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沈昌文,1931年生,三聯書店前掌門人,《三聯生活週刊》《讀書》《永珍》雜誌創辦人,金庸小說和蔡志忠漫畫引進內地的關鍵人物。在出版界,他是一個靈魂般的人物;在讀書界,他是一個旗幟性的人物。無論是知識精英還是三教九流,認識他的人都尊稱他為“沈公”。王蒙稱“大哉沈公,無所不通”。而沈公卻說,自己現在要做的,是要懺悔這不美的一生。

《八八沈公》這本書是沈公的三十四位好友及徒子徒孫寫的。策劃者說,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就不要再寫了,最好扒一扒沈公鮮為人知的舊事、趣事甚至一些“糗事”,這也應了“八八沈公”、“88歲沈公”的諧音。在這些出版人、學者和媒體人的文字中,一個天真、狡猾、機智、幽默、放浪形骸、從心所欲不逾矩的沈公形象生動了起來。

沈公外表是一個其貌不揚的小老頭,但說起話來馬上就成了老頑童,非常好玩。在這次分享會上,他說自己喜歡一個人在北京轉悠,當然只限於東單、西單、東四、西四這些地方,再遠的地方他也找不回來。他經常是坐公交車坐到終點站,然後再回來,在上車的地方下車。別人看不懂這老頭在幹什麼,其實他是在觀察這個世界,也在懷念自己的家鄉上海。他說,他以為自己對浦東很熟悉,結果去那裡才發現自己根本聽不懂,因為那裡的人都在說English。在發言結束時,他還非常認真地說,“我要聽吳彬阿姨、曉群叔叔的話……”實際上,這裡提到的吳彬、俞曉群都是年齡小沈公很多歲的晚輩朋友。

沈公是一個智者,一個仁者,也是一個狂狷者。熟悉他的人說他很有魅力,不知道有多少人喜歡他,而他自己則形容自己是一個“不良老年”:經常揹著一個雙肩包,脖子掛著隨身碟,耳朵裡塞著耳機,騎著一輛破"永久",說著一口蹩腳英語,出入飯局,招搖過市,不亦樂乎。

沈公用二十個字來形容自己的出版生涯:吃喝玩樂、談情說愛、貪汙盜竊、出賣情報、坐以待幣。他說:“吃喝玩樂”是老要請作者吃飯,研究如何請才能討得作者的歡心,約到好稿子。“談情說愛”是編輯跟作者要有感情,要有愛,建立很好的關係。然後可以從作者身上“貪汙盜竊”到他的最新研究成果,挖掘他們的無形資產。“出賣情報”是把自己掌握的“情報”利用起來,“出賣”給一些同行,也因此滿足了自己“吃喝玩樂”的習性。“坐以待幣”就是不能賠錢幫閒,幫過的單位得給報銷“吃喝玩樂”的費用……

沈公是金庸小說、蔡志忠漫畫引入內地的關鍵人物。早在1988年,時任三聯書店總經理的他就到香港拜訪過金庸,商討出版事宜。1991年雙方簽訂了十年的出版合同。1994年三聯書店正式推出了36冊一套的金庸作品集。這也是金庸武俠小說第一次在內地推出完整版,此時距離金庸封筆已有22年時間。除了金庸小說之外,蔡志忠、朱德庸、幾米等臺灣著名漫畫家的作品也都是他推薦到大陸的。他經常自嘲,自己沒有什麼了不起的,無非是在書店外面撿了大白菜,還在店門口撿了黃金。這裡“菜”是蔡志忠,“金”就是金庸。

沈公說,如何幫助讀者在閱讀中發現、創造價值,是他一輩子努力追求的目標。他認為,中國的出版,至今病在謀略太多,機心太重,理想太少。他覺得,出版工作者要想幫助讀者從閱讀中得到益處,使閱讀產生價值,提供的東西就要遵循“厚積薄發,行而有文”的原則。他說,“這八個字使我畢生受益,也是我幾十年來從事出版工作的標準”。

沈公每天樂哈哈,當被問起幸福的“秘訣”,他說自己曾師從中國近代著名教育家、哲學家蔣維喬練氣功。他的氣功以哲學為基礎,關鍵就是要“破除我執”,就是不要想不開,不能執著於一件事情。你把它想開了,想開了不就高興了嗎?越是“執”於一點,就越不能成功,所以要放鬆。

“幸福不過是你的想象。你認為這是不幸,你認為這是‘幸’不就行了嗎?人生有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走自己的路,能做到了,就是幸福。”沈公說。

好書推薦:

6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吳冠中:真正的藝術家都是在苦難中成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