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東南)人。他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相傳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帶領弟子周遊列國14年。孔子還是一位古文獻整理家,曾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儒家思想是中國文化的主體。孔子面對春秋末期急劇變革的社會現實,汲取夏商的文化營養,繼承周代的文化傳統,創立了包括哲學、政治、倫理、道德、教育等思想在內的完整學說。孔子思想的精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禮”。這是孔子思想的一個重要範疇。“禮”作為一種社會行為規範,由來已久。在孔子看來,“禮”是從天子到庶人,人人必須遵守的行為規範。孔子所謂的“禮”,包含內在精神和外在形式兩方面。其內在精神是維護當時的宗法等級制度及相應的各種倫理關係。他認為講“禮”,更重要的不在於形式,而在貫徹其內在精神。“禮”所講的行為準則,也具有教化性質,要義是要求人們透過加強修養,自覺地約束自己,達到人際關係的協調,因而在精神上與“仁”、“德”互相滲透貫通,所以孔子明確地把二者結合起來,認為“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二是“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豐富了“仁”的內涵,昇華了“仁”的意義,明確提出“仁”即“愛人”,並進一步闡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為“仁”,應該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一種深刻的人本主義哲學思想,這種思想貫穿於孔子思想學說的各個方面。孔子特別強調“仁”的價值和作用,認為"仁"既是每個人必備的修養,又是治國平天下必須遵循的原則。他在倡導“仁”、“德”的基礎上,進而提出了一種“大同”的社會理想,這實際上就是“仁”的精神得到充分而全面體現的社會。“大同”的理想難以實現,孔子退而提出“小康”社會的理想,這是初步貫徹“仁”精神的社會。
三是“中庸”。孔子的“中庸”思想,既具有哲學方法論的意義,又具有品德修養的意義。就方法論來說,其要點有二:一是“中”,二是“和”。孔子所謂“中”,是指在認識和處理客觀事物時,要做到“適度”、“恰如其分”,而其基礎就是從實際出發。孔子主張“君子和而不同”,即不同事物之間,兩方在地位和倫理關係上、責任和義務上各有不同,甚至在對待事物的觀點方法上也有所不同,但透過彼此間的諒解與協調,可以達到關係的和諧與統一。孔子還提出了"和為貴"的觀點,強調差別之間、不同等級之間關係的協調與和諧。這種強調協調與和諧的觀點,在處理人際關係上,乃是一種有社會普遍意義的原則。
四是“教”與“學”。孔子“教”與“學”的思想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他提倡“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創辦私學,提出“有教無類”,開平民也能接受教育的先河。對於學習目的,孔子提出“學而優則仕”,支援平民出身的學生從政施展才能。他強調學與見聞結合,學與思結合。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一方面要求把思考分析建立在學習探求基礎上,另一方面又要求把學到、聽到和見到的東西加以分析研究,變成自己的知識。他還強調學與行結合。他說:“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孔子的教育實踐與經驗,為中國傳統教育理論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由於孔子思想具有如此深厚的歷史文化根源,由於孔子思想積極入世的實踐精神,由於孔子思想所具有的深厚歷史感、文化感、道德感,由於孔子思想在傳承歷史文化上的自覺努力,它的價值觀逐漸成為中國社會價值觀的主流。孔子思想“德治愛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新”的倫理文化,“文質彬彬”的禮樂文化,“遠神近人”的人本取向,滲透到中國社會文化的各個方面。孔子哲學強調陰陽互補、和諧與永恆變易以及天人合一的宇宙觀,成為中國古典哲學的重要基礎。這些都深深地影響了中華民族的哲學、宗教、倫理、文學、藝術、科技、醫藥以至政治、經濟諸多方面,成為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特別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和“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極具現實價值,前者已被《世界人類責任宣言》確定為全球治理的“黃金規則”,後者對於我們構建和諧社會和多元世界具有重要的啟示。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和而不同”這一兩千多年前的古老觀念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活力,仍然可以成為現代社會發展的一個目標,是人類共同生存的基本條件和基本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