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北宋文學家蘇軾有詞雲:“浮名浮利,虛苦勞神。”

人這一生,就像一匹快馬跨過石頭間的縫隙一樣,轉瞬即逝。但偏偏這短暫的一生,人要為名利而辛苦,為名利而忙碌。

《紅樓夢》中說:“春恨秋悲皆自惹”。人也是一樣,很多辛苦和勞累,實際上都是自找的。即便世間的“浮名浮利”再怎麼“虛苦勞神”,也總有人活得自在、悠閒。

只要通讀一些國學經典,就會發現那些勞碌、苦命之人,往往都有以下三種表現。

想得太多

《新唐書》說:“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人世間,活得最輕鬆、最開心的,大概就是不諳世事的小孩子了。因為他們心中無事,所以也就沒有煩惱。

而成年人的辛苦,往往來自於各種各樣的壓力和困難。事實上,深思熟慮、三思而行原本是件好事,但如果想得太多,就屬於是鑽牛角尖、自己不放過自己了。

諸葛亮有一句名言:“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說的就是那些想得太多的人。

在大多數情況下,想得太多的人不僅沒有想出解決問題的好辦法,還常常使得自己身心俱疲。

宋朝無門慧開禪師有詩云:“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人這一輩子,哪怕是富甲一方,又或者位高權重,都不可能做到高枕無憂。真正能夠讓自己活得輕鬆、幸福的,是心無掛礙、無憂無慮。

很多人只要遇到一點兒麻煩,就杞人憂天、如履薄冰。

事實上,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反問一下自己:這個困難自己可以解決嗎?如果可以解決,那何必憂慮那麼多?若是不能解決,那又有什麼必要擔憂?反正該來的總會來。

更何況,即使你認為自己現在遇到了天大的麻煩,幾年後再回頭來看,也不過是茶餘飯後的一點兒談資。

太能幹

“能幹”原本也是一件好事,但眾所周知,任何事情只要超過了合理的範圍,就不能稱之為好事了。“能幹”就是如此。

《莊子》說:“巧者勞而智者憂”。

非常能幹、樣樣精通的人,難免經常會被他人請求幫助,使得自己疲於奔忙。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原本在公司工作,大家都是各司其職,各自負責自己的崗位的職責。

但如果你除了精通自己的專業領域,還會一點兒其他的什麼技能,就會有別的同事來請求你的幫助。

有時候,甚至會因為幫助他人而耽誤了自己的工作。

“太能幹”不是錯,畢竟技多不壓身,但很多能幹的人錯就錯在不善於拒絕。此二者集合在同一個人身上,就註定他是辛苦命。

《道德經》講:“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真正優秀的人,不貪圖大貢獻,反而能成就大事。

很多能幹的人之所以委屈自己,就是想著“樂於助人”也是一件好事。殊不知,你只有讓別人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才是對他人最大的幫助。

退一萬步來說,生活本就不易,任何人都在負重前行,你事事都在幫助他人,得到了一個“很能幹”的評價,但當你需要幫助時,又有幾人會來幫助你呢?

有時候,不妨學著韜光隱晦,只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畢竟,不是每件事都必須你來做,不是每個人都值得你來幫。

太懂事

絕大部分人,從小就被父母教育“要懂事”。但有時候就是因為我們太懂事,讓自己活得疲憊不堪。

俗語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只要細心觀察就能發現:那些所謂懂事的孩子,從來不會哭鬧著索要玩具,結果呢?偏偏是那些大哭大鬧的孩子能擁有自己喜歡的東西。

《增廣賢文》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過於懂事的人,就是事事都在為他人考慮,有苦果則自己吃、有委屈則自己忍,最終就導致了他人得寸進尺。

懂事,並不是壞事,但太懂事就等於懦弱,等於不斷吃虧。

做人,的確應該懂得換位思考,但在此過程中要帶一些鋒芒,該爭取的利益要爭取、不該讓步的地方別讓步。

結束語

《菜根譚》有云:“憂勤是美德,太苦則無以適情怡性。”

人生在世,儘自己的努力,讓自己學會謹慎、能幹、懂事,本來是一件好事,但如果過了度,就會讓自己受苦、受累,以至於無法調適性情,使自己的生活失去樂趣。

正如蘇軾所言:“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人生實在太短暫了,別想太多、別太能幹、別太懂事,何嘗不是放過自己、放鬆自己的一種方式?

5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詩詞那麼多,卻總會有一句詩,讓你不敢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