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天哪!天……天賜我情人,天賜我兒子,天賜我財富,天賜我三十年紅高粱般充實的生活。

天,你認為我有罪嗎?你認為我跟一個麻風病人同枕交頸,生出一窩癩皮爛肉的魔鬼,使這個美麗的世界汙穢不堪是對還是錯?

天,什麼叫貞節?什麼叫正道?什麼是善良?什麼是邪惡?你一直沒有告訴過我。我只有按著我自己的想法去辦。我愛幸福,我愛力量,我愛美,我的身體是我的,我為自己做主,我不怕罪,不怕罰,我不怕進你的十八層地獄。

戴鳳蓮,莫言筆下一個不尋常的女性。莫言的《紅高粱家族》其歷史背景是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那個時候的中國,女性沒有身份和地位可言。

就像古時候一樣,女人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並且前提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什麼都由不得自己。所謂“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一旦邁出孃家門,便不再是孃家人,至於前路如何,便聽天由命了。

當命運不濟,年紀輕輕夫家死了,婦人還有“守貞節,立牌坊”之說;而男人呢,大小老婆、三妻四妾是一種不由分說的名正言順和天經地義,沒誰覺得有啥不妥。女人之於一個家庭有多重身份,妻子身份、母親身份,甚至毫不誇張地說還有傭人下人身份,唯獨沒有獨立的自我、完整的人格。

雖然這男女地位如此相差懸殊,其不平等程度在而今看來如此不可思議,但在當時卻再正常不過。而有幸生活在當代的我們,雖說遠離那種社會環境,但對其卻並不陌生。

那是因為,無論是在文學作品還是影視劇作中,我們早已見慣了此等現象。我們為著女人們不幸的命運而痛惜,同時也因著她們的不爭而哀嘆。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說實在的,作為旁觀者的我們,有時還真有一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情緒在。

但,不管怎樣,個人總難拗得過大時代之命運。更何況“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說到底,女人卑微的社會地位由來已久,所以,當一個隱忍的女主角出現在我們面前,究竟是該怨天?怨地?怨自己?想必不只我們連她自己也搞不懂怨誰吧。

不過,卓爾不群還是有的。於萬千忍耐中,總有覺醒。不甘於欺侮、不甘於卑賤、不甘於命運。莫言《紅高粱家族》中的戴鳳蓮就是這樣一位女子。

文首的那段話是戴鳳蓮最後的心聲。那是她在生之將盡之時,說與“天”的話。其實,說到底,戴鳳蓮並不是大家心中的“好人”,她多多少少有悖於文學作品中主角人物一貫的正面形象。

無論是她在回門的路上失身於餘佔鰲,還是在餘佔鰲殺了單氏父子後她接受單家產業,並與隨後而來的餘佔鰲將其發揚光大,都不是正派人所為,更不是體面人所做的體面事。

不過,“無恩不結夫妻,無仇不結夫妻”,無論是與她拜了天地的單扁郎,還是半路殺出的餘佔鰲,這一切似乎都有冥冥天意左右,不是她一小女子所能駕馭。

十六歲的她,由父母做主嫁給高密東北鄉最大的財主的獨子,卻並不是因著婚戀觀念一直秉承的“門當戶對”。財主單廷秀看上窮苦人家的女兒戴鳳蓮,是因為她腳小臉俊;儘管他那獨子是個倒黴的麻風。

從這一點來看,他們父子也活該,誰讓他們不把窮人當人、不把女人當人,只覺得錢能換得一切,心中只有自己而絲毫不去顧念他人,完全不顧妙齡女子將要面臨的悽慘人生。這樣既卑劣又自私的嘴臉最是可惡。

熱血青年餘佔鰲殺人放火,結果了單廷秀父子,還戴鳳蓮以多彩靚麗的人生。這有點像是江湖故事的片段,無論是對待蛤蟆坑那個劫路的,還是財主父子,對於餘佔鰲而言,都有一種“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色彩。

所謂英雄就是這樣的人吧。不過,作家同時也將戴鳳蓮定格在英雄的層面上。書中說——

在某種意義上,英雄是天生的,英雄氣質是一股潛在的暗流,遇到外界的誘因,便轉化為英雄的行為。我奶奶當時年僅一十六歲,從小刺花繡草,精研女紅,繡花的尖針,絞花的剪刀,裹腳的長布,梳頭的桂花油等等,女孩兒的玩意伴她度日過年。她接觸的也不過是東鄰姐姐,西鄰妹妹,何以生成了後來處理重大變故的能力和膽魄?何以鍛煉出她臨危雖俱,但終能咬牙挺住的英雄性格?這都是難以說清的事。

一句話,戴鳳蓮是個敢愛、敢恨、敢於反抗、敢於鬥爭之人。她敢愛一個不該愛的人,並且與之不婚不娶地生了兒子度過了十幾年歲月;她敢恨自己的親生父母,恨貪財的父親、狠心的母親,恨他們將她推進火坑;她的反抗和鬥爭,使她活出了自我,活得通透活得瀟灑。

同時,她的“問天”引人深思。

什麼叫貞節?女人是得守貞節,可當她面對一個苟延殘喘的麻風病人也要守嗎?

什麼叫正道?餘佔鰲是殺了財主父子,不過那父子的霸勢欺人、她父母的見錢眼開就是行了正道了?

什麼是善良?什麼叫邪惡?每個人都有底線,善良並不意味著任人可欺。而邪惡之人,定是哪些純粹地損人利己,為了個人私利不惜傷害他人之人。

說開來,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私心。但私心有大有小,有原則和底線制約著的“私”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私”。

很明顯,作者也是肯定戴鳳蓮這個人物的。書中,作者透過“我”之口說戴鳳蓮是“一個跳出美麗牢籠的蟈蟈,站在籠蓋上,震動翅膀歌唱”;說“我奶奶一生‘大行不拘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敢於反抗,敢於鬥爭”。

一個“跳出牢籠的蟈蟈”和一句“大行不拘細謹,大禮不辭小讓”便解釋並淡化、勾銷了她的“負面”形象,只留“光輝”在人間了。

13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86 曾國藩日課十二條第6條 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