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在那無知的歲月,我以為【希臘】——確切地說是【古希臘】,是個國家概念,其實,它更像是個【區域概念】。希臘是由很多城邦(城市)組成的,俗一點可以理解為NBA,像什麼雅典、斯巴達、邁錫尼、底比斯、科林斯、色雷斯、馬其頓等都是“球隊”。在這些“球隊”中,最知名、戰鬥力最強的2位大佬就是【雅典】與【斯巴達】。
關於古希臘歷史,我目前深讀過的書有2本,一本是哈蒙德的這本《希臘史》,另一本則是《牛津古希臘史》。前者的時間線脈絡更清晰,而後者讓我的感覺是更側重於非時間線的講解。總之,兩本書各有所長(後續有機會會逐一分享閱讀體驗)。
相較於古希臘史,可能我更熟知的是古羅馬史,一方面是因為古羅馬總體是個國家概念,有相對完整的編年記錄體系;另一方面是由於吉本的曠世鉅著《羅馬帝國衰亡史》,雖然當年讀的是電子版,且是粗讀,但這種囫圇吞棗地閱讀倒也把整個羅馬的歷史梳理了一遍。
我所認知的古希臘史,其實並不完整,就像目前出土的古希臘陶罐——拼合起來的樣子很完整,但一眼望過去是有很明顯的裂痕的。
以這個角度看,我也只是從各個碎片上去大致瞭解了一些著名城邦的歷史事件。同時,古希臘饋贈後人的主要是三大領域:政治、哲學與藝術。
雖然古希臘是標準的奴隸制,正因為有眾多奴隸進行生產勞作,而且,古希臘擁有優越的地理環境,不像我們中國常常有旱災、蝗災等天災來襲,擁有公民權的古希臘人在物質層面沒有太多憂慮,自然有足夠多的時間進行思想方面的探索。
於是,就誕生了民主制,以雅典最為典型。
此外,就是一眾思想界的巨人和科學家。比如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畢達哥拉斯、泰勒斯、歐幾里得、阿基米德等。
彼時,地中海域群星璀璨,每個獨特而領先時代的思想都意義非凡,就像亞歷山大港的燈塔一樣,為人類文明指明瞭思考的方向。
古希臘的藝術,也是澤被後世,古羅馬繼承了古希臘的藝術精髓,又推陳出新。而千年後的文藝復興,更是以復興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文化和藝術的旗號,讓人文主義的春風吹遍整個歐洲,乃至全世界。
然而,國內關於古希臘藝術的引進書籍雖多,但最大的遺憾往往是篇幅較短,如後浪於2014年出版的《古希臘藝術》僅160頁,譯林出版社於2009年出版的《劍橋藝術史:古希臘羅馬藝術》僅152頁。在2020年末,我有幸邂逅了一本厚達400多頁的古希臘藝術史專著《希臘世界的藝術與考古》。
從譯者翁海貞女士的介紹看,這本《希臘世界的藝術與考古》更像是教材——其實就是教材。本書作者理查德·西奧多·尼爾是芝加哥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全書共分為14章,是因為“美式大學14個星期為一學期”,正好每週一個章節。
作為教材,這本書的內容必然是嚴謹的、成體系的;但它又是一本希臘藝術史領域的入門讀物,所以,這本書又是很親民的。
書名中強調“藝術與考古”,以我個人的閱讀體驗看,這本書可以稱為將“考古學與藝術史兩種視角結合起來”。自青銅時代至羅馬崛起之間古希臘藝術的演變歷史,講述起來很難有太多新意,但如果深挖古希臘藝術與政治、宗教、古代日常生活的關係,並擇時探討“具體的作品、工藝、學術爭議,包括藝術品的偷盜劫掠、現代修復以及新近的考古發現”,就能讓我們今天的讀者“閱圖”之時就相對有代入感。
與貢布里希在《藝術的故事》中所強調的類似,《希臘世界的藝術與考古》所呈現的藝術史科普,從宏觀上看更像是一種美學教育,透過“各個時代的出土文物”教人用藝術的眼光和藝術的思維去思考曾經的時代(與今天)。
於是,作者理查德·西奧多·尼爾在全書的字裡行間佈局瞭如下三個核心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我們看到什麼?”、第二個問題是“我們如何知道?”、第三個問題是“我們為何關心?”
於是,不僅是古希臘的藝術品,我們去觀察過去所有的藝術品,也都要保持一種好奇心與懷疑精神。我想,這才是閱讀這部關於古希臘文明的通俗演變史之外,引發的思想昇華。
可是,書畢竟只是書,哪怕書中極盡各種表現方式去展示、解讀希臘文明中的大理石雕塑、神廟以及陶塑、鑄幣、住宅建築等,試圖讓讀者“沉浸式感受古希臘的文明和生活”,我想,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核心原因在於,有些東西只有親眼目睹,才能感受到一種超越時代的偉大與不朽。
不過,對於廣大讀者來說,親眼目睹恐怕是奢望,有《希臘世界的藝術與考古》這樣一本書,能夠在家中就可以輕鬆瞭解縱跨2000餘年的古希臘藝術史,已經是一件幸事。
感謝作者理查德·西奧多·尼爾能撰寫這樣一本大而全的著作,感謝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有書至美”將此書引進,感謝譯者翁海貞將原著遵循“信達雅”的要求呈現了一部可讀性極強的簡中版。
衷心希望每一位讀者都能堅持讀書,堅持讀好書,讓自己不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