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大家都聽過一句話,叫做“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可能覺得是真的有一條狗,去咬呂洞賓,然而事情的真相卻不是這樣。

實際上這句成語是被訛化了的。狗咬這兩個字,其實是“苟杳“,苟杳是一個人,傳說中,他是呂洞賓的”莫逆之交“。

呂洞賓家裡很有錢,而呂洞賓從小時候,便養成了樂善好施的優良品德。有一天,,呂洞賓在街市上溜達,無意中看到一位乞丐用樹枝在地上寫字。

說來很奇怪,這個乞丐身邊放著討來的稀飯和一些碎乾糧。乞丐在寫字時,居然有一條狗走了過來,狗看到乞丐身旁的稀飯,也不叫,直接就吃了起來。

乞丐寫字寫的很入神,卻一點也沒發現。乞丐寫了一陣,又仔細端祥了一陣自己寫的字,之後,順手端起討飯碗時,才發現討來的飯已被狗吃的乾乾淨淨了。

這時乞丐看到了不遠處的狗,他苦笑了一下說:"你是狗,我姓苟,狗苟一家,本不應相欺,你這傢伙可好,居然沒和我商量一下,就吃了我討來的飯,是你的不對呀,狗兄,連你也欺負我。"

呂洞賓看後,既覺好笑,又被乞丐的好學所感動,就走上前去,問了乞丐的姓名之後,知道乞丐姓苟,名杳,今年二十八歲。他本來是東郊苟員外的兒子,但是很小的時候,苟員外夫妻兩個得了瘟疫都死了,家裡又被賊人偷竊乾淨,他沒辦法,只得靠討飯為生。

呂洞賓聽後,俠肝義膽之心頓生,就把苟杳帶到自己家裡,讓他沐浴更衣,換了行頭,又給苟杳安排了住處,把家裡收藏的書籍給他看。

苟查在呂洞賓家裡住下來,每天刻苦讀書,幾年之後,已學業有成,該到京城赴考了。為了幫助苟杳好好考試,呂洞賓給他準備了很多東西,苟杳臨走的那一天,呂洞賓還把盤纏和路上的東西遞到苟杳手裡,一直送到村外。

苟杳離開呂洞賓的家,就一路往京城趕,某一天路過一家員外家門時,見員外門前掛著的走馬燈上,閃著"走馬燈,馬燈走,燈息馬停步"的對子,但沒有下聯,顯然是等人出下聯。苟杳看了一眼又繼續趕路。

苟杳到了京城考的很順利,又交了頭卷,主考官看了他的卷子對他很賞識,就傳苟杳去面試。苟杳走到主考官的大廳時,主考官說:"我出個上聯,請你給對個下聯"。

主考官說完,指著廳前的飛虎旗說:"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這時,苟杳想起了員外家門上的走馬燈,即刻答道:"走馬燈,馬燈走,燈息馬停步"。

主考官見他對的既快又好,讚歎不已,說:"靜侯佳音吧"。

苟杳在返回的途中,想起走馬燈對他的幫助,覺得該到員外家去看看。走到員外門前時,問村上人員外家走馬燈上的對子是幹什麼的,人家告訴他說,這是老員外選女婿的條件,能對出下聯的,就可娶了老員外的女兒為妻。苟杳聽後一笑,說讓我去試上一試。

老員外聽說苟杳是來對對子的,就仔細端祥了苟杳一陣,發現這個年輕人相貌堂堂,而且一身正氣。

老員外又問了問苟杳的身世,知道他本是書香門第,卻從小落魄,做過乞丐,得到貴人相助,在他家裡住了三年,這才去京城趕考,現在是剛從京城應考回來。

老員外比較滿意,一個是他身世本來不錯,二來是比較誠實,做過乞丐也並不隱瞞。就讓人取來筆硯,請苟杳寫出下聯。

苟杳接過筆,寫下了"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老員外見苟杳對的又巧又工整,且又是一筆好字,即刻將小女兒許給苟杳。

苟杳說:"老先生,此等終身大事,還有待給恩人商議後再定"。老員外說:"老朽等著佳音,萬不可推辭。"

苟杳回到呂洞賓的家中,把考場及對對子的事一一說給了呂洞賓。呂洞賓沉思一陣說:"也到了該成家的年齡了,你若感到滿意,咱明天就辦。"

苟杳的婚事場面擺的很大,也十分熱鬧,苟杳和新娘拜完天地後,呂洞賓把苟杳叫到一旁,呂洞賓問:"你覺我對你如何?"

苟杳說:"兄待我恩重如山。"呂洞賓說:"那你當如何報答?"

苟杳說:"此大恩沒齒不忘。"

呂洞賓說:"現有一事,不知能應許否?"

苟杳說:"請兄直言。"

呂洞賓說:"這新婚的前三夜,我想陪新娘子過?"

苟杳沒想到呂洞賓能提出這樣的要求,他稍沉思後,說:"請兄自便。"苟杳說完,就悻悻不悅地去陪客人喝酒去了。

掌燈的時候,苟杳已喝的有些大醉,跑到廚房的柴草中胡亂地睡了。這時呂洞賓走進新房,進房後也不說話,背對新娘只顧埋頭讀書。

新娘子先是認為新郎用功讀書,等到半夜時,實在熬不住,自己就合衣而睡。天明醒來時,見"新郎"早已不在。這樣一連三天都是如此,新娘有些傷感,禁不住暗自流淚。

三天之後,苟杳一臉不悅走進新房,見新娘子正落淚,忙上前賠禮。新娘說:"你是沒看上我嗎?"苟杳說:"此話怎講?"

