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自產生以來,結構與筆畫產生了很多的書寫形態,我們將其稱之為字型。從記載和傳播資訊的功能性角度來說,字型總的發展演變趨勢就是書寫便捷,規範統一,容易辨識,從大篆、小篆到隸書的進化,就是如此。
隸書雖然較篆書書寫簡便,但還沒有把毛筆的運筆靈活性完全發揮,於是人們發明了草書,但草書的辨識度不如規範字體,在莊重正式的場景應用中,還需要更為簡潔規範的字型來滿足社會需求,在此背景下,一種新的漢字書體——楷書,就應運而生了。
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楷書的特點在於規矩整齊,橫平豎直,《辭海》解釋楷書說其“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書。
楷書由隸書逐漸演變而來,它吸收了隸書結構勻稱明晰的長處,又歸納了草書的簡易規則,變隸書的波勢為平直,改隸書的方扁為方正。楷書相對草書來講,是化草為正;相對隸書而言,是化繁為簡。楷書的出現,是漢字形體演變史上的又一次大變革。漢字發展到楷書,基本上完成了變革歷程,作為手寫規範字,楷書通行至現代,長盛不衰。
01 楷書的萌芽與奠基楷書在秦漢時期有了雛型。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戰國縱橫家書》帛書殘片中就可看出,早在西漢有些字如“文”、“信”等即已見楷書筆法端倪。在近年來出土的大量東漢簡牘中,這種筆法更為多見。
鍾繇楷書發展期是在魏、晉、南北朝這個階段。有書跡傳世的書法史上第一位楷書大書法家,是生活在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的鐘繇,他被後人尊稱為“真書之祖”。
鍾繇的楷書用筆與結構還留有隸書的特點,字型形態上還未完全突破隸書橫畫誇張、捺筆肥厚、結構扁平的特徵,但是其起筆的簡化與左低右高的姿態已不是隸書而是新法了。
鍾繇《薦季直表》拓本
鍾繇《薦季直表》翻墨高畫質版
王羲之在楷書發展的歷史上,東晉王羲之堪稱楷書的革故出新的代表人物,甚至可以說是楷書獨立成型的奠基人。王羲之的楷書簡化了起筆與收筆,橫畫不再誇張,主筆多表現在豎畫上,字形方整,結構嚴謹,尤其注重點畫在筆勢與筆意的內在呼應。楷書在王羲之的手中,完全擺脫了隸書,改變了漢魏以來質樸拘謹的書風,成為妍美流變的新體,對後世影響極大。王羲之的楷書、行書和草書皆有輝煌成就,因此被尊稱為“書聖”。
王羲之《樂毅論》臨本拓片
王羲之《樂毅論》字帖
02 大唐時期楷書的繁榮唐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一個階段,在很多方面都達到巔峰,書法也是其中之一。大唐時期,楷書迎來了黃金髮展期。在唐代,選舉入仕的一個條件便是“楷法遒美”(《新唐書·選舉志下》),這便是唐代楷書法度與技巧受到高度重視的時代背景。
初唐四大家楷書“初唐四大家”,指的是唐朝初期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位書法家。初唐四大家的書法,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楷書的風格都是“清秀瘦勁”。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用筆方整,筆力剛勁,字畫安排緊湊、勻稱,間架開闊得當。既有晉朝“二王”清麗秀雅,又有北碑之遒勁雄強,剛柔相濟,達到了相當完美程度。
《九成宮醴泉銘》拓片
今人臨《九成宮醴泉銘》
2. 虞世南《孔子廟堂碑》
用筆俊朗圓潤,字型稍長,尤顯秀麗,筆勢舒展。虞世南的字源出魏晉,但其外柔內剛,一派平和中正之氣。
宋拓虞世南《孔子廟堂碑》
今人臨虞世南《孔子廟堂碑》
褚遂良《雁塔聖教序》字型廋勁,方圓兼備,將歐陽詢的剛健險勁與褚遂良的典雅寬舒風格融為一體。
褚遂良《雁塔聖教序》原色法帖
清人王澍《臨褚遂良雁塔聖教序》
薛稷《信行禪師興教碑》疏朗挺勁,骨氣洞達,汲取了褚遂良的特色,又自別為一家,有一種清健娟秀的風韻。
薛稷《信行禪師興教碑》
今人臨薛稷書法
盛唐顏真卿楷書到顏真卿這裡為之一變,由初唐的瘦健變為豐腴。顏真卿的楷書端莊雄偉,圓厚碩壯,結構外緊內寬,氣勢開張,世稱“顏體”。宋蘇軾盛讚“雄秀獨出,一變古法,如杜子美詩,格力天縱,奄有漢、魏、晉、宋以來風流,後之作者,殆難復措手。”
《顏勤禮碑》,是顏真卿為其曾祖父顏勤禮撰文並書寫的神道碑,其用筆橫細豎粗,藏頭護尾,方圓並用;結體端莊大方,寬綽舒展,拙中見巧。為顏真卿晚年作品,已經完全進入顏體書法的成熟期,以其蒼勁有力的用筆,豐腴開朗的氣度,開創了書法藝術新境界。
《顏勤禮碑》拓本
《顏勤禮碑》高畫質版
晚唐柳公權柳公權是楷書書體的總結者和創新家,他上追魏晉,下及初唐諸家筆法,又學習顏真卿,然後自創獨樹一幟的“柳體”楷書 ,骨力遒勁,結體嚴緊,對比顏體的豐腴,柳體則稍清瘦,故有“顏筋柳骨”之稱。
《玄秘塔碑》為柳公權晚年的成熟之作。筆畫遒勁有力,筋骨外拓,充分體現了柳體以方取勢,以筋入骨的特點,用筆講究頓挫,結體隨字造型,有大有小,線條有粗有細,筆致豐富,回味無窮。
《玄秘塔碑》拓本
《玄秘塔碑》臨本
03 歷史上的“楷書四大家”書法史上有“楷書四大家”之說,四大家分別是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前三者都生活在唐朝,前邊已經介紹過了,而其中的趙孟頫是元代著名書法家。
趙孟頫趙孟頫的楷書典雅醇和、秀逸清麗,一改唐楷法度森嚴的氣象,使楷書更加平易近人。
《膽巴碑》是趙孟頫楷書的代表作。《膽巴碑》楷書中帶有行書體態,字形扁方,字型秀美,法度謹嚴,於規整莊重中見瀟灑超逸,楷書中帶有行書體態,字形扁方,撇捺開張,結構均勻,疏密合度,溫馴典雅,給人以賞心悅目的藝術享受。
《膽巴碑》拓本
《膽巴碑》高畫質版
漢字的“真草隸篆”,隨著歷史發展,其中隸書、篆書、草書逐漸退出了實用字的行列,成為一種純藝術化的字型,而楷書則作為實用字型至今仍在廣泛使用。不僅手寫字如此,實際上後來的印刷字型最初也用的是楷體,後來的“宋體”也是楷體的變形,關於印刷體,筆者將在後續章節專門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