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何謂半滿?易曰:「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書曰:「商罪貫盈,如貯物於器。」勤而積之,則滿;懈而不積,則不滿。此一說也。
譯文:怎樣叫做半滿的善呢?易經上說:不積善,不會成就好的名譽;不積惡,則不會有殺身的大禍。尚書說:商紂王的罪孽,如錢滿串,就彷彿東西裝滿了一個容器裡一樣。如果很勤奮的儲積,很快就會積滿。如果懶惰些,不去收藏積存,那就不會滿。所說的積善積惡,也像儲存東西一樣,這是講半善滿善的一種說法。
理解:對於“半善”、“滿善”,了凡做的解釋比較多。分了幾種情況。我們分別看一下,是哪幾種。
這裡的半與滿,指的是行善的過程的半與滿。若是在開頭做了幾件善事,而不能堅持下去,就是“半善”,即是半途而廢的說法。雷峰不斷的做好事,偉人曾經評價過: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一直做好事。這就是“滿善”的表述。正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九層高臺,起於累土。講的就是積累,不斷的堅持。
【原文】昔有某氏女入寺,欲施而無財,止有錢二文,捐而與之,主持僧親為懺悔;及後入宮富貴,攜數千金入寺舍之,主僧惟令其徒迴向而已。
因問曰:「吾前施錢二文,師親為懺悔,今施數千金,而師不迴向,何也?」
曰:「前者物雖薄,而施心甚真,非老僧親懺,不足報德;今物雖厚,而施心不若前日之切,令人代懺足矣。」 此千金為半,而二文為滿也。
譯文:從前有一戶人家的女子,到佛寺裡去,想要送些錢給寺裡,可惜身上沒有多的錢,只有兩文錢,就拿來佈施給和尚。而寺裡的首席和尚親自替她在佛前回向,求懺悔滅罪。後來這位女子進了皇宮做了貴妃,富貴之後,便帶了幾千兩的銀子來寺里布施。但是這位主僧,卻只是叫他的徒弟,替那個女子迴向。那個女子就問主僧說:“我從前不過佈施兩文錢,師父就親自替我懺悔。現在我佈施了幾千兩銀子,而師父不替我回向,不知是什麼道理?”
主僧回答她說:“從前佈施的銀子雖然少,但是你佈施的心,很真切虔誠,所以非我老和尚親自替你懺悔,便不足以報答你佈施的功德。現在佈施的錢雖然多,但是你佈施的心,不像從前真切,所以叫人代你懺悔,也就夠了。”這就是幾千兩銀子的佈施,只算是半善;而兩文錢的佈施,卻算是滿善,道理在此。
理解:這裡的半與滿,不是指物,而是指心意。然而細細品來,其實就是“意誠”,而不是著重於物的多少。
記得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全國各地為那裡捐款。有的明星捐了二百萬,社會上的有驚呼“真多”。其實不然。按照這裡的“半滿”去理解,這隻能是半,還不如一個普通的人做的更“滿”一些。因為這個明星的二百萬,也許只是其一年收入(比如二億)的百分之一。而我們普通的捐二千,卻是我們年收入的二十分之一。半與滿,比較之下可以知道。
同理:一個十五歲的孩子與二十五歲的青年做同樣的工作,我們就應該肯定並表揚這個十五歲的孩子。這個孩子的行為就是“滿”。
所以,這裡的半與滿,指的是:以自己的意願和能力去比較,而不是和別人做比較。盡心盡力即是滿,未盡全心全力即是半。
【原文】鍾離授丹於呂祖,點鐵為金,可以濟世。
呂問曰:「終變否?」
曰:「五百年後,當複本質。」
呂曰:「如此則害五百年後人矣,吾不願為也。」
曰:「修仙要積三千功行,汝此一言,三千功行已滿矣。」
此又一說也。
譯文:漢鍾離把他煉丹的方法,傳給呂洞賓,用丹點在鐵上,就能變成黃金,可拿來救濟世上的窮人。呂洞賓問鍾離說:“變了金,到底會不會再變回鐵呢?”
鍾離回答說:“五百年以後,仍舊要變回原來的鐵。”呂洞賓又說:“像這樣就會害了五百年以後的人,我不願意做這樣的事情。”
鍾離教呂洞賓點鐵成金,不過是試試他的心而已。現在知道呂洞賓存心善良,所以對他說:修仙要積滿三千件功德,聽你這句話,你的三千件功德,已經做圓滿了。
這是半善滿善的又一種講法。
理解:只看眼下的善,不是滿善。這裡的半與滿,指的是:一件善事自始至終的善。如果半道改變了善的本質,只能算是半。這也是“好事做到底”的意思。把一件事做完整。這其中的道理,在前面的章節中已有論說。
【原文】又為善而心不著善,則隨所成就,皆得圓滿。心著於善,雖終身勤勵,止於半善而已。譬如以財濟人,內不見己,外不見人,中不見所施之物,是謂三輪體空,是謂一心清淨,則鬥粟可以種無涯之福,一文可以消千劫之罪,倘此心未忘,雖黃金萬鎰,福不滿也。此又一說也。
譯文:一個人做善事,而內心不可叨唸,彷彿自己做了一件不得了的善事;能夠這樣,那麼就隨便你所做的任何善事,都能夠成功而且圓滿。若是做了件善事,這個心就牢記在這件善事上;雖然一生都很勤勉的做善事,也只不過是半善而已。
譬如拿錢去救濟人,要內不見佈施的我,外不見受佈施的人,中不見佈施的錢,這才叫做三輪體空,也叫做一心清淨。如果能夠這樣的佈施,縱使佈施不過一斗米,也可以種下無邊無涯的福了;即使佈施一文錢,也可以消除一千劫所造的罪了。如果這個心,不能夠忘掉所做的善事;雖然用了二十萬兩黃金去救濟別人,還是不能夠得到圓滿的福。這又是一種說法。
理解:這裡的半善,滿善,從心上認知。
在行善時,心裡存有“善”的想法和概念,就是“半善”。把行善做為應該做的,直至在行善的時候心中沒有“善”的想法,才是滿善。
佛陀在講《金剛經》時說:為什麼菩薩不受福德,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就是說:心中無相,心中“無善”。就是上面說的“三體輪空”。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