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瀟灑佳人,風流才子,天然分付成雙。蘭堂綺席,燭影耀熒煌。數輻紅羅繡帳,寶妝篆、金鴨焚香。分明是,芙渠浪裡,一對浴鴛鴦。

自古才子多風流,這不是才子的錯,更不是風流的錯。所謂紅粉佳人、藍顏知己。無論是古今中外,還是上下千年,這本就是紅塵俗世的一項定律

文人身上獨有的那種氣質,本身就有著吸引異性目光的魅力,這似乎就是早已種下的一種情愫。

斗酒詩百篇的李白曾讓楊貴妃傾慕,走過無數勾欄妓院的柳永也是處處留情,哪怕是一代才子蘇東坡身邊也是美女無數,堪稱乾隆王朝第一才子的紀曉嵐臥榻一側也是妻妾成群,即便是到了動盪的民國也依舊是如此。

文人多相輕,民國時期的兩位大佬郭沫若和魯迅也曾對對方的感情生活上掀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罵戰

"衣冠禽獸"的魯迅

說起來魯迅先生和郭沫若先生都堪稱民國時期的文壇巨匠。二人在一生當中雖然未曾有過謀面,但卻在民國的文壇當中掀起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罵戰"。

俗話說"寧被武夫打破頭,不與文人爭是非。"他們二人"交惡",給如今的我們留下了不少妙趣橫飛的故事。

郭沫若年輕時對魯迅先生的評價還是頗高的,經常在一些媒體、報刊上誇獎魯迅先生,表示魯迅的文章寫的深刻,意味深遠,是耐人尋味的好作品,不虧是舊中國人民的精神老師。

而此時的魯迅對郭沫若也是另眼相看,稱讚郭沫若是民國時期少有的才子,褒獎之詞溢於言表。

然而當時間來到1928年的時候,畫風卻突然變了。

這還得從一本名叫《文化批判》的期刊雜誌上說起,有一天郭沫若在期刊上發表一篇"封建欲孽"的文章,雖然他在文章當中沒有點名提醒,但是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來,分明是杯弓蛇影、言之有物,罵的是魯迅

瞭解魯迅的人都知道,魯迅一生當中有兩位妻子。一位是與他有著二十多年夫妻之名,卻從未有過夫妻之實的朱安,另一位則是他的學生許廣平

朱安是在未經魯迅同意由父母做主、媒妁之言定下的一門婚事,在結婚之前兩人從來沒有見過。

朱安只知道等待著她的這個丈夫是個官宦人家,而此時的魯迅對這位妻子也是毫不瞭解,只知道她恪守本分,溫柔賢淑。

但對於開始接受新式教育的魯迅來說,無論如何他都不想接受這場沒有任何感情而言的婚姻。

特別是在他日本求學期間,家裡用一封書信把他騙回了家,如果魯迅據理力爭的拒絕或許會給朱安帶來短暫的悲傷,但也有可能掃除她一生的不幸,但魯迅還是和她完婚了

結婚之後的魯迅再一次離開了家,而朱安則扮演著一個賢妻的角色替他照顧年邁的母親和打理家裡的一切。在這種婚姻之下,朱安是痛苦的,她只是在恪守她作為一個女人的本分,而魯迅卻從來沒有經過丈夫的責任

或許這就是那個時代的不幸吧,朱安就是那個年代的犧牲品。表面上她是這個家裡的女主人,魯迅先生唯一的合法妻子,但她卻孤獨的守在周家,從未得到過該有的幸福

1927年魯迅得到了屬於自己的真愛,在數年的交往當中他意識到許廣平才是那個可以成為他感情寄託的人

不過說起來也好笑,郭沫若在罵魯迅的時候也沒有照照鏡子,看一下自己的"德行"。

他與魯迅的這場交惡,不過是百步笑五十步罷了。他的感情生活更是豐富多彩。

才子加流氓

當下看來才子並不可怕,流氓也不可怕,可怕的是當"流氓有了文化"。

既然郭說他是"禽獸",那魯迅說郭沫若是"流氓"也算是客觀公允,給了一個恰到好處的評價。

郭沫若的才華在民國時期是有目共睹的,就連魯迅也曾說他是民國第一才子。然而這位民國第一才子的感情經歷卻也是讓人大跌眼鏡、連連搖頭,甚至看起來讓人有些膽寒。

郭沫若的第一任妻子叫張瓊華,雖然名字起的挺有韻味,但卻是一位沒有讀過書的舊式女子。

她與郭沫若的結合就像魯迅與朱安,都是在父母的安排下才草草結婚的,郭沫若和魯迅一樣選擇了離家出走,留下了獨守空房的結髮妻子,這一別就是27年。

四年之後在日本留學的郭沫若認識了一個名叫佐藤富子的日本女孩。短暫的接觸之後,郭沫若深深的愛上了這位日本姑娘,而富子也被郭沫若的才華所徹底的折服,沒過多久倆個人就雙雙墜入愛河當中。

為了追求所謂的愛情和那一份相守一起的承諾,富子不惜與父母斷絕關係的代價投入到了郭沫若的懷抱當中。

在與郭沫若相知相愛的21年當中,她為郭沫若生下了四子一女,也陪伴著郭沫若渡過了在異國他鄉最為艱難的那段歲月

這段往事魯迅是知道的,對於郭沫若的所作所為魯迅也覺的有些不恥。

所以在郭沫若抨擊魯迅的同時,魯迅也沒有給郭沫若留下絲毫的遮羞布罵他是"才子加流氓"。不過魯迅可能沒想到,在他去世不久之後郭沫若又迎來了他的第三段婚姻。

1938年郭沫若與於立群結婚了,於立群的姐姐於立忱曾經在日本短暫的生活過,也正是在那短暫的歲月認識了漂泊在外的郭沫若,兩個人曾經互生好感,暗生情愫,但於立忱回國沒有多長時間就選擇了自縊而亡。

或許是當郭沫若見到於立群的時候似乎看到了於立忱的影子,相識沒有多久兩個人便攜手進入了婚姻的殿堂。

對於那段特殊的歲月我不知道如何的去評判,但我始終是不能理解這樣的故事的,即便現實擺在眼前,我也不相信愛情詩可以毫無責任和自私的藉口。

或許是特殊的時代造就特殊的人文價值吧,這種事在那時總是司空見慣。

無論是悲劇也好,是喜劇也好。都已經是過眼煙雲,我們也不能對曾經的故事,給予太多的評判。

16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劉勝墓出土一種銅質工具,造型很不一般,專家:他有120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