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021年沒有立春是“寡婦年”?年後會有“倒春寒”嗎?
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
2020年已經沒剩下幾天了,馬上就要迎來2021年了。老話說得好“春種夏長,秋收冬藏”,這是農民都知道的四季規律。馬上就要過年了,對於農民來說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節氣十分關注,那就是立春。有些老農民在距離立春還有好幾個月,就開始唸叨它了。前幾天就聽村裡的老人說,接下來的2021年將會是“寡婦年”,這是什麼意思呢?年後會出現“倒春寒”天氣嗎?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何謂“寡婦年”?
寡婦一次如今很少被人提及了。因為時代不同了,觀念也發生了變化,女人的地位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在過去要求女人要從一而終,哪怕是丈夫因病早逝了,也不能改嫁,必須要從一而終,所以這些失去男人的婦女也被稱為“寡婦”,是“孤寡終老的婦女”的簡稱。
而關於立春,也有著“寡婦年”一說,也叫它“滑年”、“啞年”。指的是在農曆一整年中,如果沒有“立春”這個節氣,那就是寡婦年,也叫“無春年”。
為何會在農曆年中沒有立春節氣?
有些人感覺不可思議,不是每一年都會有立春嗎?在陽曆每一年都有一個立春,時間還是固定的。但是在農曆年中,有些年份有一個立春,有些年份一個立春沒有,還有些年份有兩個立春,也被稱之為“雙春年”。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奇怪的情況,主要是因為農曆和公曆的計算方法不同所產生的。
我國傳統曆法中使用的是農曆,也就是很多老人所說的陰曆。但是在國際上通用的是公曆,也就是大家常說的“陽曆”。可是這兩種曆法的標準不同,陽曆是根據地球繞太陽旋轉一週的軌道分為24等份,也就是24節氣。細分就是每個月有兩個節氣,而且每個節氣的日期基本是固定不變的。
但是農曆則不一樣了,它是陰陽合曆。相比於陽曆要少11天,同時每年的月數和天數也都是變化的。但是為了保持和陽曆一致,古人就發明了19年7閏月的方法,就是增加了閏月。因此有些年份有13個月份,即383天或384天。
這樣算下來,有閏月的些農曆年要比陽曆年多約18天,自然這樣也就多增加了一個節氣,會有25個節氣。而立春節氣是24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因此有閏月的年份,就有兩個“立春”,有些年份就會年首遇不著陽曆年當年的“立春”,而年尾又夠不著陽曆下年的“立春”,這樣的也就是“寡婦年”了。
2021年的立春是在2月3日,臘月二十二日。而2022年的立春是在2022年2月4日,正月初四,這樣2021年一整個農曆年都沒有出現立春節氣,因此也就出現了民間所說的“寡婦年”。
寡婦年的說法,會出現倒春寒嗎?
關於寡婦年民間的說法很多,比如寡婦年不宜結婚,不然容易變成寡婦。還有人說寡婦年不能蓋房子,原因是沒有立春。另外在有些地方還有關於天氣的說法,比如“寡婦年,倒春寒”。這種說法流傳很廣,指的是寡婦年往往會在年初出現倒春寒的天氣。
所謂倒春寒天氣,指的是天氣回暖之後,又出現短時間的變冷天氣。而這樣對於農作物的影響非常大,可能會導致莊稼顆粒無收,所以農民比較關注,也很害怕出現倒春寒天氣。
但是僅僅依靠寡婦年,倒春寒這樣一句農諺,就來預測會出現倒春寒天氣,這個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因為無論是雙春年,還是無春年,這完全都是因為兩種曆法時間的推移,前趕後錯才出現的現象。這些農諺是古人經驗的總結,也僅僅是參考而已。
就如古人所說的:盡信書不如無書。我們僅僅是參考就行,不能完全依靠,具體還要依靠天氣預報,大家要多關注天氣,相信科學才是最正確的。