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裡的楚國舞蹈
近年來,歷史類影視劇在熒屏上所佔比例越來越高,隨著觀眾歷史文化知識水平的不斷提升,口味也越來越“刁”。他們不再像以往那樣,只是簡單地褒貶劇情和演員演技,而是對歷史背景、傳統文化,乃至服化道等都越來越挑剔。秦漢是中國歷史上一段極其重要的時期,人物關係複雜而精彩,秦漢題材歷史劇也深受觀眾歡迎。秦漢題材歷史劇要想拍好,影視編導就必須參照文獻和考古資訊,在歷史文化細節方面狠下功夫。
一、舞蹈
在承襲商周舞蹈傳統的基礎上,富有創造精神的秦漢人又不斷推陳出新,創造出形式多樣、各有千秋的歌舞,如盤鼓舞、袖舞、巾舞、假面舞等。
漢畫像石中的盤鼓舞(中間)
袖舞,舞蹈者跳舞時要穿有長袖子的舞衣。舞袖形狀不一:有上、下寬窄一樣的;也有上寬下窄的,就是在寬袖手腕處,接上一條窄長的袖子。舞蹈時,腰肢纖細的舞者揮動長袖,“振飛糓以舞長袖,嫋細腰以務抑揚”,翩翩起舞,給人以極美的觀感。西安漢墓曾出土一件拂袖舞俑,其左手長袖殘斷,右手長袖拂肩,垂在背後。另一件陶俑則穿著舞袖上寬下窄的舞衣,扭動纖腰,身體傾斜,翩翩起舞。
巾舞,漢代原名“公莫舞”,據說此舞創作靈感來自“鴻門宴”。鴻門宴上,項羽的謀主范增欲趁宴會刺殺劉邦,以絕後患。他暗中指使項莊以舞劍助樂為名,伺機刺殺劉邦。項羽叔叔項伯洞悉范增意圖,也揮袖拔劍起舞,與項莊對舞。他時常用自己的身體、衣袖干擾項莊,翼蔽劉邦,且多次對項莊說:“公莫!”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後來,人們據此故事創作出“公莫舞”。不過也稍有改動,即將項伯長長的衣袖替換為兩條長巾,舞者起舞時,手揮長巾,使之凌空飛舞。在成都考古出土的一件漢畫像磚上,就描畫有一頭梳雙髻、足踏木屐的舞女,雙手揮動兩條長巾,舞姿凌空飄揚。晉代時,依舞蹈所用舞具,改名為“巾舞”。
今人臨摹的東漢畫像石長巾舞
鞞[pí]舞,據說是先秦時期居住在今四川、重慶一帶的賨人創造的一種民族舞蹈。鞞,是漢代的一種小鼓名,其形狀“如鼓而小,有柄,兩耳,持其柄搖之,則旁耳還自擊”,類似現代的撥浪鼓、貨郎鼓。鞞舞因舞者手持“鞞”而得名。
楚漢相爭時,賨人曾派“勁銳善舞”的族人隨劉邦征戰。戰爭間隙,賨人利用自己擅長歌舞的民族習性,載歌載舞,頗受劉邦等人喜愛。因此,劉邦命樂人仿效其舞,編練而成《巴渝舞》。在四川彭縣出土的一件漢畫像磚上,就描畫有一排舞者手持“鞞”起舞的形象。
二、競技
秦漢時期,特別是漢代,隨著社會相對和平穩定,在承襲傳統遊戲娛樂的同時,還創造出形形色色的遊戲娛樂專案。有些遊戲專案,如鬥雞、蹴鞠、角抵、博弈等,因濃郁的競技色彩,給人們平淡無奇的生活帶來了無窮的刺激與樂趣。
鬥雞,使兩隻公雞相鬥以分輸贏的一種競技遊戲,秦漢時盛行於民間。當時還有人以鬥雞為業,稱“鬥雞翁”。帝王、公卿也往往鬥雞取樂。東漢末,曹植曾撰《鬥雞》詩,惟妙惟肖地描畫出鬥雞場景:
長筵坐戲客,鬥雞歡閒房。
群雄正翕赫,雙翹自飛揚。
揮羽邀清風,悍目發朱光。
觜落輕毛散,嚴距往往傷。
長鳴入青雲,扇翼獨翱翔。
蹴鞠,也叫“踏鞠”,就是踢球。鞠,是一種“以皮為之,實以毛”的球。這種遊戲,據說是黃帝發明的。戰國時頗為很盛行,齊都臨淄城中,許多市民喜歡“鬥雞走犬,六博踏鞠”。秦漢時,無論是漢武帝、漢成帝等權貴,還是住在“窮巷”裡的貧民,都痴迷蹴鞠。霍去病率軍出征途中,即便士卒乏糧、疲憊,也阻擋不了霍去病踏鞠的熱情。
從時人撰寫的《鞠域銘》不難看出,當時的蹴鞠與我們今天的踢足球規則有同有異:球場為方形,兩端各有6個月狀球門,兩兩相對。參賽者分成兩隊,每隊各設隊長,推選裁判員,遵照規定比賽。
漢武帝和太子劉據蹴鞠
角抵,古稱“角力”,秦二世時更名為“角抵”,是一種類似現代摔跤、相撲的競技遊戲。1975 年,在今湖北江陵鳳凰山秦墓考古出土的一件木篦背面,描畫有“角抵”的影象。影象中有3個赤臂、穿短褲的男子,右邊二人正在“角抵”,左邊一人平伸雙手,似為裁判。
