價值衝突的再思考

22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獵奇丨有望徹底解決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爭執(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