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比埃爾·奧古斯特·雷諾自畫像

導讀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是蘇東坡中秋詞裡的句子。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八九,但每個人的處世態度卻不一樣:有的達觀開朗,有的怨天尤人。

筆者最推崇豐子愷先生的話:只生喜歡不生愁。當我們懷著一顆平和、寬容之心看待事物時,世界在你眼裡也會變得格外的美麗。你碰到困難,方方面面會伸出援助之手,連命運也會眷顧你。法國印象派大師雷諾阿,就是這樣一個熱愛生活的藝術家。

在雷諾阿一生創作的1000餘幅油畫、素描和銅版畫中,找不出一幅哪怕是一點點反應他個人痛苦的作品。“他的畫就是一個陽光明媚,而又清爽宜人的世界。” 事實上,他的人生十分坎坷,還有兩次遭遇險情,差一點點丟掉了性命。但是每次能夠逢凶化吉,恐怕與他的善良、樂觀的個性不無關係。

撰文 | 林鳳生(上海大學退休教授)

責編 | 葉水送

01

學畫之路:一半是艱難,一半是機遇

比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出生於一個貧苦的裁縫家庭,家裡有5個兄弟姐妹。由於窮,他很小就輟學,13歲起就以畫瓷瓶掙錢來養活自己。

少年時代的他養成了每天勞動的好習慣。雷諾阿艱苦樸素、有獨立自主的精神,常常夢想憧憬自己的未來。當他積蓄下一筆錢後就來到巴黎的《格萊爾畫室》學畫,並在那裡認識了志同道合的朋友莫奈、巴齊耶和西斯萊。由於他們的作品有個性,得不到官方沙龍的肯定,畫賣不出去生活非常拮据。雷諾阿晚年感慨地回憶起他在《格萊爾畫室》的地板上,收集別人丟掉的顏色軟管,把顏料擠出來用的經歷。莫奈也回憶說:“雷諾阿從家裡給我們帶來了麵包,才使我們沒有餓死。”然而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他們仍然孜孜不倦的探索自己的藝術道路。

印象派也稱為外光派,就是畫家要走出畫室到大自然中體驗光色的變化,把眼前所見的景物下來。雷諾阿和莫奈常常結伴到離開巴黎幾十公里外的巴比松去寫生,這段路要走兩天,晚上就住在農民的牲口棚裡過夜。1865年的一天,雷諾阿在沙耶-昂-比耶爾森林裡寫生時險遭厄運。那天他正在森林裡畫畫,走來了一幫子醉醺醺的巴黎人,他們看到雷諾阿在畫畫,先是感到好奇,但由於根本看不懂他畫什麼就開始嘲笑他。

雷諾阿身上穿著手藝人的工作服成為他們的笑料,接著這群人就開始向他挑釁,將他亂推亂搡,接著就大打出手。見雷諾阿不還手,一個胖子便飛起一腳把他的畫架和畫布踢得老遠,接著就是一陣毆打。十來個小混混把他打倒在地,與他們在一起的一個女孩還用雨傘的尖戳他,正在這危險的時刻,從一片矮樹林裡跳出來一個大漢,他大喝一聲,舞動手上的柺棍,朝人群衝過來,把這一批小混混嚇壞了,在一片叫罵聲和小女孩的尖叫聲中逃之夭夭。

圖1:迪亞茲作品

圖2:雷諾阿作品

雷諾阿十分感激,向救命恩人說出了自己的名字,陌生人也說了自己是納爾西斯·迪亞茲,原來他就是最著名的巴比松畫家之一。迪亞茲仔細看了雷諾阿的畫說:“不錯,你很有天賦,真的,但是你為什麼畫的這麼黑呢?”正是這句話讓雷諾阿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從此改變了自己的風格方向:從這一刻起他開始提升繪畫的色調,畫面變得明亮起來。圖1是迪亞茲的作品,純正的巴比松風格。圖2是雷諾阿幾年後的作品。

但要在畫布上表現出太陽光下景色的五彩繽紛不是容易做到的事。於是他與莫奈一起向科學請教,在系統學習了化學家謝菲勒爾的著作後,他們弄清楚顏色中有紅、黃、藍三種原色,與之對應的是綠、橙、紫三種補色。當原色與補色放在鄰近的位置時,由於色彩的對比效應,會讓觀者產生更為明豔的視覺效果。

圖3:雷諾阿的塞納河划船系列之一《划船手》

於是雷諾阿把這兩點理論“拿來”用於自己的創作實踐。圖3是他的塞納河划船系列之一《划船手》。他在畫中乾脆只使用上述六種顏色,並且透過互相併置和襯托,使畫面光彩奪目、生機盎然。