“博弈”,“博”指“六博”,“弈”指圍棋,是一種春秋時人發明,戰國秦漢時宮廷、民間都很盛行的競技遊戲。東漢時,還有人寫過《博經》。
“六博”的玩法是:兩名弈者分別在“博”的兩端就座,每端各放黑、白兩色六枚棋子。其中一枚叫“梟”,另外五枚叫“散”。一人執白棋,一人執黑棋。兩名弈者輪番擲骰子,根據骰子上的字數行棋。“梟”可以吃掉對方的“散”,也可以在己方“散”的幫助下,殺掉對方的“梟”。若己方“梟”被殺,則另一方獲勝。
六博陶俑
秦漢時,用來勸酒、競技的用具叫“酒令錢”,也叫“行樂錢”,它的形狀與銅錢相仿,都是外圓內方;有的錢上分別鑄有“第一”、“第二”等數詞,有的鑄有“聖主佐”、“得佳士”等三字或四字韻語。它們是人們飲酒時用來拼酒定輸贏的一種用具。
三、雜技
秦漢時期的雜技形式多樣,主要有履索、緣竿、疊案、衝狹、戲獸、魔術等不同的形式。
履索就是今天常見的雜技表演——走繩。它既是民間百姓、藝人娛樂、賣藝的重要形式,也是朝廷聚會的一項重要表演形式,如東漢正旦朝會時,常舉行履索用來助樂。其表演形式是:“以兩大繩系兩柱頭,相去數丈,兩倡對舞,行於繩上,相逢切肩而不傾。”沂南考古出土的漢畫像石上,描畫有“履索”的影象。
緣竿,秦漢俗稱“都盧尋橦”,類似現代的爬竿。其表演形式主要有:將竿豎立在人的額頭、胳膊、地、車上,或仰躺在地的人的雙腳上,竿上有一人或數人表演倒立、倒掛等各種險技。山東肥城孝堂山石刻、山東沂南漢畫像石上,均描畫有緣竿的影象。
秦漢時的“疊案”,類似於現代在累疊的桌、凳等物上表演倒立等雜技的表演形式。在四川彭縣考古出土的漢代畫像磚上,有一頭梳雙髻的女子,在重疊的12張桌案上表演倒立等驚險動作。她雙手撐案、彎腰,努力將腳後伸,邁過頭頂。旁邊一舞女揮動長袖,在盤子、鼓之間盤旋,將盤鼓舞、袖舞有機地糅合為一體。
和林格爾漢墓壁畫中的疊案表演
東漢著名文學家、科學家張衡在《西京賦》中曾記載說:“衝狹燕濯,胸突銛鋒。”其中提到的“衝狹”是怎樣一種雜技表演形式呢?張銑解釋說:“狹,以其為環,插刀四邊,使人躍其中,胸突刀上,如燕之飛躍也。”意思是說,先用草編成草環,內圈插滿短刀,鋒利的刃尖向內。表演“衝狹”者需跳起,並從環中穿過,而不被刀刃損傷。它是一種類似今日鑽刀/火圈的雜技表演形式。
弄丸劍,當時又叫“跳丸劍”,表演者用手往空中拋擲數量不等的丸或劍,或丸、劍並用,然後用手接住,往復不絕。很多表演者擲接的丸、劍少則一個/把,多則九個/把。從大秦(古羅馬帝國)來的幻人,技藝精湛,“善跳丸,數乃至千”。
秦漢時人已能嫻熟地馴化野獸,使其表演各種雜技。張衡《西京賦》中,就有被馴化的熊、虎、猿狖、雀、白象等表演攀爬、攫物等表演的記載。山東嘉祥武氏祠出土的漢畫像石上,也描畫有耍蛇的圖案。
除前述或傳承以往,或自主創新的各項舞蹈、競技、雜技外,漢代中期,隨著漢朝與西域乃至與中亞、歐洲“絲綢之路”的開闢,大秦、安息(今伊朗)等國的魔術也傳入漢朝。漢武帝時,來自安息的“黎軒善眩人”擅長“口中吹火,自縛自解”。東漢安帝時,大秦來的幻人表演的“變化吐火,自支解,易牛馬頭”等魔術,極大地豐富活躍了漢朝官民的精神生活。
和林格爾漢墓壁畫的大型雜技表演
文史君說
秦漢時期,社會相對和平穩定,經濟富庶,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增長。這一時期的舞蹈、競技、雜技等藝術形式既傳承傳統,又與時俱進地進行創新,而且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闢,魔術等新的藝術形式傳入中國,給秦漢民眾提供了更豐富、刺激、快樂的藝術遊樂形式,促成了這一時期文化藝術的繁榮。
參考文獻
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1959年。
班固:《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
范曄:《後漢書》,中華書局,1965年。
彭衛、楊振紅:《中國風俗通史》(秦漢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