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喜歡閱讀,但大部分人是不喜歡這項活動的,更別提會養成閱讀習慣了。
我們拿一些喜歡閱讀、也有著閱讀習慣的人來舉例,不論多愛閱讀的人,也都難免會碰到自己讀不進去、無法找到閱讀狀態的書,通常依靠意志力是無法促使他們完成這項“任務”的。
為什麼要把它比喻成任務呢?當一個人能夠沉浸在某種時刻中,他必定是專注的、且有著極大的探索慾望的。
可如果面對一本無論如何自我勸諫都無法讓你提起興趣的書籍,你只能依靠意志力去強迫自己閱讀,那麼此時閱讀這本書,就成了一項艱鉅的任務。
如果我們把這個問題倒過來看呢,會發現更具價值的話題。
比如那麼不愛閱讀的人們討厭的是書本麼?或者只是因為他們曾經讀到的書中的內容讓他們感到枯燥或厭煩,因此導致了他們將閱讀和糟糕的體驗聯絡到一起,所以才不再閱讀。
可是他們仍然有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不是嗎?不論他們對哪些事物、現象或是研究感興趣,我們都能找到與之相關的文獻、雜誌或是書籍,那麼引導不再閱讀的人去讀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文字內容,應該不難吧?
人們習慣了給自己貼各種各樣的標籤,“不愛讀書”也是其中之一。
事實證明,他們只是由於曾經有過一些糟糕的閱讀體驗,才使他們將“閱讀”和“書籍”徹底驅逐出自己的生活,可實際上,他們並沒有自己想象中那麼討厭讀書。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許多步入社會的成年,早在拿到學歷證書的那一刻就不會再碰書本了,可是工作若干年後的他們,還是會因為某些契機而再次走進書店或是圖書館,這一次他們選擇了將閱讀進行到底,而非中途放棄。
不再讀書,是他們自己的一個關鍵性決定,而再次拿起書本也是自己的決定。這才是最值得深入分析的行為。
人們內心是渴望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的,但前提是做出決定的人是他們自己,而不是在家庭及社會的重壓之下不得已而為之的決定。
被迫做出的承諾都是人們為了不給“當下的自己”找麻煩而做出的權宜之計,這些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才能被兌現的承諾並不是他們的本意。
很多事情都是強求不來的,閱讀也是如此。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讀者都會從自己感興趣的書開始讀起的原因,讀書本身會引起人們的不適感嗎?當然不是,這種不適感大多源自於一些糟糕的閱讀體驗,比如在父母或老師的要求下不得不為閱讀預留時間、或是偶然讀到了一些自己並不感興趣的內容,才導致自己把閱讀想象成一件糟糕的事情,甚至引起反感。
一提到閱讀,不少成年人就會把回憶拉回到曾被父母追問成績、排名、以及作業完成情況的學生時期,然而我們這一生需要提升能力的階段絕不僅僅只有學生時代,事實上,那個時候的孩子也不懂能力是什麼。
他們不過是在做著一些“給父母和老師一個交代”“滿足大人對他們的期待”的事情而已。畢竟喜歡鑽研、無條件地熱愛學習的孩子只佔極少數,更多的則是希望用成績單來獲得父母和老師對他們的認可,因為沒有人教過他們什麼叫做自我認可。
只有當人們真正遇到困境,並且意識到自身能力非常有限的情況下,才有可能開始關注自我提升這件事。
讀書也是一樣的,你讀什麼種類的書籍,也至於你自己的知識儲備和記憶有關,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的認知層次和水平負責。
如果你意識到了閱讀可能會給你帶來一些驚喜和改變,那麼別去在意身邊的人在讀什麼書,而是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尋找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書籍,並以此來給自己創造一些愉快的閱讀體驗。
說得細一點,就是你要拋開你曾經為自己設定過的所有條條框框。
比如閱讀計劃,每年要讀多少本書。幾年前我的確會粗略計算自己每年讀過的書的數量,但它只是個數字,並不代表知識本身。如果你的閱讀經歷並不豐富,那麼提前制定好的閱讀計劃,很有可能被一拖再拖。因為不見得書單上的書你都會看完,也不見得你會對其內容感興趣,一旦你開始為了實現事先制定的閱讀計劃而讀書,那麼閱讀就成了一項任務。
再比如,給自己設定固定的時間讀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生活、家庭及社會關係等,你當然可以保證給自己設定雷打不動的閱讀時刻,但是你如何保證這個時間別人也不會聯絡你呢?我曾經就有過夜裡11點種被叫到公司開會的經歷,有時還會趕上大週末的,約了很久都約不到的客戶突然出差到我所在的城市,這種會面,很明顯,沒有理由拒絕。還有時家人會突然告知你一些緊急狀況,讓你心神不寧。閱讀本身就是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一件事,一旦這個專注度被打破,你就很難再次調整回最佳狀態。
最初你給自己制定的規矩越多,你就會越覺得這件事做起來束手束腳。因此,給自己創造一次又一次愉快的閱讀體驗的關鍵點就是:讀自己能讀得懂的書,讀自己感興趣的書,使自己更有沉浸在這件事中的理由。這樣你就逐漸為自己開啟更多主動閱讀的時刻。
而當你瞭解到的知識越來越豐富時,你感興趣的書的領域也會被拓寬,你的求知慾和探索精神將會成為你閱讀方面的“導遊”, 引導你主動獲取更多知識,以提升整體的認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