新娘說:"何以三天不上床同眠,只背對讀書,天黑而來,天明而去?"這番話使苟杳幡然醒悟,他仰臉大笑,然後自語道:"好一個仁兄,用此法來激勵我莫忘了前程,可這法實屬太狠呀。"

苟杳婚後的第六天,有報子來報,苟杳金榜題名,應即赴京上任。當天,呂洞賓又在家中大擺喜宴,為苟杳送行。

苟杳赴京城上任後,又過了幾年,呂洞賓家裡不慎著了火,大火足足燒了三天,直燒的片瓦沒留。呂洞賓好日子沒了,卻一下貧困起來,在東借西湊搭起的一間茅草房裡,日子非常艱難。

這一天,呂洞賓的妻子說:"你忘了,你曾經幫助過的苟杳兄弟在京城裡為官,不如求他幫助一下"。呂洞賓沉思許久,長嘆了一口氣,說:"也只有此法了。"

第二天,呂洞賓踏上了奔京城的路,他居然沒辦法,也一路乞討,歷盡艱難,十多天後,終於在京城裡找到了早已為官多年的苟杳。

苟杳夫妻不解呂洞賓怎麼會落到如此慘狀,呂洞賓一一細說後,苟杳說:"呂兄請不必急躁,先在城裡歇息幾天,小弟自有安排。"

呂洞賓在苟杳家過的頭幾天,先是由苟杳安排的專人陪著,在京城裡看風景,呂洞賓哪有看風景的心境,但看到苟杳終日忙於公事,又不好開口,心想忙過這幾天,苟杳會安排的。

又過了十幾天,苟杳除每天安排呂洞賓大吃宴席之外,仍不提幫他的事,呂洞賓就有些急躁。在急躁中又過了十多天,苟杳對如何幫呂洞賓的事仍隻字不提。

呂洞賓想,自己在這裡大吃大喝,家裡的妻兒還不知怎麼樣呢,見苟杳多少天來對自己家裡的事象是全沒放在心上,心中不免有氣。

忍耐著又過了兩天,呂洞賓再也忍不住了,對苟杳說:"我該回去了,這裡再好也不是我的家"。任憑苟杳怎樣挽留,呂洞賓還是氣憤地離開了苟杳的家。

呂洞賓又是靠討飯回到了自己的村子,當走進村子時,卻怎麼也找不到自己搭的那間茅草屋了。

他心中想,自己出去這許多天,難道說妻兒已遠走他鄉靠討飯度日了?這時,一位同村人走過來,他問自己妻小的去向,

那人說:"你家已搬到村東了。"他問:"住在誰家?"那人說:"你家蓋了新房,都住進新房了。"他不相信,覺得是村上人故意耍弄他。那人見他不信,就說:"就在河邊那片空地上,新房蓋的敞亮極了。"

他聽了這話就有些懷疑地往村東走,剛走不遠,果然見村東有剛蓋的新房。他走到新房的院門時,見院門上貼著白紙,他心中一驚,難道家中死了人?

他剛要往院裡走,又聽到屋裡象是自己的妻兒在哭。走進屋時,見堂屋正中央放著一口黑色大棺材,妻子身穿重孝,哭的很傷心。

這時,他妻子見有人來抬起了頭,一看是呂洞賓,一臉驚恐地問:"你是人是鬼?"呂洞賓說:"娘子,慢慢說來,家中誰死了?"他妻子細看了他一陣說:"你不是死了嗎?"

他說:"我好好的,怎麼會死了呢。"

他妻長嘆一口氣,說:"你剛走不久,家中來了一群人,二話不說,就忙活著蓋房,房子蓋好後,又幫著把家搬了過來,一切都安頓好就走了。

前天中午,一夥人抬來這口大棺材,說你在苟杳兄弟家病死了,把棺材放下人就走了。"

呂洞賓一聽,就知是苟杳搗的鬼,氣就不從一處來,好你個忘恩負義的苟杳,我落此慘狀你不相幫不說,還咒我早死。

氣憤之中,他一下把棺材蓋掀開了,掀開棺材蓋他一下驚住了,棺材裡放的全是金銀珠寶。他痴待著看了一陣,見還有一封信。

只見信中寫道:“好你個呂洞賓,你可曾記得,新婚之夜,你讓我妻守了三天空房,小弟無以回報,只好讓嫂嫂在新屋裡哭斷肝腸。

呂洞賓看完信後如夢初醒,才知道這許多天自己錯怪了苟杳,他看著新房及棺材裡的金銀珠寶,苦笑了一聲,說:"賢弟呀,兄錯怪你了,可你這一幫,實在是太狠呀。"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苟杳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的來歷,之後,苟杳和呂洞賓兩家走動不斷,交情日益深厚。

這古人朋友之間互相幫助,還有很多好玩的彎彎繞,但是卻飽含濃濃的情誼,令人回味無窮。如果今天的我們,不把金錢利益看得太重,而學習苟杳呂洞賓,那麼該會有多少值得傳唱的友情故事呢?

15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傅山說寧醜毋媚,是不是寫得越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