為了讓讀者對比色效應有一個感性瞭解,圖4是一種印染紡織品的裝飾圖案設計,右面部分是原來的情況,用白色代替原圖中的黑色之後(其他顏色不變),讀者可以清楚地感覺到圖中所有的顏色全部都變亮了(左面部分)。這種技法在色彩學稱為貝措爾德效應,是用柏林氣象學家威廉·凡·貝措爾德的名字命名的。

正當雷諾阿和莫奈對野外寫生樂此不疲之時候,又發生了兩件讓他驚心動魄的事情。

02

左右逢源:一半因個性,一半碰運氣

1870年前不久的一天,雷諾阿在馬爾洛特附近的森林裡畫畫。突然見一個人踉踉蹌蹌出現在林子裡,他告訴畫家自己是一名記者,名叫拉烏·裡戈,為了躲避警察的追捕逃到林子裡來,已經躲了好幾天。雷諾阿聽了他的話十分同情,把自己的外衣借給他穿,還去給他找來了吃的。夜幕降臨後,把他帶進自己租的客棧藏在房間裡,幾天後記者的朋友來客棧把他接走了。

不久巴黎公社爆發了,不關心世事的雷諾阿那天還在塞納河的陡坡上畫畫,突然一幫狂熱份子把他當成是凡爾賽的間諜抓了起來。他們認為雷諾阿在畫巴黎的城市防禦圖,將他帶到了巴黎六區市政廳的院子裡。正當有人威脅要判他死刑的時候,那位記者神奇地出現了他的面前。這時候的他穿著筆挺的軍裝,胸前還佩戴著紅色的綢帶。原來他是起義軍的總檢察長。

兩人相互對視了幾分鐘,隨著一聲呼喊,就緊緊地擁抱在一起了。裡戈告訴巴黎公社的社員說:公民雷諾阿不是間諜,而是偉大的藝術家,還是一位愛國者,曾經救過自己的命。於是一切也就OK了,大家一起唱起了《馬賽曲》。

裡戈給雷諾阿開了一張通行證,這讓他能在輕易地越過重重火線去盧夫西恩看望家人。有趣的是,回來的時候正是在凡爾賽當統帥的比布斯思戈王子給他簽了另外一張通行證,因為他也是雷諾阿的粉絲。

雷諾阿的人生一路走來,每每遇到危險的時候,都會得到別人的鼎力相助,與其說是吉人自有天助,還不如說是他善良的性格和寬厚的處事所得的回報。本文的前面介紹了他青年時代碰到危險的故事,能夠化險為夷,與他的隨和的性格有關。特別是第二次脫險,是他救人在先的結果。

雷諾阿平時待人十分真誠:年輕的時候,他一旦有機會去蹭飯,就會在口袋裡先為莫奈留一個麵包,事實上莫奈的經濟條件要比他好多了。莫奈的困難主要是大手大腳花錢習慣了,一旦有了錢就想去高消費。對家庭和妻子(卡米耶)也不大負責任。碰到這樣的主,一般人是不願意去幫助的,但雷諾阿不以為然,或許這是一種善良人的本性使然吧。

無獨有偶,塞尚是銀行家的兒子,經濟條件也優於雷諾阿。當塞尚想出售自己的作品時,雷諾阿就毫不猶豫把他介紹給自己熟悉的畫商肖蓋。用生意場上的話來說,塞尚與自己是藝術市場上的對手,幫助這樣的對手,等於在砸自己的飯碗,但是雷諾阿卻不會這樣想。正因為他的胸襟如此寬廣,所以在印象派的圈子裡有很好的人脈,幾位有錢的朋友也常常樂於幫助他。

富二代巴齊耶多次讓雷諾阿住在自己的畫室裡,並擬用2500法郎收購他的作品《花園裡的女人》,透過分期付款的方式來幫助他解決生活費。另一位富二代卡耶博特為了幫助他,購買了雷諾阿的《聖地-拉薩爾火車站》、《加萊磨坊舞會》、《包廂》、《千秋》等多幅作品。他原以為這些是看起來“賣不出去”的作品,現在卻成為世界各大博物館裡的鎮館之寶,也是藝術史上傑作。

圖5:《夏龎蒂埃夫人與女兒們》

巴黎公社之後,出版商的太太夏龎蒂埃夫人的家裡,成了法國印象派畫家的聚會之處。在她每逢星期五舉行的沙龍里,巴黎文化、藝術界的人士濟濟一堂。朋友把雷諾阿推薦給夫人,雷諾阿畫的妙齡少女形象,青春煥發、嫻靜雅緻,立馬受到了夫人的喜歡,他邀請雷諾阿為自己和二個女兒創作了一幅《夏龎蒂埃夫人與女兒們》作品(圖5),這幅畫讓他聲名遠揚。

