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旭光
長海兄的創作談,《心月孤圓》一一我畫八大山人,與畫作珠聯璧合,是對畫作最好詮釋,亦心畫家冰心禪意的最好寫照。文章重點刻畫八大山人的人物性格,分析人物性格與藝術風格之間的內在聯絡,以及個人命運與社會性格之間的邏輯關係,從而描繪出一條清晰可見的哲思連線。讀起來既深化了人物欣賞主題,又豐富了相關資訊和間接人生體驗,令人歎服不已!藝術有時是相通的。
王長海八大山人畫作
我雖然不懂繪畫藝術,但我知道,困厄出人才,出不朽之作。司馬遷寫《報任安書》,列舉文王《周易》,仲尼《春秋》,屈原《離騷》等人物命運與人格成長、傑作誕生的關係,實際上就是對自己遭宮刑後憤而著無韻之離騷《史記》的寫照。杜甫曾說,自古文章忌順達,實際上是文人忌順達。其《赴京詠懷五百字》,三吏、三別等不朽之作,概與社會動盪,詩人遭逢離亂坎坷休慼相關。蘇軾也說,窮困出佳詩,其本人不是屢經牢獄、流放、大起大落,後人就無法見到其黃州的《寒食帖》(天下第三行書),三詠赤壁(前後《赤壁賦》和《赤壁懷古》等千古絕唱)等。近來讀劉基(伯溫),如果沒有元代末年黑暗統治,其仕途屢受打擊,就無法成就其傑出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文學家地位。當然,並非所有厄運都必然會含沙蚌珠,它必須具備諸多條件。如果不是傑出人才,就會被厄運壓垮,就會在窮困中止步。而只有伴隨著思考,伴隨著迴歸草萊,伴隨著不屈不撓的探索實踐,才能在山窮水盡疑無路之際,實現柳暗花明又一村。方舟之祈的陳思王曹植,“世胄攝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左思,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劉禹錫,“人比黃花瘦”的李易安等,大率如此。
王長海八大山人畫作
就長海兄八大山人畫作而言,構圖非常獨特,人物似隱於雲端,遠山近樹,人間煙火,俱置之度外,面部表情,無慮憂樂,苦難之後精神超然世外,躋身大成,令凡夫俗子高山仰止的意象畢現。而身體前傾角的設計,雙目藐思,肩披簑笠等,又體現出人物藝無止境的追求,不避風雨路漫、孜孜以修的高遠志向等,幾於完美……。冒昧胡言,還望海兄賜教!2020.12.26(旭光)
李旭光簡介
祖籍山東,吉林松原人,軍人出身,退休前曾供職於鄉、縣、市(地)、省黨政機關。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史學會遼金契丹女真史分會理事,中國楹聯家協會會員;吉林省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吉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文學創作一級。
散文《秋來查干湖》,收入2011年《中國散文精選》、刊於《光明日報》、《作家》、《大家散文》、《詩選刊》、《散文選刊》、《語文主題學習》(上海教育出版社)等書報刊,被《學優網》、《第一文庫網》等語文學習網站眷顧;《查干淖爾之冬》發表於《大家散文》、《人民日報》,收入《人民日報》散文精選《風在訴說的時候》;《中華典籍引領我的生活》,獲《光明日報》社、“國家古籍保護中心”有獎徵文優秀獎;《百餘年來洮霍兩河注入查干湖以及松嫩兩江與查干湖溝通的文獻與圖輿》,在全國遼金史年會宣讀,刊於《東北史地》,收入《遼金史論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三石·九石》等幾十篇札記、隨筆、詩歌,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詩刊》、《人民文學》、《美文》等報刊發表。
《踏青集》、《方舟·方舟》、《查干湖畔的遼地春捺缽》等文集在作家出版社、吉林出版社出版。(2019·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