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考古中,每一次發掘到一座宏偉的古墓,都是考古文化的巨大收穫,專家可以根據墓中出土的文物、典籍、陪葬者等得知墓主人的身份和生平故事,進而幫助考古研究進一步發展。
而對於有著墓葬文化的古人來說,一座規模恢弘的陵寢意義非凡,尤其是皇帝最為看重,所以皇陵一般在皇帝生前就開始建造。
清康熙帝在位61年,期間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是難得一遇的明君。在其死後,葬於景陵,此陵墓於1945年國家動盪之時遭到幾百人盜掘,內部被破壞一空,康熙帝和其妃子們的陪葬品被洗劫乾淨,只留下遺骨散落一地,慘不忍睹。
透過整理和清點,考古專家們發現給康熙帝陪葬的妃子數量足足有47位,可以想象,如此大規模的陪葬必定伴隨著巨量的珍貴陪葬品,要是沒有被盜走,該有多麼令人震撼!但此刻,專家們唯有大呼:快閉門!因為此陵墓已經沒有研究價值,唯有修繕好其地面建築,才算保有康熙帝最後的面子。
之後景陵一直被關閉到1995年,當時國家文物局再次對景陵進行了修復和還原,並設定景點以供遊客欣賞,而那些流落在外的文物,始終是國家考古工作者心中難以言說的痛。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