在此以前雷諾阿也有個別作品入選了幾種畫展。但是在畫展上,要麼被放在六米高的位置,要麼放在樓梯下面找不到的地方。而在1889年舉行的官方沙龍上,他的畫《夏龎蒂埃夫人與女兒們》被掛在最醒目的位置上,誰也不敢把夫人的肖像畫放在不重要的地方,因為她是巴黎文化精英們的“老闆”。

在這一段時間裡,在夫人的介紹下,雷諾阿獲得了大量的肖像畫訂單,成為印象派畫家裡最先富起來的人。富起來的雷諾阿很有愛心,常常幫助還在困難中的畫家朋友。1875年他在蒙馬特創作的時候,看到給他當模特的少年,許多人都是孤兒,便萌生創辦一個“幼兒之家”的想法,採用了開畫展的辦法來募集資金,後來在夏龎蒂埃夫人的支援下,這個愛心計劃得到了實現。

03

事業有成:一半是天意,一半靠勤奮

現代藝術家杜尚說:“藝術是大腦的產物”。以前我們知道:外部世界的視覺資訊透過觀者的視網膜、視神經到達大腦的枕骨皮質,也稱為初級視皮層(V1)。然而分兩路:腹側通路(Ventral path)把資訊下引到顳葉皮層處理線條、拐角等形狀的資訊。背側通路(dorsal path)把資訊上引入頂葉皮層處理了色彩等資訊。

圖6:大腦皮層側面圖

大腦把二種資訊合成,讓觀者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人的視覺系統就像一架照相機,複製了外界的現實。但實際情況並不如此,大腦的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還要把反饋的資訊,仍然按原路傳遞到各個腦區,並且透過增強某些傳遞感覺的特徵和抑制其他的,對資訊作相關調整,此時大腦裡原來儲存的資訊也會加進來補充(即自上而下top-down processing),所以大腦的前額葉皮質(PFC)才是處理視覺資訊的CEO,就像是一個樂隊的指揮,它要確定全部的資訊處理都在以協調、和諧的方式進行著;透過儲存和更新知覺內容來控制思想和記憶;還激發眶額皮質等相關的情感區域,引起了身體反應,如心跳加快、肌肉緊張等(圖6)。

瞭解了大腦的資訊處理過程就不難理解畫家的作品為什麼會帶有強烈的個性。因為人的視覺系統不是照相機,大腦在資訊處理的過程中加入了個人的認知、思想、記憶和興趣愛好……

那麼,雷諾阿的畫為什麼人見人愛?

除了他具有紮實的繪畫功底和深厚的藝術修養之外,雷諾阿的事業取得成功,還在於他善於思考、能夠揚長避短,把自己的特長髮揮到極至。

首先,他的作品都是以大眾喜聞樂見的內容為主題。在他的畫裡,看不到類似於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塞尚的《奧林匹亞》這類容易引起觀眾反感的題材,這些題材因為帶有色情味道的女性裸體,被一般大眾認為有傷風化。雷諾阿的筆下的少女,一個個都是紅紅的臉,洋溢著健康、青春和陽光燦爛。

其二,他善於發揮自己的特長。雷諾阿與莫奈師出同門——《格林畫室》,藝術水平也相當,所以當他發現莫奈孜孜以求研究陽光下的空氣、水波的光、色彩變化的時候,他就有意識地致力於人物畫的研究,他們倆人分別創作的《青蛙塘》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圖7

圖8

大家猜一下上下兩幅《青蛙塘》,哪個是莫奈的作品,哪個是雷諾阿的作品?

青蛙塘是一個建造在浮船上的水上咖啡館,它位於塞納河谷的克瓦西島,是當時的一個旅遊景點和度假勝地。從春天開始就有遊客陸續來這裡游泳、划船、在草地上吃午餐。夏季的週日,成群結隊的遊人紛紛湧到河邊的那些小島和草地上。莫奈和雷諾阿在同一地點各創作了一幅畫,不難發現二位大師的不同。在莫奈的畫裡,激盪的河水中反射出水面的波光粼粼,是畫中最引人眼球的亮點,而在雷諾阿的畫中水域的面積要小得多,人聲鼎沸的遊客成為了畫的主體。(圖7、圖8)

圖9:《加萊磨坊舞會》

第三,雷諾阿作畫的時候,熱情洋溢,傾情奉獻,因此有很強的感染力。當你凝視一會兒畫面就會覺得心情舒暢,因為他的作品畫種一種讓人快樂愉悅的成分。圖9是雷諾阿的曠世傑作《加萊磨坊舞會》。加萊磨坊是位於巴黎外圍蒙馬特地區的一個鄉村花園舞場,花園裡安裝了煤氣燈,兩個廢棄的風車改造成酒吧。每當週六晚上(平時不開放)那裡就擠滿了年輕人,有學徒工、小職員和從巴黎北部趕過來玩的人,十分熱鬧。男士須付25生丁、女士免費。

圖10

圖11

1875年9月雷諾阿為了創作這一幅畫,特意在蒙馬特租了一間房,還邀請了許多當地姑娘和她們的男朋友來當模特,小馬戈、妮妮、讓那·昂熱萊等雷諾阿早期作品裡的模特悉數亮相。把《加萊磨坊舞會》與其他印象派大師的同一類作品,如莫奈《花園中的女人》(圖10)、馬奈《草地上的午餐》和巴齊耶的《家人重逢》(圖11)比較,可以清楚看到,前者畫中的人物是孤立的,而在雷諾阿的畫卻表現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有的在親切交談,有的在竊竊私語。當觀眾把關注點從一個人群移動到另一個人群,可以看到人群裡的他們正在透過眼睛在互相交流,從而讓作品散發出令人難以抗拒的魅力。顯然,《加萊磨坊舞會》畫的是一場19世紀的聚會,卻能夠讓觀眾回憶起自己以往的生動的聚會,和與之相聯絡的快樂時光。

這幅畫點燃了人的個人回憶,啟動了人的情感反應(因為觀者的大腦裡有映象神經元,所以能夠感同身受畫家的情緒)。我們能夠透過影象強化而想象自己。甚至於把自己置身於畫中,感同身受其中的快樂。

04

快樂人生:一半是天性,一半靠環境

雷諾阿的人生之所以如此快樂當然是有其原因的,歸納幾條也可以讓我們揣摩學習。當然他為人厚道樂於助人,有很好的人脈是其一。

事實上,他的人緣好還在於他是一個自由職業者,沒有機構制度的約束,也沒有職場裡複雜的人事關係,更沒有領導的指手畫腳。他直面社會和市場,憑自己的手藝吃飯,即使在畫無人問津的時候,對自己的藝術也是充滿信心。像梵高一生只賣出一幅畫,也相信自己的藝術今後一定會發揚光大。

圖12:雷諾阿的妻子

其二,雷諾阿的妻子是他的模特,她那“翹起的鼻尖和櫻桃小嘴”讓雷對她一見傾心、一往情深(圖12)。畫肖像畫的時候,他常常面對模特自言自語:“有這麼美的天使,還要畫幹什麼呢?”因為在他看來,他想要創造的東西已經存在了。而妻子對他的照顧也是無微不至,他們常常搬家,每到一地她總是先把畫室安排的妥妥帖帖,營造一種讓雷諾阿全神貫注的氛圍。

所以結婚了的雷諾阿喜歡宅在家中,晚上也不出去應酬。正因為家庭生活如此和諧,他的兩個兒子(一共有3個兒子)也很有出息。一個是國際著名的電影導演,另一個是喜劇名演員。

其三,筆者以為,人生快樂之關鍵取決於能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雷諾阿是一位畫家,以賣畫為生為主,但是他創作的動機更在於他對藝術的熱愛。就像孔子說的,“知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在經濟窘困的時候他有一次賣掉了幾幅自己心儀的作品。當對方來取作品、當然也付款的時候,雷諾阿不僅高興不起來,而是若有所失,甚至熱淚盈眶,就像告別一位老朋友。

雷諾阿活到75歲,在印象主義畫家裡僅次於莫奈。他年紀大的時候患有嚴重的風溼病,有人說他已經站不起來了。但是他讓人把畫筆綁在手上堅持畫畫。有一個故事說,他在即將動手術的那一天,醫生在走廊裡碰到他的妻子匆忙走出去,便問你去哪裡。妻子說有朋友送給雷諾阿鮮花,他想把它畫下來。

在1919年12月一個美麗的日子裡,雷諾阿離開了人世間,是肺部感染奪去了他的生命。床頭還有一幅油畫,畫著從他的花園裡採來的銀蓮花。“我開始有些明白了。”在臨終前的一天,當別人從他的手中拿下畫筆的時候,他這樣說。

參考文獻:

[1] Nathalia Brodskaia, Impressionism, Parkstone Press International. New York, USA 2010

[2](法國)讓-保爾·克雷斯佩勒,楊潔等翻譯,印象派畫家的日常生活,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6

[3]李行遠,印象派畫傳,花山文藝出版社,2004-12

[4](德國)英戈·沃爾特,王紹祥等翻譯,印象主義藝術,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TASCHEN,2019

[5](美國)傑弗裡·邁耶,蔣虹譯,印象派四重奏,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6] Arthur P.Shimamura, Experiencing Art, In the Brain of the Behold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7]Arthur P.Shimamura and Stephen E.Palmer, Aesthetic Science, connecting Mind, Brains, and Experi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9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狗咬呂洞賓”,狗為什麼要咬“呂洞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